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籍著名画家刘济荣先生逝世一个人串起

导语

“生在牛村认牛命,只识画牛不吹牛。雨雪风霜不知苦,芳草夕阳度春秋。”

——刘济荣以“牧牛人”为自画像并题诗自我调侃。

年12月15日,岭南著名人物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济荣因病于广州逝世,享年85岁。

刘济荣师从关山月、黎雄才、蒋兆和、叶浅予,集南北艺术之长,兼收并蓄,成为岭南画坛举足轻重的画家。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中国画作品。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马振声评价说,“一个人串起一段美术史,大抵说的就是刘济荣教授这样经历富足、体验深刻的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我们能读到时代转换的意味,以及转换背后的历史动因。从单一的个人,看到历史的深阔,这不简单。”

 师从南北四位艺术名师

刘济荣年出生于广东兴宁,从小生活在客家围龙屋里,深受客家文化氛围的熏陶。他的求学之路十分幸运。他在最恰当的时机,遇到了南北最顶级的艺术大家。南得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岭南画派的正传,北得蒋兆和、叶浅予两位人物画巨匠的亲炙。一南一北两种地域文化融汇在他的血液里,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理念。

年,刘济荣考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调入中国画科任教。他在中南美专学习时,社会上有一股歪曲中国画的风气,认为中国画不能表现现实生活。关山月、黎雄才认为这是歪曲传统文化艺术,坚持设立中国画专业学科,这是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之开始。当时关山月为中国画系建立教学体系,提倡四写(写生、速写、摹写、默写)为中国画基本练习内容,他在教学研究的文章中写道:“从我的实际出发,得有个得力助教,我把刘济荣请来,他一直和我共同战斗。”

年,刘济荣到中央美院进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院院长马振声在文章中回忆说,进修时间仅一年,刘济荣特别珍惜每次上课的机会。十足的学习劲头再加上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训练,让他很快脱颖而出。由于较他人年长,刘济荣对大家的关心无微不至,人又朴实亲切,大家就送给了他一个雅号“刘姥姥”。

当时央美的主要任课老师是蒋兆和与叶浅予先生,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家。蒋兆和主要负责学生的基础训练,强调骨法用笔与直接写生;叶浅予擅长传统白描,注重速写与默写。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与教学观念同时在刘济荣的内心生根发芽。“虽然他在央美进修的时间短暂,但进一步奠定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由此影响一生。”

画风深藏家乡情怀

从中央美院进修后,刘济荣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以执着的精神探索人物画创作,成就斐然。他的艺术创作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生活。“打开他的画面,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那份对生活的热爱,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人感动不已”。

虽然刘先生是地道的南方画家,但对藏民题材情有独钟,西藏的风物与人文,是他创作中延续不绝的题材。年为了给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画画,全国挑选了4位画家进藏采风,刘济荣和广州美院的同事梁世雄是其中两个。他们在西藏4个月,刘济荣共完成了多张速写、拍了99个胶卷。

刘济荣50载的艺术实践中,坚持深入生活,西进藏区,北上大兴安岭,南赴琼岛,走遍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不过,对家乡的热爱一直深埋心中。他曾说:“我的生活基地仍然是岭南珠江三角洲和生我育我的客家山村,它是我生活的摇篮,也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流。”有人评价,他19岁离开故土,走南闯北,到头来还是乡情绵绵,饱含家乡情怀也是他的画风特色。

 “一个人串起一段美术史”

“一个人串起一段美术史,大抵就是说刘济荣教授这样经历富足、体验深刻的艺术家们。在他们身上,我们能读到时代转换的意味,以及转换背后的历史动因。从一个人,看到历史的深阔,这不简单。”马振声说。

近十几年来,刘济荣画了大量的牛,从“西藏牦牛”画到“客家耕牛”,以至画界称他为“岭南牛王”,而刘济荣则在自画像中自称“牧牛人”。他的牛画得很传神,笔墨洒脱淋漓,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不过,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人物画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看来,刘济荣的作品风格面貌多样,总体以水墨写意为主。他所画人物,擅以大块的积墨,加上花青、曙红,或其他淡色,并有大块留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人物情境、不同生活模式的状态。

刘济荣人物画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情,寥寥几笔,即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他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在他的绘画中常常配有小行书的题诗、题跋,使其绘画文气相伴、典雅脱俗。

刘济荣在教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样让同行赞叹,让后辈敬仰。他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四十多年,曾与关山月先生、杨之光先生一道探索人物画教学的新途径、新模式,并培养出大批有实力有成绩的艺术家。他们至今在各条美术战线起重要作用,深远地影响着岭南、中国画坛。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大英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白癜风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zn/16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