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杰同志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稳步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精准发力、适时调节,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发展,优化要素流动和配置通道,扩大合理有效需求,增加优质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切实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用特殊优惠政策推动发展,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确定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优惠政策,发挥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干部人才援藏的优势,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积极落实好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固边安民等事关全局的重大政策,主动与中央部委加强汇报沟通衔接,进一步为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用投融资拉动发展,坚持把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融资力度,为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增加政府有效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的第一抓手,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专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防范。用消费促进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挖掘农牧区消费潜力,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支持信息、绿色、休闲等新型消费,稳步促进住房、汽车和健康养老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我区“十三五”规划总盘子,加快开工建设重大项目,提前谋划、强化建材等要素保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公路建设,加快铁路建设,加强航空建设;完善综合能源体系,建设覆盖西藏并与西南、西北电网互联的特高压电网;完善水利保障体系,努力构建水生态保护机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通信网络体系,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光网宽带进乡镇工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增强造血功能、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群众就业,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县一品、各有侧重,坚持群众熟悉、就近就便、能干会干的原则,加快产业建设,做到群众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真正让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群众。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打造支柱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对关系全局的改革,特别是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要按照中央部署、统一行动、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落实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全力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正确处理规划和审批、总量和结构、目标和项目、监督和实施的关系,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为市场主体营造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良好发展条件。要全力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要全力打造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依法调处企业矛盾纠纷。要全力打造亲商的人文环境,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用好政策,敢于“啃硬骨头”,确保全区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如期摘帽、贫困村如期退出。强化脱贫措施,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整合资源力量,坚持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完善退出机制,明确扶贫对象退出标准、退出程序,严格脱贫验收办法,对脱贫成效要让社会来监督、让当地群众来评价,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发展教育,牢固树立教育强区理念,坚持质量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和民生效应,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努力促进充分就业。政府通过就业援藏、企业吸纳等多种方式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高校要承担起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责任。要提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健康西藏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深入扎实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建立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从青少年抓起,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加快文化强区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抵御消极文化的影响,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文艺作品创作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西藏特色、叫响全国的精品力作;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寺保护管理。来源:西藏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ys/2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