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过文身,但听说过文面在脸上刻上永

独龙族,过去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生态环境秀美的独龙江地区。妇女文面,是独龙族相当奇异的习俗,这一习俗,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不过现在,怒江独龙族女子文面的传统习俗已经失传。据统计,目前仅剩36名文面女。其中年龄最大的超过岁,最小的也有58岁,平均年龄75岁。随着最后一批文面女的逐渐逝去,独龙族独特的文面习俗也将消失。

多年后,独龙文面将以“贴画”展现

据当地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以后的旅游开发中,为了再现独龙族面文女的历史人文习俗,会以“贴画”的形式再现独龙族文面女的往日风采。在怒江当地的一些独龙族歌舞表演中也常见到演员以“贴画”或用笔画的形式展现独龙文面。

偶遇独龙文面女

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上,有幸见到曾梅兰(77岁)、江桂清(76岁)、莲字仙(77岁)3位文面女(因与三位文面女汉语交流困难,并请贡山县委宣传部李淑敏帮忙询问才弄清了她们的姓名)。遂拍照留存,以解心中文面之惑,以鄉好奇诸君。

独龙文面由来之说

据史料载,独龙族文面的习俗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文面限于妇女,俗称“画脸”。《新唐书》称“文面濮”,《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文面由来已久。不过,关于独龙文面由来的说法不一,民间有两种较为普遍的说法。一是独龙族为防止异族土司和奴隶主掳掠独龙女为奴或妻而文面;二是文面习俗与该族早已消失的图腾崇拜物有关。独龙族认为人的亡魂“阿细”,最终会变成各色的蝴蝶飞向人间而自灭。这种古老的意识意念反映到文面上,即把整个脸文划成似张开双翅的蝴蝶。

云南政协报驻怒江记者、怒江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金合,早在年7月份,徒步23天,在独龙江乡拍摄了65名文面女,还在怒江境内拍摄了5名文面女,出版了《历史的印痕?最后的文面人》画册。该画册详细记录了独龙文面老人的情况。罗金合是一名摄影发烧友,他每年都会到独龙江、西藏等地区摄影。他告诉记者,他认为:“独龙族为防止异族土司和奴隶主掳掠独龙女为奴或妻而文面。”的说法无来源依据,他曾到察瓦龙等地区摄影时也作了一些调查了解,但无从考证独龙族妇女被掳掠的事实,他更认同后一种说法。

记者曾多次在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zn/18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