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
学术发展分期刍论
王宪昭内容提要: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其学术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初到年抗日战争爆发为孕育期,抗日战争爆发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萌芽与雏形期,70年代末到当今则是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迅速发展期和理论成熟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神话神话研究学术史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是中国神话学建设的重要一翼,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任何文类的体系性研究一般都是由多个研究主体构成的复杂现象,试图对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发展作出阶段性划分,只能在学理层面上通过笼统的梳理而作出主观性的假设,目的是让读者在时间维度上对该类研究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进而为推进学科建设提供相应的参照依据。在此将20世纪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初步划分为孕育期、萌芽与雏形期、发展期与成熟期三个基本阶段。
一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孕育期这一时期主要指20世纪初到年抗日战争爆发。“神话”是一个借鉴国外神话学理论并兼顾中国汉语表述而形成的概念,最早是年梁启超发表的一篇题为《历史与人种之关系》(《新民丛报》)[1]的文章中,率先使用了这个词语。西方神话学理论引介到中国促成了神话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同时也孕育了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可以说,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等就以拯救国家命运为己任,开始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zn/1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