今日小寒再忙也要看完,春节前不生病

戳上面的“云投生态”   今天6时8分,迎来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隆冬季节。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日子开始的标志,民间历来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古谚。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寒冬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寒天气渐冷,全国大部阴雨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小寒当天新疆西北部、黑龙江中东部、山东西部、西藏东北部、青海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江淮西部、江南大部、华南中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及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福建东部沿海、台湾东部局部地区有大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有4~5级风。东海大部、台湾海峡有5~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小寒三候

  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是为先导。

  鹊始巢:小寒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雉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鸡,阳鸟,雊(gòu),求偶鸣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黄庭坚·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方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小寒民俗

九九消寒,每天一笔

  从元代开始,皇宫到民间都时兴“九九消寒图”,该图上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怡情的养生方法。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香鲜可口。

广州: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小寒节气养生重点藏热量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小寒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要,而且要把热量“藏”起来。

出门带好帽子有助于减少散热

围巾可以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腹部保暖可避免腹痛腹泻等疾病

脚部保暖最好的办法是用中药泡脚。

藏阴精

小寒收藏阴精,可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可以利用工作间隙按摩身体部位,先将双手搓热,把右手放在左手上,绕着肚脐顺时针搓磨腹部十分钟左右;也可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红热。

藏抑郁

中医讲,“小寒”天气寒冷,人体易产生情绪抑郁、懒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况,对待这种冬季特有的抑郁情况,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不妨趁好天气在户外走走,或者晒晒被子衣物,也使心情得到放松。

藏味欲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专家提醒,冬季吃辛辣、油腻、凉性的食物不但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三高患者还会加重病情,影响身体健康。

小寒养生:起居重“三防”一防寒:头部保暖很重要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戴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二防燥:内服加外用内服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用

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三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养生:饮食重温补

冬季为进补之佳令!三九进补,可食用以下三类食物。

1豆谷干果

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抵御严寒。冬季尤其适合多食用红色及黑色的谷物,如红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时令干果也是滋补佳品,如栗子、红枣等,可单食,也可入菜煮汤时加入,或将各类豆谷、干果混合煮粥。

2肉类

肉类是冬季最适合的食物,尤其以煲汤最佳,既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又避免油腻肥甘增添脾胃负担。如牛、羊肉汤,鸡汤,鸭汤。

3温热食物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温性食物如: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

热性食物如:羊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

小寒养生:穴位按摩

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健体,抗衰老。

1、头中心:即百会穴,在头的正中间。

可经常用掌心按摩,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高处。

2、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现代科学发现,人老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打这里,可以延年益寿,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还能排泄毒气。

方法:可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捶打此穴。

3、腹中心:即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六十下,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4、手心:即劳宫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劳宫穴在心包经上,经常按压,可强壮心脏的作用。

方法: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5、脚心:即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最好是劳宫穴(手心)与涌泉穴(脚心)互相交叉按摩。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能治失眠。

方法:可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脚涌泉,左掌按摩右脚涌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促进睡眠。

小寒养生食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

1、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

2、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功效:

此汤具有益气补血、温中祛寒的作用。

山药炒鱼片

材料:

草鱼克、鲜山药克、料酒、葱、姜、盐。

做法:

1、鱼肉切片,用生粉拌匀。

2、油锅,入葱、姜末煸香,倒入鱼片、山药片翻炒。

3、加料酒、葱、姜、盐,再炒熟。

功效:健脾益气。

来源微昆明、人民日报、最爱大北京、网络









































早期白癜疯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zn/19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