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在传承

有一种精神在传承

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把弘扬“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贯穿援藏工作始终,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推进新时期援藏工作——

心中有孔繁森精神

每一名青岛援藏干部进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到孔繁森墓前祭拜一次,用“孔繁森精神”感染自己、激励自己。“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精神”不仅是西藏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山东人民的宝贵财富,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如是说。

青岛市第七批援藏

3年来,山东省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把弘扬“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援藏工作始终,把“孔繁森精神”作为援藏工作的旗帜,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尺,把孔繁森同志作为学习标杆,把“孔繁森精神”作为山东省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精神指引,继承发扬好青岛援藏的优良传统。

正是在“孔繁森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3年来,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始终牢记“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主动融入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中,用自己的真情与亲情,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续写了波澜壮阔的援藏新篇章。

(一)坚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人们不会忘记,孔繁森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农庄,全地区个乡(现为村),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跑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雪域高原,把西藏人民的心同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如何让“孔繁森精神”焕发新的活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扎根雪域高原,倾洒满腔热血,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让桑珠孜这颗后藏明珠更加璀璨。”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组领队、日喀则市委常委、桑珠孜区委书记王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进藏伊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就组织在桑珠孜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紧扣日喀则市“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一核两翼”核心区建设发展战略,提出“努力建设和谐繁荣幸福桑珠孜”的目标任务。

(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明确了扎实推进“品牌农业高地、特色工业重地、生态旅游胜地、后藏文化强地、和谐稳定福地”的建设方向。谋划了一道与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五地三区’建设目标提出来后,使桑珠孜区干部群众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成为推动全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桑珠孜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青岛市援藏干部王富军说,“五地三区”的奋斗目标就是中国梦的桑珠孜篇章。

学习“孔繁森精神”,贵在行动,重在实效。在青岛市援藏干部的协调组织下,桑珠孜区引进海藻生物肥、自动化生态藏鸡饲养设备,改造标准化农田,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连年提高,被评为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区;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大面积增加机耕土地面积,规范引导土地流转,转移劳动力就业新增收入5亿元;积极培育和打造农牧业深加工示范带动企业和合作社,打造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培育自治区著名商标6件;发展蔬菜种植、农牧业养殖合作社及村实体经济余个,为1.9万人次解决就业岗位。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成功引进力诺光伏二期、国电龙源等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达到.5亿元,年招商引资企业纳税超过万元;第二届藏博会上成功签订力诺万亩光伏农业示范园、昌盛日电—青岛市城投万亩光伏农业示范园、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青岛市饮料集团30万吨天然饮用水、东汇集团30万吨天然矿泉水项目、岗巴羊经济圈等项目投资协议书,签约投资亿元。

正是这一项项举措,年,桑珠孜区地方生产总值达到57.3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元,分别较年增长36.9%、86.24%、%、38.74%、30.34%。

城市建设历来是青岛市援藏







































白癜风诊疗康复
治白癜风中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bbts/17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