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外国人,他们来到中国,睁大了眼睛,观察,赞叹,打量,思考……每天把这里发生的大事小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他们就是来华采访的外国记者。他们有的初来乍到对中国的一切充满好奇,有的早已成为用流利汉语发表独到而深刻见解的“中国通”。那么,在他们心中有哪些中国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俄罗斯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
安德烈·基里洛夫:
珍藏那支红色铅笔
“常驻中国的记者不能局限于读报和参加新闻发布会,要一头扎进采访,还要有很高的中文素养和国情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在发生的一切。”俄罗斯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坦言。他的办公室桌上放着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旁边还有一本《中国历史》。
俄罗斯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
年3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前夕接受了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这是他就任国家主席之后首次接受外媒采访。塔斯社第一副社长米哈伊尔·古斯曼和基里洛夫代表俄罗斯媒体参加了联合采访。
“倾听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领导人的声音,并传递给自己的国家,这是重大的责任。”基里洛夫说,为了完成好这项采访任务,他们提前进行了精心准备。采访当天上午10时,记者们进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基里洛夫说:“习主席已经站在那里,面带微笑,和大家一一握手。他的手很温暖。”习主席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给基里洛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基里洛夫了解到,习主席年轻时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像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他们的书给他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塔斯社全面报道了习主席的采访内容,稿件被俄媒体广泛转载。“这次采访很成功,很多朋友都打电话来祝贺我们!”基里洛夫兴奋地说。如今,在基里洛夫的办公室里一个很显眼的位置,陈列着一支红色铅笔,这是习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使用过的。基里洛夫说:“这支铅笔是历史的见证。”
基里洛夫表示,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中国热”。过去,俄罗斯人主要对中国的武术、风水等感兴趣,如今,他们越来越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原标题为《外国记者心中的中国故事(国际视野)他们来到中国,睁大了眼睛,观察,赞叹,打量,思考……》,转发请注明来源。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北京那家医院专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