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排查出的2.4万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整治完成96%,基本实现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多万户;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逐步提高;全国95%以上的村庄都结合实际开展清洁行动,先后动员4亿多人次参加,绝大部分村庄已达到干净整洁的要求……
今年以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两不误”,高位推动、多措并举,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
多轮清洁行动,让村容村貌大变样
“现在房前屋后非常干净,看着也舒心。”谈到如今环境的改变,四川省丹棱县仁美镇小桥村村民魏朝伦难掩兴奋。
以前,魏朝伦家及周边5户人家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彩钢棚乱搭乱建,厕所臭气熏天,生活污水乱排,屋外墙壁更是贴满了广告。自从丹棱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小桥村进行了全方位整治,给村子来了次“大扫除”。村庄环境卫生大变样,从前垃圾围村的偏远村蜕变成精致秀丽的生态旅游村。
随着村庄环境的变化,村民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转变。每天早上8点准时将家中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放入村里的垃圾池,已成了魏朝伦的生活习惯。如今,像小桥村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在多轮村庄清洁行动中,许许多多村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丑小鸭”蜕变成了“白天鹅”。
今年,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通报表扬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深入开展年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对今年村庄清洁行动作出部署,还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等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与此同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了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推进视频会,并结合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部署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
各部门各地区纷纷响应,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村庄清洁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卫生城镇创建评审专家培训班,修订卫生城镇标准和办法。交通运输部安排中央补助资金.8亿元支持撤并建制村等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指导高质量开展自然村(组)硬化路建设和养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修订《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开展村庄绿化调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农房建设、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活动试点,实施传统村落挂牌保护,总结推广全县域设计下乡工作机制。
天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大会战”,全力攻坚农村环境“脏乱差臭”顽症,打好清脏治乱“歼灭战”,根治“路边、河边、田边、村边、屋边”环境问题,截至8月底,10个涉农区共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整活动村次,整治违章建筑处,清理村内垃圾、柴草、杂物等27.1万余吨,清理田间地头、沟渠内各类积存垃圾6.7万余吨,整治疏浚村庄河道、坑塘、沟渠5.6万公里,清理垃圾杂物及漂浮物等6.2万吨,清理高速公路等道路两侧垃圾3.5万余吨。江苏结合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8万余人在农村基层从事农村环卫保洁,今年以来共动员多万人次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西藏广泛开展“一把扫帚扫出干净天地、一块香皂洗掉病菌污泥”村庄清洁行动,个村庄开展了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推进重点任务,紧抓村户“里子”卫生
“以前的厕所一个土坑两块板,蚊蝇成群、臭气熏天。现在的厕所,崭新的瓷砖、时尚的洁具,没有臭味,没有苍蝇,家里也干净多了。”西藏琼结县琼结镇东嘎社区的村民巴桑连连称赞道。
厕所虽然小,谁也离不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厕所大变样,不再是“脏乱臭”的代名词。“抓好厕所革命,笑迎孩子回家”,已经是老一辈村民们的普遍愿景。
今年,各部门和各地方紧紧对标三年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是农村厕所革命,如今众多农村已告别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适宜的污水处理系统、家家户户配备分类垃圾箱,定时垃圾清运等。
——农村厕所革命进展明显。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上半年一二类县共完成户厕改造多万户。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的通知》,成立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农村户厕改造等3项国家标准,建立改厕技术咨询云平台,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赴9省进行现场技术服务;编印出版《农村厕所革命政策与知识问答》《农村改厕实用技术》等图书;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和9种典型模式;逐月调度通报各地改厕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制作农村户厕改造科普视频、卫生厕所使用“一图读懂”,修订《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办“标准云课”公益讲座,宣贯农村户厕改造等3项国家标准,完成相关地方标准监督检查。
湖南则将万户农村户厕和0座公厕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建设项目,以质量管控为关键实施农村改厕提质行动,全面实行“首厕过关制”,凡首厕未过关的一律不得整村推进。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96%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完成整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省级台账,组织第三方核实,印发《重大疫情期间农村生活垃圾应急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会同生态环境部等印发通知,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组织推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水利部逐库排查垃圾围坝情况,实施月报制度,排查发现的6座次水库已完成清理;将垃圾围坝整治作为今年水库安全运行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纳入“监督举报服务平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构建以乡村回收站点为基础、县域或乡镇分拣中心为支撑的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依托再生能源企业推进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浙江制定印发《年度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四分四定”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站点建设。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目前,全国近30%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逐步提高。
生态环境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编制县域专项规划,加强与改厕有效衔接,实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印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手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与技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摸清底数,建立清单,组织典型县整治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与管理机制。
水利部开展河湖暗访督查,7个流域机构共检查河流河段个、湖泊湖片个;联合财政部确定55个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完善建管机制,让美丽乡村有长久保障
“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反过来了,城里人羡慕咱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居住环境,真可以拿出来夸一夸。”说起村子里的变化,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长流墩村村民白学民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宁夏推行市场化机制,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模式,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和垃圾治理体系。盐池县财政每年投资2余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宁夏康洁为民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全县农村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任务。目前,该公司通过捡拾普扫、直收直运、密封式清运和规范化填埋等作业方式,清理各类垃圾2.4万吨,使当地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农村保洁有了专业队伍,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门路。随着当地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旅游观光。“到旅游旺季时,很多人需要提前预订,窑洞民宿每天都爆满,最好时一天收入三四千元。”在此经营民宿的王鑫说。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地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专项债等资金投入渠道,统筹整合资金项目,不断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今年,农业农村部配合财政部落实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资金74亿元;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30亿元用于农村厕所粪污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辽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奖励机制,根据考评结果下达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奖代补资金1.亿元;筹措安排省级以上资金60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项目建设,其中省本级投入14.9亿元。
吉林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近4.7亿元用于村庄清洁行动,每村支持5万元,带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庄清洁总投入达到20亿元,比上年有所增长。
山东加大政府专项债支持力度,今年两批补短板强弱项项目中,用于农村公共设施投资的达亿元,占13%。
江西省财政每年拿出30亿元,市县财政相应筹措30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
甘肃在省级财政收入增幅降低、财政支出刚性增加的情况下,利用政府一般性债券继续安排厕所革命奖补资金3亿元、村庄清洁行动奖补资金2亿元。此外,安排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奖补资金万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万元、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资金万元、尾菜处理利用资金万元。
与此同时,各部门和各地方不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确保整治提升常态化,确保持续见效。村庄干净整洁有了长效机制,美丽乡村有了长久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专题会、培训班等方式,指导督促地方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研究起草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指导意见。
生态环境部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硬任务,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提前完成“十三五”新增13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任务。联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组织各地自查自评,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实效。民政部指导各地制修订村规民约,在其中融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要求。
上海创新工作机制,按照“八个一”清单式工作要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即形成一份工作专报、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举办一次动员现场会、组建一支“啄木鸟”队伍、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组织一次监督检查、落实一轮问题清单整改、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重庆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建设和管护机制,在区县实施积分奖励、管护经费收缴等制度;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入格局。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攻坚克难,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慧斌
监制:李朝民编辑:李慧斌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