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纸是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高超的藏纸技艺、悠久的藏纸历史、丰富的藏纸生产经验,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纸文化。然而现在,由于原材料的缺乏,加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人不愿传承和学习这门手艺,让藏纸生产面临窘境。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飞跃,它使得纸张的使用得到普及。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千年来,它默默地记录着西藏的历史,见证了西藏的文明进程。高超的技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生产经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纸文化,让西藏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本期我们将 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造纸术后,藏汉两族的工匠们在当地没有中原造纸所使用的竹、稻、鱼网等原料的情况下,经过多年摸索,生产出工艺独特的藏纸。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处收藏的各类经典所用纸张大都是藏纸,直到上世纪50年代,藏纸还在西藏广泛使用。
藏纸是由树皮纤维及瑞香狼毒根部纤维经石灰和土碱处理制成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野草,藏语叫“日加”。狼毒花色彩艳丽,主要出现在草原或草场上,它的出现意味着草场的退化。)因草质本身具有毒性,故藏纸久经岁月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质地坚韧、不易撕破、耐折叠、耐磨等特点,因而被大量用于宗教典籍、政府官文的书写和印刷。其造纸工艺一般都有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这种纸是艺术品,纸片大都呈土黄色,既硬又脆,轻轻一抖发出“哗哗”的响声,这就是西藏独有的藏纸。
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杨世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藏纸,做工考究,确实是造纸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出书的时候如果可以用藏纸做扉页,会给读者一种高雅的感觉。”
危机中停滞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西藏造纸技艺形成了多种类共同发展的格局,造纸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使藏纸行业名匠辈出,创造了许多精工细作的名纸,如产于塔布金东而享誉全藏的金东纸,适于馆藏文献使用的尼木县毒纸等。以往的藏纸制造工艺,从西藏东部的西康再往西延及工布、塔布、珞瑜、门隅,到前藏的拉萨、尼木、墨竹工卡,以至后藏的日喀则、岗巴、聂拉木以及阿里等地,几乎遍布全藏。但今天,这样的盛况已不复存在。从上世纪60年代起,藏纸制造业日趋衰落。
随着科技的发展,藏纸的用途越来越狭窄。现在的藏纸生产,大都为手工作坊,因陋就简,效率低,产量少。彩泉福利学校的工作人员卓玛介绍说:“由于现在手工藏纸无法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这门手艺,包括著名的‘雪拉藏纸’,现在会制作它的人也不多了。”
而制约藏纸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材料的缺乏,让大批量的雪拉藏纸生产和面向市场的理想,难以照进现实。杨世君曾经介绍说,制作藏纸时使用的是狼毒草的根部,所以需要整棵挖取,加上狼毒草的再生周期长,这样对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非常不利。“虽然尼木县曾经尝试过狼毒草的人工培植,但是受到技术、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阻碍,没能取得成功。”
“最后的藏纸”
“虽然西藏制作藏纸的地方很多,但是目前还在生产的只有雪拉藏纸了,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为‘最后的藏纸’。”杨世君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惋惜,因为藏纸不仅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高超的藏纸技艺、悠久的藏纸历史、丰富的藏纸生产经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纸文化,因此,如何保护和继承“最后的藏纸”和其传承、制作工艺等问题,迫在眉睫。
藏纸的制作在西藏已有多年历史,过去,藏纸主要用于制作经书卷册、政府文札、档案卷宗和日常书写,用藏纸印制的经典古籍,保存千年仍完好无损。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藏纸带来新的商机。卓玛说,作为西藏传统手工艺制品,藏纸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传承的文化。“用狼毒草做出来的雪拉藏纸,非常有韧性,耐磨损,且不会招蛀虫,很利于保存。而且用这种纸做出来的皮纸绘画、灯笼、笔记本、礼品包装纸等工艺品,很受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欢迎,让我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让藏纸走出“囧途”
藏
正在晾晒的藏纸
藏
藏纸制作艺人在非遗成果展上展示藏纸产品
藏
尼木县藏纸制作艺人正在磨制藏纸制作原料 次旺李洲摄
“我们这,应该是拉萨市藏纸产品卖的最多的地方。现在藏纸的销路并不是很广阔。”近日,记者来到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听到了工作人员卓玛的一番叹息。
藏纸是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高超的藏纸技艺、悠久的藏纸历史、丰富的藏纸生产经验,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纸文化。然而现在,由于原材料的缺乏,加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人不愿传承和学习这门手艺,让藏纸生产和面向市场的理想,难以照进现实。
面对上述窘境,笔者认为,当下有必要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那么我们该怎么做,让藏纸之路走得更加长远呢?
首先,藏纸的发展要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据了解,制作藏纸时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是狼毒草的根部,需要整棵挖取,加上狼毒草的再生周期长,这样对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非常不利。笔者建议,在原材料的使用方面,应当减少对狼毒大规模的使用,适当用其他无毒害的植被代替。
其次,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加之对经济利益的偏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制作藏纸这门手艺。笔者建议,要加强对新一代人关于保护非遗文化的教育,转变一些人“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因为纸制品是不可替代的,藏纸不仅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没有它,我们将无法记录历史。此外,还要积极培养藏纸制作和传承方面的人才,例如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成立民族手工业兴趣班、生产基地等,培养相关人才、吸引当地群众就业的同时,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这样才能让藏纸之路走得更加长远。
藏纸,是中华民族文化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朵奇葩,是藏族儿女不畏艰辛克服一切困难,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出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共同努力,愿藏纸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藏纸华丽转身
灯笼、笔记本、人偶装饰品……这藏纸华丽地一转身,被人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形态,就变成了各种各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藏纸工艺品。据了解,市场上目前销售的藏纸手工艺品品种有30多种。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藏纸手工艺品。
笔记本:笔记本由外壳和内页组成。外壳是硬纸板,再在硬纸板外贴上一层颜色艳丽的藏纸,常见颜色有三青色、深红色、深蓝色、深紫色。外壳的花纹有的是手工绘制的,有的是礼品包装纸的花纹,内页的藏纸由裁纸机统一裁剪而成。根据笔记本的大小、厚度,价格分别是45元、65元到元间不等。
藏纸灯笼:由四张规格相同、且呈梯形的藏纸用粗线缝制、连接而成。灯笼的外表面手工绘制了藏戏脸谱、八瑞吉祥、玛尼堆等具有西藏地域风情的图案,灯笼可以罩在发光体外,也可以直接挂在高处。不过现在数量已经不多。价格根据大小分别是65元、85元。
礼品包装纸:刚生产出的藏纸呈乳白色,根据厚度大小分别为5元、10元、15元、20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款式需要,在藏纸上洒上茶叶、花瓣等,利用植物间的间隙形成不同的色差和凹凸不平的肌理;也可以在染色过程中,将写有藏文字母、动植物等具有西藏特殊的符号,通过染色板拓印到藏纸上,经过染色的藏纸,身价可就涨高了哦,每张35元。
孤独,也要坚守——听传承人讲述他们和藏纸的故事
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是目前拉萨市藏纸产品最为丰富的地方。校长强巴遵珠是个热心慈善的人,建校20多年来,陆续收养了近名孤儿、残疾儿童和特困家庭儿童,同时,他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纸的传承人。上世纪90年代初,强巴遵珠就看到了藏纸发展面临的困境:“那时人们对藏纸的保护意识不是很高,掌握这一门手艺的工艺者也很少,他们大多数是60到70多岁的老人,所以我决定担起这个责任。”
“藏纸的原料以狼毒草为主,经数十道工序制成,而如果其中有一道工序出错,就可能使整个产品全部作废。”彩泉福利特殊学校的老师曲珍说,强巴遵珠校长曾亲自带人到阿里、日喀则等地收集藏纸资料,又邀请尼木、康巴、金东等地有藏纸制作经验的专家,到拉萨传授藏纸制作工艺,并给他们支付教学费用、食宿费用。
尼木藏纸的传承人次仁多吉,就是强巴遵珠邀请的对象之一。出生在尼木县一个藏纸世家的次仁多吉,从12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藏纸,如今60多岁了。“我从年至今一直在家,一边务农一边学习和传承造纸技术,还有我的两个儿子,我们三人是雪拉村至今仍在制作藏纸的仅有的三个人。”次仁多吉说,尼木雪拉藏纸,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村里曾经有不少人家以制作藏纸为生,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新型纸张的冲击和原材料的稀缺、成本上升等原因,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不再做藏纸。众人放弃而我坚守,就这样,父子三人仍在藏纸技艺传承上努力和坚持着。当得知自己可以为此贡献一份力量时,当接到强巴遵珠的邀请时,便与藏纸民间艺人一起来到了拉萨。
经过多年努力,强巴遵珠终于集各家藏纸所长,在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校办工厂中生产出了独具西藏特色的“彩泉牌”藏纸。此外,他还广收弟子,前后给近30人进行了藏纸生产的系统培训,为藏纸工艺的传承和绽放播下了种子。而次仁多吉一行,也成了藏纸文化的传播者。身为藏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经常被邀请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统文化交流等活动中,现场演示藏纸制作流程,讲解藏纸手工艺的魅力。
“藏纸是我们先辈孕育出来的瑰宝,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民族工艺品,也是我们藏族后人的责任。我坚信,通过藏纸文化的推广和藏纸产品走向市场,藏纸不仅不会失传,还会再度生辉。”强巴遵珠说。
涨知识:尼纸藏纸各有千秋
“哎呀,图案真精致,里面的扉页摸起来非常有质感。”在彩泉福利学校,记者捧着深蓝色封面的藏纸笔记本,赞不绝口。工作人员卓玛笑了起来,她说,这可是用当地纯植物材料、纯手工制成的,质量自然是好。卓玛还对记者进行友情提示:“你可要区别清楚和藏纸很相像的一种纸——尼泊尔纸,它们看着是像,其实有很大差别,可别买混了。”“它们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材料,藏纸的所有材料都是来自于青藏高原上生长的植物,主要有狼毒草、白芷叶、托木树的树根等,常见的原料瑞香狼毒。”说起两者的区别,卓玛就从藏纸的制作材料谈了起来。“因为这种植物有毒,而不易被虫蛀,所以能长久保存。而尼泊尔纸大多数是花瓣为原料制成的纸产品。”
带着好奇的心,记者来到了拉萨市北京东路一家名叫“曼陀小屋”的尼泊尔手工坊,想探个究竟。“姑娘,你想买什么?”老板龙泽问道。“我想买用尼泊尔纸做的笔记本,你们还有货吗?”龙泽拿出一摞用尼泊尔纸制作的笔记本放在柜台上,让记者自己挑选。
看着这些风格质朴、美观大气的尼泊尔纸制品,抚触纸张上嵌有的花瓣、树叶等精致图案,很有手感。相比藏纸来说,尼泊尔的纸张重量略微偏轻。龙泽介绍说,这些本子大多采用白褚皮浆、山棉皮浆等为原材料,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环保性、实用性、经济性。“你可以放心买,因为这本子的纸张材质稳定,又能防腐、防蛀,久存不变质也不褪色。”“是什么材料,能够让纸张防腐、防蛀呢?”
“手工纸的材质来自尼泊尔当地,在喜马拉雅的高山上。”龙泽告诉记者说,这些材料在西藏是没有的,所以他们在每年的六、七月都会去尼泊尔当地进货。“尼泊尔纸的材质特殊又耐久,遇水可阴干再使用,更有天然防虫的特质,无毒、环保。”
藏
图中左为尼泊尔纸笔记本,右为藏纸笔记本
来源:西藏日报
监制/何丽 责编/龚文龙 编辑/周霄霁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rc/2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