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宫博物院到武汉黄鹤楼,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杭州西湖边,从澳大利亚谊园再到新加坡国家公园,英石的倩影遍布世界各地。
英德作为英石的主产地,其开发、研究、赏玩英石的历史已有近千年。千百年来,英石文化在古邑英州一路传承。
长达40公里的奇石展销长廊。(资料图)
一
英州有奇石,“点”石可成金。
地处石灰岩地带的英德,盛产英石。英石经大自然千百年骤冷曝晒、箭雨风刀雕塑而成,因玲珑剔透、雄奇突兀、千姿百态,广被奇石玩家收藏,闻名遐迩。
英德是中国英石之乡,而英石文化宗源则在望埠镇英山。
“英”在汉语字典中有“花”之意。英山之名的由来,正因其方圆百里的山表大多裸露,青苍逸瘦,嶙峋奇巧,远远望去如遍开的石花,蔚为壮观。
英石分园林英石和几案英石。园林英石可砌积成园、庭之假山景观,几案英石可一石成景或多石制作成山水盆景置于案几,兼具观赏、收藏价值。
就质地和形体而论,英石又可分为阳石和阴石两类。阳石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形体瘦削而多褶皱,扣之声脆;阴石埋于地下,风化不足,质地松润,色泽青黛,漏透,造型雄奇,扣之声微。
英石追求天然,每块英石本身就是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品。亦有专家将英石盆景,视之为岭南画派实物景的代表作。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邓其生在《岭南山石盆景风采》一文中论述:“英石盆景正应岭南画派之风骨。英石褶皱明快有力,脉纹变化多端,空透灵邃,疏秀遒劲,竖立、横置、斜倚均可成景,独放、叠布、群列均宜,造景幅宽广,不同摆置和组合,易于构成峰、峦、岭、峡、崖、壑、岛、矶、嶂、岫、岑、渚等山形地貌,蕴含着艺术意境构思的许多素材”。
雅韵(金奖)(资料图)
二
英石作为园林景石和观赏石,自古有之。早在宋代,就被列为皇家贡品。
“石产溪水中,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浅绿;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宋代杜绾所撰《云林石谱》中的英石篇,最早出现“英石”的名字;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则将灵壁、英石、太湖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
至明代,英石被广泛开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园林石峰非常推崇,在建造御花园时皆以石取胜,叠山立石为峰。到了清代,英石被定为四大园林名石之一,开发、收藏达到高峰。清代《清稗类钞》写道:“城中有数商肆专营英石生意,最奇者有三峰,是为岭南三大英石。”
北宋书法家米芾痴迷英石,在英德浛洭县任县尉时,以赏石为乐,并演绎了一场“拜石为兄”的千古佳话。他还最早提出“瘦、漏、透、皱”的英石鉴评标准。文字记载,苏东坡、黄庭坚等人,当年亦是玩藏英石的行家。凡岭北人莅粤,走时势必携英石而归。
英石备受历代文人雅士的宠爱,皇家园林均可窥见其身影。宋代宋徽宗在造汴京艮岳时,便已使用英石点景,北京故宫御花园亦用英石缀景。目前,故宫御花园藏有明、清时期27块园林英石和几案英石。明建清修的顺德清晖园狮山和斗洞就是用英石塑成,同一时期的番禺余荫山房假山也由英石砌成,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其主景无一不是英石。
18世纪以后,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宫廷、官邸、富人花园,也开始选用英石叠山、拱门、筑亭基、饰喷泉。
雅韵(金奖)(资料图)
三
“曲江门外趁新墟,采石英州画不如。”千百年来,英石文化在古邑英州一路传承。自年起,当地党委政府每年举办一场英石文化节,推荐宣传英石文化。
目前,英石产业已逐步成为英德百姓的一个致富产业。在英德市的大站至沙口冬瓜铺及望埠墟至英山脚,形成一个不规则的“Y”字形、长达40公里的奇石展销长廊,成为全国最大的英石集散地和英石文化交流中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德全市有从业经营者10万多人,专业人员多人,园林英石与几案英石年产值达40多亿元,以英石为主的园林工程年产值达25亿元。
英石属不可再生资源。近年,英德不仅卖石头,还卖设计安装,让英石搭上“文化列车”。同时,当地党委政府还将其与旅游文化结合,先后开发开放英西峰林走廊、宝晶宫、南山、地下河等10多个与英石有关的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地20余家奇石企业,亦尝试通过电子商务,让英石插上网络的“翅膀”飞向世界。
历经千年,这个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英石,光芒依旧。
英山百里图。(资料图)
英石“威水史”
●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曾拜石为兄,被称“米癫”。
●明建清修的顺德清晖园中的狮山和斗洞以英石塑成。
●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园等岭南历史名园其主山多为英石叠成,其中不乏用英石垒造的景点和匠心独运的英石盆景。
●现杭州西湖边“绉云峰”为明代遗留江南的英石。
●佛山市南海区雷岗公园内,以多吨的上乘英石构件缀景,形成近2公里长的北翠湖和雷岗山,气势恢宏。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保存明、清时期英石27件,占其奇石总量的八分之一。
●年中国援建澳大利亚“谊园”,部分园林景石为英德石。
●年,一块上乘的英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礼物,赠送给美国马萨诸塞州。
●年9月,广东省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把英石盆景作礼物,赠送给美国沙拉姆镇皮博迪博物馆。
●年,世界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4盆现代英石山水盆景。
●年受广东省外事办的委托,英德市政府赠送一块优质英石(命名鸣弦石)给日本神户国际和平石雕公园,成为意义深远的中日友好“和平之珠”。
●年11月中国收藏家协会批准英德市为“中国英石之乡”。
●年5月,《英石盆景传统工艺》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3月,英石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年6月,《英石假山盆景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初步统计,全国(包括港、澳、台)除西藏、青海外,其余各省区均有以英石作材料的园林景点,如北京万寿路甲15号院园林、中央党校园林、武汉黄鹤楼园林、广州白天鹅宾馆园林和流花西苑园林等。
●至今,英德已形成40公里的英石展销长廊,英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且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五羊(金奖)(资料图)
■咏石诗篇
壶中九华
(宋)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余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英石铺道中
(宋)杨万里
一路石山春更绿,见骨也无斤许肉。
一峰过了一峰来,病眼将迎看不足。
先生尽日行石间,恰如蚁子缘假山。
穿云渡水千万曲,此身元不离岩峦。
莫嫌宿处破茅屋,四方八面森冰玉。
孤峰高绝连峰低,冈者如廪尖如锥。
苍然秀色借不得,春风领入玉东西。
英州那得许多石,误入天公假山国。
岭外归舟杂诗
(清)朱彝尊
曲江门外趁新墟,采石英州画不如。
罗得六峰怀袖里,携归好伴玉蟾蜍。
题英石
(清)陈洪范
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
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
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