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改变着一切,一切改变着我们,转眼已是年尾,冬至已至,方向君向大家问好了,希望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且有一份闲暇阅读一二。这次向大家传递的诗歌佳作仍是精挑细选得来,文学世界里的精彩即将呈现。
这是一个并不浮躁的地方,我们一直坚持着本分做事,以真诚和脚踏实地来陪伴大家度过以后的日子。
所谓万事开头难,但定会以满腔热情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坚守在“方向诗社”的阵地上。
方向诗社和《方向》诗刊由诗坛泰斗贺敬之亲笔题写,《方向》诗刊由著名诗人叶延滨任名誉主编,孙江月担任执行主编。《方向》诗刊是方向诗社创办的刊物,于年出刊,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孙江月在重庆丰都发起创办,发展至今,目前诗社已有方向同仁00余人。多年来,《方向》诗刊得到全国诗人作家的
丢掉江山的宋朝也哼哼唧唧
忙着为歌女们填词
难怪躲进墙根的蟋蟀也要唱
小声小气
长一句再短一句
虽是声轻气弱
却让闺中人和守空房的美人
失眠,然后在蟋蟀的抚慰里
养出美女作家,凄凄切切烈烈!
唐去也,唐蝉也远了
宋去也,蟋蟀也远了
无蝉也无蟋蟀的现代都市
只有不知从哪儿来的风
吹弹着水泥楼间电话线的弦
请拨唐的电话,请拨宋的电话———
忙音!忙音!忙音!……
杨辉隆的诗
杨辉隆:笔名叶梓,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在《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红岩》文学、《诗选刊》发表诗歌千余首,出版诗集6本,现《三峡诗刊》主编。
四季歌谣(组诗)
三 月
这月份
芽儿苞儿
像赶路一样
眨个眼
一浪高过一浪的绿
早已把我包围
来不及脱掉厚厚的冬装
一个喷嚏就唤回南归的燕子
那些辛勤的蜜蜂围着一丛花
那些爱美的姑娘对着镜头摆弄姿势
织出了春天美丽的符号
三月,就是这个三月
我嗅到了春天的味道
写下这首诗送给耕耘的乡亲
但我知道春天是留不住的
不负春光
不负华发一根根变白
四 月
四月,这是个美好的月份
一只脚已经迈进夏天的门槛
一只脚还恋恋不舍地眷恋着姹紫
嫣红
四月,蝌蚪的尾巴开始脱落
稻田里蛙声一阵紧似一阵
如午后的雨点夜半的琴声
四月,青草已经碧绿
孩子们来不及换掉春装
花骨朵里的果实开始疯长
四月,夜里总是多梦
有些话不知向谁诉说
醒来后太阳已从东方升起
四月,总是喜欢健忘
疲劳与伤痛摧残着我的身体
我知道往事岂能事事如烟
七 月
七月,我一生该铭记的月份不光因为我生在这个月份还因为我在一面镰刀铁锤的旗帜下举起过右手七月,如火如荼炎热与火热本是近义词我的一生势必选择火热哪怕晴转阴七月,没有顾盼和反悔在每一个七月开头的一天凝望那一面镰刀铁锤的旗子注目很久很久七月,我怀念逝去的母亲母亲呻吟着生下我的那一刻一个倔强的生命便开始行走路越走越宽
方向同仁河舟子的诗河舟子:八○后,方向诗社成员,青年诗人,在《星星》诗刊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有诗集出版,现为丰都县作家协会委员。
整夜整夜的雨
一缕难眠的晚风
吹动了谁的音容
那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的梦
凋谢了我的容颜
凋谢了我的痛
是谁拨动夜的清商
花已凌乱,影亦彷徨
那一年
与你同修羽衣霓裳
那一年
与我共剪烛光
长发挽成髻
画屏深处,琵琶声响
惊起了窗外的鸳鸯
你说
等到你脱下那身黄袍
与我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去听那里的花香
你说你就是我的月光
我身后的影子就是你对我的思量
花露摇落
你那深深浅浅的酒杯里
摇晃着别人的甜蜜
还有我的啜泣
风不再飞扬我的羽衣
不再吹动你
只有那庭中的梧桐
和那整夜整夜的雨
在山间行走
一段坍圮的围墙
昨夜的寒风
又吹进了谁家热炕
我轻轻的脚步
不忍打扰那喷着白气的烟囱
那打着嗤鼻的毛驴
零落的雪花
被抖落
堆积在山坳间
在收割后的麦田
树
在屋后站成了行
两道分明的白雪
画出一条隐约的小路
他背着书包在山间行走
我也曾背着书包在山间行走
别的人还会背着书包在山间行走
即便路远马亡
四月,一声裂帛
天寒地冻
呵气成冰
一阕江南的暮歌
一团跳动的烟火
是你,点亮所有的星星
驱赶了半世的落寞
没有言语
披上黑夜的外衣
裹挟玻璃碎渣般的隐痛
从此
点一盏大地之灯
磕着等身长头
即便路远马亡
追寻那遥若云泥的梦想
陶菲菲的诗
陶菲菲:女,九○后,方向诗社成员,自由撰稿人,大学就读。曾任校琢成文学社主编,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重庆文学》、《重庆文艺》、《银河系》、《清远日报》等。现为丰都县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南城之秋
(一)
如果飞鸟没有带去秋天的消息
我会让雨露带给你
秋天的泪珠敲打着南城的荒地
芦蒿折射着西南的天气
蝴蝶老了
怎么也飞不过门前这块菜畦
(二)
两旁的法国梧桐又开始飞舞
金黄色和火红铺满了一路
长长的裙摆下
都迈着小碎步
(三)
露台上洒满了暖暖的秋阳
悄悄抹去了叶上的白芒
那杯在碗里的忘忧草
叫我不要悲伤
匆匆的旅程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要怎么追逐我的梦
少时懵懂,不知梦有多重
彩色的糖纸,和着时间的从容
在记忆里斑驳,沉冗
当螃蟹夹了手,你不喊痛
我知我还在梦中,看晚霞红透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要怎么追逐我的梦
想不起你的笑脸,留在哪一件披风
对面的人儿,拥着疲惫入梦
在列车上颠簸,沉默
当广播音结束,你睡眼迷蒙
他还站在过道当中,斜睨窗外霓虹
生活与诗
清晨起床
洗漱
出门
逛菜市场
来途
去路
风雨楼台亭榭
雷雨零落春枫叶
傅鹏飞的诗
傅鹏飞:九○后,大学在读,方向诗社成员,自由撰稿人,以散文、小说见长兼及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重庆文艺》、《作家视野》、《银河系》、《清远日报》等。
银杏叶子
偶遇一棵银杏树
是在生命安排的某个季节中
亦或早或迟
的某个片段里相遇
不可推诿不可逃避
走过的路就不希望在
某个寂静的夜想起
若想继续悲伤那都是自愿原则
再将积累所有的
愤怒 幸福 怨恨
也都重新地晾晒一次
结成了一颗颗苦涩的盐
塞满了所有心的裂痕
如果我爱你
我更应该像一枚金色的叶子
在历经所有的
甘露 阳光温暖
过后——
将你挂满的忧愁
一片一片地掉落
遗埋在黑色的土地里
作为你来年———
迎春的贺礼
记 忆
我知道 其实你已经来过了这里
跟我一样 悄悄地不留下任何的痕迹
还傻傻地独自走完了这座城市里的所有道路
就像私家侦探一样 用着柔情
重新打量着这漫长的细微裂缝
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
现在想来
倒像个吝啬的老婆子
叨叨念念地细说着那些从桌上
滚落的珠子
有的已经逃出了门外
有的却也隐藏在了窗帘背后
只要某天午后
用手一拨
总还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不曾提起也未曾忘记
建筑工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
我们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无论哪个年代哪个朝代
这个世界总要向前发展就得
不断地推倒修建
那就是建筑工表演的舞台
在平凡的年代中
一砖一瓦都是每一个人的辛勤劳作
一行一线
都是精确到细处
秦阿房万里长城
那都是由一双双掌心所托起的天堂
无论哪一个年代哪一国的人们
都会惊叹———
世上真有如此浩瀚伟大的建筑
中华文明的至尊瑰宝
也许建筑工他们会在
万里长城下静静聆听
世人对他们的赞许
在工业兴起的年代
建筑工人的手还从未停歇
忙于砌砖忙于拉沙拌泥
忙于生活忙于子女生活
当世人觉得生活都充满着幸福的时候
他们却看着自己所修建的楼房
和着馒头和稀汤远远遥望
这世间毕竟还有着人在流浪
于是他们手中的活也就更多了
然而至今却也从未听说过哪个
建筑能够世界闻名
无论哪个朝代哪个年代
总会听见那么一种声音
倒塌的轰隆声
修建的轰隆声
于是建筑工有着干不完的活
诉不完的故事
李忠勇的散文诗
李忠勇:男,方向诗社主要成员。20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丰都,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歌、散文、小说及其他文艺作品在《星星》诗刊《山花》《青年作家》《散文诗世界》《中国三峡工程报》《四川文化报》《群众文艺报》《银河系》等发表,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丰都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大 山
薄雾一次又一次地向上升腾,若一群长歌善舞的仙女,把她的美丽、柔弱又千娇百媚的舞姿留在山的腰间,留在五月清晨那片鸟语花香搭建的舞台。
面对大山,我知道,山的那边,我极力保持的一点神秘正在被远去的汽笛声打碎,以至于看着完整的日出也不能平静。大山,在你面前,我愿意终身不去跨越,渴望着灵魂跟着你每年翠绿、苍劲、秋黄与霜白,让自己的灵魂永远被束缚于山间盆地。
我是一个喜欢像梦一样自由的人。在大山面前,我只得把自己隐藏,而后,让自己的思想从身体里走出去,让山风把我的灵魂剥离得完全裸露,让山中的冷雨把我的身体慢慢地侵蚀,直到融化成大山上的一片枯叶。
大山啊,大山!今天,谁想踏着你的身躯带着惊天动地的理想前行?今夜,谁在你宽广的怀里安详地睡去?
梅花山识张自忠将军
梅花山原本是山城重庆一座无名的小丘。
自你埋身于此,梅花山才有了名字而顿时生动鲜活。
时间的风雨慢慢地抚平凿刻在冢石上的痕迹,你的英名却如天天升起的太阳,光芒万丈。
七十五年后的暮春,我慕名而来。
梅花早已开过季节。上山的台阶两侧青草满坡,绿树成荫。你的身影已是一座泛青的石冢和一尊威严的铜像。
他们面朝东方!
我想,或许你是在聆听故乡山东临清默默的呼唤;或许你还在回想抱定“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一战于淝水,二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换得马革裹尸的三年———千多个昼夜的沙场血雨腥风;或许你还在为战至身中七弹后被敌刺倒而心有不甘;或许你还在为自己的灵柩途经宜昌,十万军民送别时置敌机三次飞临头顶而不惊的场景动容……
在梅花山,我翻阅发黄的历史。
日光从窗棂里静静地透进来,照在一张张陈旧的照片上。
你时而策马扬鞭,时而运筹帷幄。故乡越走越远,疆场越战越残酷。凭一己之躯支撑着民族之魂不屈的脊梁。
阳光依旧在梅花山上照耀,石碑上的铭文在时刻警醒着后人。
“精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国魂与梅花山、与山城重庆紧紧相融在一起!
郎 娅的散文诗
郎 娅:女,九○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学院,方向诗社成员。自由撰稿人,曾在《星星》诗刊、《散文诗世界》、《作家视野》、《银河系》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篇(首)现为丰都县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不生忧
不生忧,
无爱不生忧。
佛曰: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所以,不嗔不喜,无怒无悲,人生八苦,也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于是看见树叶掉落枝梢,水波掠过青石,不留恋、不回头、不牵挂;这般便不生忧,不生怖。
那,我跨过这门槛,仰望你拈花微笑,祈求你红尘烦扰,问你如何不生忧,却答忘却忧所求,无爱不忧。
可,晨雾散去的光芒万丈,青石岸边的滢滢水光,开春时节的柳绿花香,还有暮归时倚门呼唤的温暖笑容,怎么不爱。如果,舍了这一切,便无忧无怖,那这样的禅,我参不起。
幽都一游,生了这几丝愁,我带着虔诚,踏进门槛:
敬您无爱不生忧,惜我红尘多缱绻。
山之爱
我看见了海,却想起了山。
走在旅途中,却想起了家门旁贴的对联。
外婆在电话里说,家里的枇杷树今年结了好多枇杷,很大,很甜,那是我几年前从山里带回来的树苗。
我以为我是更爱海的,有那样纯粹的颜色,那样迷离的景色,有那么多的人推崇它、赞美它、向往它;踩在细碎的沙里,静静地站着,然后海水迎来,或温柔,或猛烈,那一刻,我想就那样躺下,在那无法形容的、不分海天的世界里。
但是我没有闭上,我还是清醒地、理智地描摹它的美丽。
山呢?
它没有海的灵动,就那样矗立千年,不多情,不招摇;岁月变迁,有多少东西可以亘古不变。我的童年是几座山堆砌起来的,山里的老屋也到了耄耋之年,外婆说屋前的核桃树,连她也不知道年纪;那山,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至今,依旧鲜活。
抽屉里积攒了很厚的火车票,大部分是往返于山城与学校之间,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最爱在清晨的时候,靠着车窗,看着火车在山腰行进,远处的山顶上逐渐出现橘色的光辉,那时身边的人都在沉睡,那样静谧而庄严的景致,总让我生出朝圣者般的虔诚来。
我爱海的美丽,沉醉于它的风情,可更心疼山永恒不变的守护和等待,无论我走了多远,看了多少的风景,却始终只有回到山的世界,我才能感到安心。
或许,因为那是故乡,那是家。
方向新秀
孙子姗的诗
孙子姗:女,年生,丰都中学就读,方向诗社成员,丰都县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在《星星》诗刊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首)。
返 童
你笑着像个孩子
同样是漏风的牙齿
弯弯的眼睛
快乐的心情
你是奔跑在田野上
闹腾在水塘里
你就是个孩子
不同是黝黑的皮肤
满脸的皱纹
衰退的身体
你是蜷缩在轮椅内
沉默在花园中
或许你只是变回了孩子
长大的裙子
小时候
我有一个裙子
碎花的裙子
我把它穿在身上
不愿长大
长大了
我把它放进柜子
带锁的柜子
我把它封存
想要留住
后来
锁没了
柜子空了
碎花的裙子
穿在了另一个有梦的孩子身上
梁上泉写给《方向》的信
江月:你好!
你的约稿信我收到很久了,知你正在编辑年《方向》年卷诗刊,未能及复,见谅。
我这两三年关门在编我的文集。刚把《梁上泉文集》七卷本终校稿弄完交出版社,累得不得了。今天,接着赶紧把我前两年写的几首旧体诗整理、抄寄于你,请你斧正、编选。同时,我将其中的一首《心之路》五律诗书成条幅,供《方向》刊印,以示支持。
我一向觉得你创办的《方向》诗刊很独特,很有水准,在中国民刊中很大众、很健康,也很有地位和影响力。全国有那么多的著名诗人在寒假让白癜风不白过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zn/2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