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故里,神秘藏域万里行
大型自驾釆访活动之七
7月08昨夜雨声不断,金沙江的水势更加凶猛了,不知前方道路如何。
离巴塘不远的竹巴龙金沙江大桥是川藏分界线,需要领限速路条才能通行。我们按出发前编写的攻略派人提前下车审查证件,领条过关。沿江前行,路面上有许多落石和小规模泥石流——这是川藏线上较为艰险的路段。
竹巴龙金沙江大桥
有许多工程车和修路工在往返忙碌。雨渐渐停了,我们“济源市旅游集团愚公移山敢为人先‘愚公故里——神秘藏域万里行’”大型自驾活动采访组今天是否能按计划抵达左贡?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赶路,感受路
进入西藏昌都芒康路段时,前方因道路抢修,车辆排成了长龙。所幸雨过天晴,得知恢复交通还需要两个小时后,金沙江边的这段道路马上进入了休闲广场模式:有支桌打扑克的、放音乐打太极拳的、拉折叠椅睡觉的、用高压锅做饭的,甚至还有人拿出整套的茶具品起茶来。看来,大家伙儿都早有思想准备。走川藏线,就需要这种化烦恼为乐趣的精神。
两个小时后,车辆放行。我们才发现,允许通行的是江边临时垫起来的一条沙石路,路上除了泥浆,还有些许刚落下的碎石。路边是松软的山体,又进入一片雨区时不免有点忐忑不安。但是,我们在行驶中发现,路边和高顶上,那些正在忙碌的修路工人、电力工人、通讯工人都毅然冒雨坚守在岗位上。
驶入拉乌山后,两边是险峰、河流、五彩的草地,但雄伟的地貌与昨天相比,另有一番景致。这里的河流比前几天见到的更多,河水或浑或清,或急或缓,每一段路都是一种特别的味道。原来,这里就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平行竞流的三江地区,也是川藏线和滇藏线会合的地方。
再次进入盘山公路以后,道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深谷,“肘子弯”越来越多。在“之”字形山路上,很久不见人烟。一辆大货车扭成了麻花,躺在路边提醒行人小心驾驶。
翻过了几座山后,我们在路边一个休息点停了下来。那里云遮群山,一片苍茫。几位骑行者正在那里休息——他们分别来自深圳和山西长治。一位藏族大哥说,我们即将翻越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超过米的高山——东达山。说话间,几辆挂着山西牌照的车上下来了一群人,也同我们一样纷纷向骑行者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敬意。
这不正是我们“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我们拿出“愚公故里——神秘藏域万里行”的采访队旗请骑行者签名,来自山西吕梁交口国税局的宋瑞林见状也热情地走了过来,和骑行者一起合影留念。从成都至此已经骑行了13天的长治小伙马一骏说,他在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上学,曾经骑车在洛阳和济源往返。“济源的自驾和骑行人都挺多的,我在济源骑行时见过不少。这次来西藏,一路上见到了许多河南和山西牌照的车,感觉挺亲切的。”马一骏说。
一路上风雨不断,见骑行者和背包客着实辛苦,但几位骑行者说,感受美景、磨炼意志,正是骑行和徒步的意义所在。
越雪线,经风雪
天色将晚,山路边美景如画,我们却来不及拍照——东达山山顶就在眼前,天黑前我们必须从翻过天险,到山的另一边。
山路越来越陡,车外的气温也越来越低,车载温度仪显示外面是4摄氏度。我们渐渐地驶在了群山之上,两边与山路平行的几个山脉上面都有一条洁白的雪线,像是围着哈达一般——也许藏民赠人哈达的习俗就是由神山雪线而来?
路边有一块路牌,上面写着:“东达山,海拔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保通川藏天堑,锻造救援尖兵。”这是负责守护川藏线的武警部队树立的,路牌下,是藏民挂着的五彩经幡。
两边的雪峰离我们似乎都不太远,在与雪山齐肩的路上行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渐渐的,雪线被我们抛在了脚下。突然,大雨不期而至,很快又变成了雨夹雪。雪粒打在车窗上,挡风玻璃蒙上了一层白雾。而车载导航仪也突然失去了信号,四周除了雨雪就是风声。雨越下越大,紧随的车辆相距不过二十米左右,却相互不能看见。
“还敢往下走不敢?”对讲机里的同伴问。
“必须走!如果雨雪不停怎么办?再说海拔这么高,停下来高原反应加重了更不好下山。”领队的强哥当机立断,用对讲机提醒我们打开车灯和前后雾灯,小心驾驶。
手机没有信号,如果没有对讲机,在这四面白茫茫的雨雪中,会觉得车辆如海浪中的孤舟一样无助。降低车速,慢慢前行,山路明显下行,几乎在车载导航仪恢复正常的同时,我们从风雪中穿了出来。
雨还在下,但视野一下子好了许多,看到路边的山体是坚固的岩石,我们松了一口气——如果上午遇到这样的大雨,不知道还能不能安全抵达这里。感谢天气照顾,更感谢为这条道路畅通而奉献的所有人。
大雨过后,左贡冷气袭人,在旅馆里盖着被子外加一条毛毯仍觉得寒意逼人和,我们只好打开空调取暖。听说明天要走的通麦天险已经变得好走,希望能顺利抵达波密。
明天更精彩,记得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