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蒙古人文字改革争辩
索宁巴雅尔
最近在 11月15日,蒙古国总统办公厅与巴彦洪戈尔省政府办公厅共同在巴彦洪戈尔省举办“蒙古文字日”活动,蒙总统顾问包勒德、蒙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者冈巴特尔以及当地政府官员、学校师生等参加。活动内容包括举办传统蒙文研讨会、演讲和培训等活动。蒙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恢复和推广传统回鹘体蒙文在更广泛范围内的使用。
蒙古民族使用回鹘体蒙古文——传统蒙古文字已有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40年代,蒙古国在苏联影响下,成立了以达木丁苏伦等作家参加的“文字改革委员会”,不久后该国正式废弃回鹘体蒙古文,开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西里尔蒙古文。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受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蒙古国政治上开始实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开始摆脱前苏联70年的控制,人们在思想上掀起了恢复民族文化的浪潮。年蒙古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后,“去俄化”的步伐加快。在这种背景下,蒙古国内有人提出恢复使用回鹘体蒙古文的观点。从上世纪90年代起,蒙部长会议作出了《关于组织全民学习传统文字活动》的决议,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也作出了政府部门应逐步恢复使用回鹘体蒙古文字的决定。
年,蒙古国时任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再次下达关于恢复扩大回鹘体蒙古文使用的命令。命令规定,蒙古国总统、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主席、总理以及政府官员等在与外国同级别官员进行交流时,公文和信函必须使用回鹘体蒙古文;蒙古国公民的出生及结婚证明、各级教育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件、毕业证书等必须同时使用回鹘体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
但这些决定在蒙古国内也引起不小争议。蒙古国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字已有60多年的历史,除各级政府的印章一直保持西里尔蒙古文和回鹘体蒙古文并用的传统,30岁以下的蒙古国公民几乎都看不懂回鹘体蒙古文字。有不少人认为,西里尔蒙古文具有书面语与口语一致、便于印刷等优点。此外,要想推广传统蒙文,也需要大量资金、师资以及印刷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上世纪80年代后,蒙古国曾有部分初中和高中开设回鹘体蒙古文课程,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蒙古国仍然只有部分学校开设回鹘体蒙古文课程,但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不重视这一课程的学习。
来源:环球网
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文字:
1回鹘体蒙古文(胡都木蒙古文、旧蒙文)
改良自回鹘文字的传统蒙古文字。13世纪至16世纪末期的蒙古字为回鹘体蒙古文。
年蒙古人灭乃蛮部,俘虏乃蛮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因他深通回鹘文字,铁木真(成吉思汗)遂命令他创造蒙古文字。早期的蒙古文字与回鹘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则也直接来自回鹘文,故至今学术界也常称之为“回鹘式蒙文”。16-17世纪这种文字经过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即今天通行的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直接前身。
传统蒙古文字使用蒙古文字母书写,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自粟特-回鹘字母系统,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中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个字母,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蒙古文字母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传统蒙文文献丰富。现存最早的回鹘体蒙古文,见于约刻于成吉思汗二十年(年)的也松格碑(成吉思汗石碑)。
2基立尔蒙古字(斯拉夫蒙古文、新蒙文)
现蒙古国使用的基立尔字母蒙古文字,中国又习称“新蒙文”,与传统蒙文即“老蒙文”相区别。至年代,蒙古人民共和国尝试改革蒙古文。在苏联的影响下,起初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年起开始试用,于年正式使用。但随着苏联把文字拉丁化方针改为斯拉夫化,蒙古也不得不转向。拉丁字母方案公布两个月后就被收回,重新颁布法令,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作为国家法定语文,老蒙文则退出日常使用。除了将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还加入了Θ和Y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中所没有的元音?和ü。传统蒙文有几个音使用相同的字母,如7个元音只用5个字母,o和u,?和ü,都分别使用同一个字母表示;t和d也没有完全区别开。一些字母连写后容易混淆。部分写法必须死记,给学习、认读造成不便。西里尔字母文字能够清楚地区别这些音,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且字母形体区别较大,各个分开,不易误读。从左向右横写,方便排版和科技文献。但同时也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至于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两个共和国,也经历了类似的文字改革,二三十年代短暂的拉丁化实验后,四十年代迅速改用基立尔字母拼写当地语言。
3托忒文
年冬由卫拉特和硕特部高僧咱雅班迪达(zayabandidanamhaijamsu)创制,用于卫拉特部族中。“托忒”todo意为“明了”。这种文字区别了胡都木蒙文中不能分别的o和u,?和ü,t和d等音,规范化、口语化了一些写法。但由于这些改革多是以卫拉特方言为基础的,导致文字无法推广到其他方言地区。于是托忒文成为卫拉特方言文字,并沿用至今。今天的新疆蒙古族地区仍然有沿用。
4八思巴文(方字、元国字、蒙古国字、蒙古字)
元朝忽必烈时代年被创造,由当时的蒙元帝师,吐蕃人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字,这种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忽必烈之所以要新创一种文字,目的在于创造与庞大统一的蒙元帝国“相匹配”的统一文字,用它书写帝国内一切语言。现已发现用八思巴字母拼写的语言有蒙古语、汉语、藏语、回鹘语、梵语、波斯语等。但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没有成功。因为这些语言彼此差别非常大,同一种字母很难确切地表示每一种语言。所以元朝统治被推翻后,这种文字也逐渐消灭。现存的八思巴字蒙古文献主要是元代的诏令。不过这种文字后来在藏族地区比蒙古地区保持了更长时间,并由藏族学者进一步改造,作为一种花体字,用于西藏地方公文、印章装饰。
5苏永布文字(借鉴梵文兰札体字母创立)
年由喀尔喀高僧,一世咱那巴咱尔创制。这种文字源自梵文兰札体字母,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
6瓦金达拉文字(借鉴托忒文字)
年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这种文字主要反映布里亚特方言,有一百多个字母,主要用于寺庙宗教领域。创制后未推广。
(来源:索得网)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