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hellip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每年固定的“春天之约”——全国两会已正式拉开了序幕。两会报道对于媒体来说是一场“硬仗”,而今年两会议题多、任务重、时间长,报道好盛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正奋战在两会报道一线的同事们,在读者看不到的地方,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全力以赴记录着这个新时代。而我们“金台新声”也悄悄记录下了你们的风采!

前方记者:

全力以赴报道两会

排队入场,对于上会的记者们而言,是一项“基本修炼”!为了能提前抢占好的机位,给广大网友展现最好的两会视角,我们前方报道团队凌晨4点多就已经起床,5点从报社出发。

这个动图就是我们早起排队的记者凌晨拍摄的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

安检、签到之后,工作就要正式开始了

人民日报记者张庆波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江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金正波在首场“代表通道”上向代表提问

人民网记者郑紫豪在两会“部长通道”上提问

结束了提问,在会场的记者们就开始了争发一手新闻的“大战”,还要及时整理稿件,发回后方大本营。

3月5日上午8时左右,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前,记者们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后,第一时间搜索、查阅、画重点,即刻开启飞速阅读模式。你们看到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手内容,就这样被发回去的!

你们看到的会场高清图,都是这些摄影记者“咔嚓”捕捉到的!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现场,人民日报记者李翔正在抓紧学习刚刚拿到的会议材料。

人民日报记者齐志明(右二)、闫旭(右一)在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海南省代表团王长仁代表

人民日报记者卢晓琳在采访人大西藏代表团代表次仁措旦(中)、格桑德吉(右一)

人民日报记者王锦涛(中)在采访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张颐武

人民日报记者杨迅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采访来自浙江团的人大代表杨金龙

人民日报记者宋嵩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拍摄VR全景视频,左图为今年两会新设备——全景相机。

人民日报记者林渊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视频直播

3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卢泽华(左)在住地采访海外列席代表

人民网记者万鹏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

人民网记者现场席地而坐,第一时间赶写稿件。

人民网记者在会场紧张忙碌地工作,拍摄并同步回传两会现场照片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张骜在政协委员驻地采访全国政协委员、航天员杨利伟

夜班编辑:

披星戴月精益求精

上会记者奋斗在前方,夜班编辑坚守在后方。今年两会报道,报社一个很大的创新,就是在“中央厨房”开展两会报道的指挥协调、统筹调度和特刊版面编辑工作。重要的大会报道,全新的工作环境,都对后方编辑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日报两会融合报道平台

总编室主任杨涌(左三)、副主任韩晓丽(左一)与编辑在讨论稿件。

新闻协调部主任许正中(左三)和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右一)、副主任毛磊(右二)等在讨论稿件。

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右二)和编辑们在一起编排稿件。

经济社会部副主任武卫政(右一)、政治文化部副主任张毅(右二)等在认真修改两会报道稿件。

两会期间,在夜班平台,国际部副主任吴绮敏(左三)和同事们一起研究版面安排。

夜班各个岗位上的同事们为了编好两会报道相关版面,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态。

总编室的校检同事们一丝不苟,认真把关稿件,严防差错。

人民日报:

出新出彩记录盛会

3月4日、6日人民日报隆重报道两会开幕

3月4日、6日,为迎接两会开幕,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不负新时代的光荣使命》和《凝聚新时代的奋斗伟力》。

人民日报每天推出8个版的两会特刊,内容精彩纷呈。

3月4日、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隆重报道两会开幕

人民日报客户端现场直播两会开幕盛况

人民网首页突出两会报道,制作两会专题网页

海外网制作两会专题主页,图文、音视频一起报道两会。

融合传播:

整合优势创新形式

人民日报中文客户端开启两会频道,英文客户端上线两会专栏

人民日报微博主持话题#全国两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rc/23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