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在大陆,族群尤其是汉人与少数族群之间的通婚,一直不能公开提及,鼓励就更谈不上了,因为这会被认为是同化少数族群,特别是在与汉文化有着明显区别的西藏、新疆,族群之间的通婚更是禁忌,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避之唯恐不及。
最近,禁忌被打破了。8月18日,《参考消息》转载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的相关文章,推出报道《西藏鼓励民族通婚促团结》,披露西藏媒体连续刊文倡导族群之间通婚,当地政府也积极加以推动,以求形成血浓于水的族群关系。同时,还披露近年西藏族群之间的通婚率,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到去年总数已近对。尽管报道未说明年西藏适龄人口婚姻的总数,因而无法测算其占比,这一数据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禁忌一旦打破,同类情况就蜂涌而至。仍然是《参考消息》,8月27日转载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的相关文章,推出报道《中国推香妃动画片促民族和睦》,披露该片主创人员认为,“这个关于一名18世纪嫁给清朝皇帝的维吾尔族女子的故事能够减轻目前维汉两族间的敌意,至少能在下一代中开始这个过程”。紧接着又于8月29日转载《今日美国报》网站的相关文章,推出报道《促进民族融合就能终结暴恐》,以一位美国记者的口吻提出,大陆希望把通婚、促进各族群融合、最终铲除暴力恐怖活动紧紧地联为一体,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证。换言之,在大陆官方看来,通婚的直接目的就是铲除暴力恐怖活动。
这不能不说是大陆族群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以往,官方对族群之间的通婚基本采取不宣传、不鼓励的态度,对促进族群之间的融合更是讳莫如深,眼下的这一转变相比之下可谓非常巨大、非常深刻。不过,由于宗教的原因,族群之间的通婚在西藏遇到的阻力可能小些,而在新疆就完全不同了,维人多年来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文化、宗教受到汉人的影响和侵蚀,恐怖主义也正是借助于此,才实现了不断扩大自身影响,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的目标。
通婚的远水能救反恐的近火吗?面对媒体的鼓噪,公众对此充满疑虑。从根本上说,族群之间通过通婚,不断走向融合,是历史的常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由于过去几十年大陆族群政策的偏颇,一些少数族群对此非常抵触,把通婚与被汉人同化等同起来,尤其是在信仰伊斯兰的族群当中,甚至把和汉人通婚与放弃信仰等量齐观,力图以此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族群和文化特征,政府眼下突然积极鼓励族群之间的通婚,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族群融合,这不仅不会终结恐怖主义,还将激起更多的恐怖主义,在新疆尤其如此。
“疆独”恐怖主义是国际恐怖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盛行于伊斯兰国家的国际恐怖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复杂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和国际原因和背景。可以断言,国际恐怖主义存在多久,“疆独”恐怖主义就会存在多久;国际恐怖主义不消亡,“疆独”恐怖主义就决不会消亡。通婚固然可以加强族群之间的交流、交融,但这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不可能终结恐怖主义;而着眼长远,由于恐怖主义有着极复杂的国内外背景,通婚对铲除恐怖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同样令人怀疑,因为中东的现实已经表明,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不同教派,即使是同一族群,也同样势同水火,并不时兵戎相见。
因此,虽然族群之间的通婚应当鼓励,但把通婚作为终结恐怖主义的重要“推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站不住脚的。
国际日报-第一手商业资讯最精华文艺娱乐。
传播中国资讯,推介中国品牌,服务于海内外华人华侨和中国大陆所有同胞,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ys/2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