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西藏 第二版刊载&nb
《西藏》年8月11日第二版刊载
工布江达—
“观念先行”铺就发展坦途
西藏麦正伟王雅慧见习索朗群培
年,工布江达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3%,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同比增长15.5%,全县有“万元村”20个。今年1至7月,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1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元、现金收入元,同比分别增长22%、17%。“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区党委、政府和林芝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与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走‘观念先行’的体制机制创新之路密不可分。”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说。
工布江达县的“观念先行”的发展模式,就是以解放思想为根本要求,既永不满足,又主动作为,在各项事业发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实行时,始终把思想、理念前置,视解放思想、观念转变为各项事业的先决条件,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解放束缚、破解困难的重要任务,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解放上自觉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做到思想常新、理念前行,构成全县上下放开手脚、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工布江达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出台《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相干意见》,深入开展“转观念、正风气、抓落实”活动,为“观念先行”提供保障。同时,县委为加强全县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制定“五学一考”工作内容,即学藏汉双语、学电脑应用、学公文写作、学法律知识、学惠民政策和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过关考试,在全县构成了“重学习,讲政治”浓厚氛围。县委、县政府群策群力,顺民心,应民意,修订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良的规章制度30多项,增进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援藏优势向经济优势成功转变。
今年以来,工布江达县在“观念先行”理念模式的引领下,主动作为,成功申报藏香猪原种保护地,成为全区第一个国家地理认证标志,提高了广大大众养殖积极性;一大批有实力的农牧开发产品公司纷纭入驻该县,如雏鹰、升阳公司,并推出系列产品;对旅游公司进行改革,明确旅游产权,建立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为“大巴松错”成功上市奠定基础;成功申报错高古村落成为自治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成为县里又一张文化名牌和旅游名片。
工布江达县通过“三产带一产,1产三产化”产业带动战略,凸显特点农牧业基础作用。依照东部藏香猪、西部牦牛、中部特点种植业及犏奶牛养殖的总体布局,主打藏猪产业,重点发展牦牛产业,辅以发展种植业,努力打造“一头猪、一头牛、一篮菜、一条观光带”。目前,全县有效运行的合作组织达20多个,从业人员多人,带动农牧民就业多户、多人;以强化农牧区阵地建设为核心,实行村级综合活动场所“10+10”、“6+6”模式,紧密结合小康村建设要求,先期对27个行政村依照每村万元标准建设小康村,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产业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选派69名优秀党员干部担负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下派9名优秀机关干部任村(居)党支部书记,从农牧区提拔4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培养名村级后备干部;狠抓民生工程落实,大力展开农牧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上半年展开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次,实现转移农牧区充裕劳动力多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观念先行”发展模式的构建,不但再度引发工布江达县干部职工的思想大解放,还使农牧民的观念得到大更新。金达镇峡索村村民平措,家中牲口较多,过去因惜杀惜售观念严重,每一年除自家食用1头牲口外,其余牲口宁愿让其“自生自灭”也不愿出售,养殖牲口不但没有提升生活水平,反而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平措的观念转变了、头脑变灵活了,去年以来,他在留足食用的牦牛外,宰杀了10头牦牛到金达镇和县城出售,收入近10万元。尝到甜头的平措,用这笔钱从那曲等地买回品种优秀的仔畜,改进自家牲口品种。
“今天,我能挣这么多钱,生活改变这么大,全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平措高兴地表示,要用自己的经历影响和带动其他牧民大众“换脑筋”,积极出售牲口和畜产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