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独特的青稞文化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

传说中的青稞

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万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

藏族有一则《青稞种子的来历》的神话,它讲述了古代有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阿初王子,为了让人们吃上粮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山神的帮助下,从蛇王处盗得了青稞种子。

可不幸被蛇王发现,罚他变成一只狗。只有得到一个姑娘的爱情时,才能恢复人形。后来,这只狗果然获得一个姑娘的爱情,恢复了人身。

青稞种子的来历

关于青稞种子的来历,另有一则神话,古时候,有一次天上忽然出现了九个太阳,晒得大地到处草木枯焦,滴水无存,人们都被烤死了,剩下一片片血一样的土地和山岩。只有一个少年,在喜鹊的帮助下,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才幸免于难。后来,他和天神的三姑娘结为夫妻,在三姑娘和老岳母的帮助下,瞒过老朽顽固的天神,从天界盗回五谷的种子,撒播在人间。   

青稞酒的制作青稞酒,藏语称为“羌”。青稞酒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西藏民间的青稞酒制作方法既简单又独具特色。先将青稞洗净晒干,然后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起酒,两三天后加入清水又封盖好,隔两天左右便成青稞酒。这种青稞酒色泽淡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分头道、二道、三道酒,头道酒招待尊贵的客人。

糌粑的

制作

糌粑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先将青稞晒干炒熟,然后用水磨或电磨磨成糌粑面,不除皮。藏民吃糌粑首先在碗里放上三分之一多的酥油茶,然后放上适当的糌粑,用手不断搅匀后捏成糌粑团,即可食之。另外,还可以煮成稀粥吃,藏语叫“糌土”。藏民们习惯于把糌粑装在画有龙、凤、树叶等图案的木制糌粑盒里摆设或食用,有的糌粑盒用金、银、铜来包装,十分昂贵,为了外出携带方便,藏民们还习惯于把糌粑放在布口袋或皮口袋里携带外出,同时带上酥油、茶叶、盐及碗,只要有热水就能美餐一顿。

还有在过藏历年时更离不开青稞,盛满酥油拌过的糌粑、炒麦粒的切玛盒是过年期间的重要角色。并插上五彩的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等。在新年第一天亲朋好友间相互撒糌粑、撒青稞粒以示祝福和欢庆。在宗教仪式中青稞也具有重要地位,以抛撒糌粑粉为一种祈祷方式,另外,煨桑时青稞粒、糌粑粉都是必不可少的。

青稞文化源于藏民族的日常生活,放射出独有的高原文化气息。

■责任编辑:后晶晶

·END·

甘南日报

传递甘南好声音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zn/18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