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句话后被称为“两个凡是”。
3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
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5月3日中共中央转发这封信。
7月16日—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通过《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
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则上批准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的今后8年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规划。
8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人,代表全国多万名党员。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但未能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日,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上述5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会通过中央军委名单,华国锋为主席。
8月30日—9月8日南斯拉夫总统、南共联盟主席铁托访问中国,中南两党恢复正常关系。
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抓紧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迅速恢复被撤掉的科研机构,恢复科研人员的技术职称,建立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之后,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世界领先成就的陈景润为研究员。
10月5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全国各级党校相继复校。中央党校开学后,组织多名高中级干部和理论骨干集中讨论“文化大革命”以来党的历史。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恢复“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约万青年参加高考,27.3万人被录取。
11月—翌年2月安徽省委、四川省委先后制定有关文件,落实农村经济政策,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并很快收到成效。
年
2月24日—3月8日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举行,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选举邓小平为全国政协主席。
2月26日—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重申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选举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会议还通过《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五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
3月18日—31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大会制定了《一九七八—一九八五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9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指出对过去错划了的人,要做好改正工作。到11月,全国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全部完成。对错划右派的改正工作于年基本结束。
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此文。此后,在邓小平领导、支持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7月6日—9月9日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问题,强调要放手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会议还讨论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自10月23日起生效。
10月31日—12月1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调整政策,在城市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为更多的城镇中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和升学条件,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有安置条件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年11月,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历经20余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束。
11月10日—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讨论从年起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等问题。陈云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得到与会者响应。
12月13日,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决定自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日,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
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12月23日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举行动工典礼。至年11月、年4月,一期、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年5月,三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中央设立秘书长、副秘书长,负责处理中央日常工作,胡耀邦为秘书长。
12月28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恢复和增设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本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万名,基层党委9.5万个,总支部7.6万个,支部万个。
年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建议两岸实现通商、通邮、通航。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至此,从年开始的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结束。
1月4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此后,全国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构陆续恢复重建。
1月18日—4月3日 理论工作务虚会召开。其中,1月18日至2月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前一阶段会议。3月下旬至4月3日,由中共中央主持召开后一阶段会议,称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3月30日,邓小平发表讲话,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后改用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
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
4月5日—28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讲话,分析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明确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这篇讲话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6月18日—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还通过《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和厦门设置特区。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9月25日—28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讨论通过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初步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0月19日 邓小平在对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讲话时指出,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行多党派合作,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方针。
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致祝词,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月26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此后他多次阐述这一问题。
年
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讲话,明确提出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三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的通知》。中央党史委员会由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聂荣臻、邓颖超、胡耀邦组成。在中央党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党史编审委员会。随后,在党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分别成立了党史研究室和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年8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党史研究室和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组建新的中央党史研究室。
2月23日—29日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通过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建议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第四十五条,取消关于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
3月14日—15日中共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西藏工作的任务和方针政策。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年7月、年6月、年1月分别召开第三、第四、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4月15日—18日邓小平、胡耀邦等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主席贝林格时首次提出党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处理党际关系的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
8月2日—7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这篇讲话成为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8月30日—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华国锋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由赵紫阳接任;同意一批老一辈革命家不再兼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请求。
9月2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从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
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9月26日—29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进行公开审判。11月20日至翌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11月陈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年
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
6月27日—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对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副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组成。
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关于在湖北省沙市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报告》。沙市成为我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城市。
9月19日邓小平在检阅华北某地举行军事演习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时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9月30日 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今后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
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月11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翌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提出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1月13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3月8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经过改革,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由98个裁减、合并为52个,工作人员编制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明确阐述了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落实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等问题。
4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终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通称八一七公报)。这是中美两国政府继年上海公报和年建交公报之后发表的第三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9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人,候补代表人,代表全国多万党员。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耀邦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大会提出从年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继承和发展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系统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对党的性质、目标、任务、领导作用、组织原则、各项制度、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基本要求等作出了系统规定。大会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9月12日至13日,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10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中央党政机关的所有干部都要分期分批参加轮训,要求中央党政机关的干部教育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翌年5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
11月26日—12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新修改的《宪法》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和副主席,设立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家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12月11日 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作用、工作总则和组织总则等基本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肯定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4月5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成立。
4月24日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翌年9月18日,国务院批准颁发《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
6月4日—22日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邓颖超为全国政协主席。
6月6日—21日 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李先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乌兰夫为副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8月25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1日—12日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这次整党从年10月开始,到年5月基本结束。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在年底以前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月22日—2月17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
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年至年,国务院批准大连等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由沿海逐步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发展。至年5月,共建成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5月8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
5月1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适当扩大国营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等10个方面的自主权。
5月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9月26日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2月19日,联合声明正式签署。
10月1日 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了党在经济理论上的突破。
10月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开始分卷出版。全集共60卷,年12月出齐。年1月,又出版《列宁全集补遗》。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月4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强调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改革。
5月23日—6月6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邓小平提出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中国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转变。会议作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确定军队减少员额万。
5月2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步骤和目的,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
6月9日—15日 首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通过《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至年,共实施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9月16日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召开,同意一批老同志不再担任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请求。
9月18日—2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举行,对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进行了调整。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翌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9月24日 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召开,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
年
3月3日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该计划后被称为“八六三”计划。
5月14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争取在“七五”期间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并提出贫困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开发方式的10点意见。
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从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8月10日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发出通知,规定预备役部队正式列入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
9月3日、13日、29日、11月9日邓小平四次谈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阐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目标。
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年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决定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推选赵紫阳代理中央总书记,继续保留胡耀邦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
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月13日,联合声明正式签署。
10月14日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台湾国民党当局有限制地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一事发表谈话,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保证来去自由;同时也希望台湾当局允许大陆同胞到台湾探亲。
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多万党员。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1月2日,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委书记。
年
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从年起,用三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把住房制度改革推开。
3月11日—15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此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
3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将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3月24日—4月10日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李先念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25日—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会议决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会议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王震为副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后第一次对各部门进行了“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
4月27日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8月1日起,文职干部制度在全军正式施行。
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强调必须把廉政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严肃认真、扎扎实实地抓。
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0月1日起,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12月17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发布,武警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至年7月19日,共有名高级军官武警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自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和年实行新的军衔制警衔制以来,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的高级军官和武警警官共有人次。
8月6日—8日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9月26日—30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年和年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
12月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建成。年10月28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截流。年5月20日,长江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年
春夏之交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发生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平息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
5月1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6月9日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指出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的,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
6月23日—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决定撤销赵紫阳党内一切领导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政治局常委会由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组成。全会明确宣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要求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提出开展清查和清理工作、认真考察干部、搞好思想整顿等一系列措施。
9月4日邓小平针对国际局势的剧变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对外工作指导方针。此后,他多次阐述这一问题。后来,江泽民将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方针概括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举行。江泽民发表讲话,全面阐述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11月6日—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邓小平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贡献,强调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决定江泽民任中央军委主席。
1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
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年
3月9日—12日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求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关系。
3月20日—4月4日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通过《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决定接受邓小平辞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4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5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要求县以上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
6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7月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
9月22日—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位居金牌榜首位。
11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指出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强调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月1日 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
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翌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2月25日—30日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翌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年
3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决定继年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之后,再批准2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年5月,共建成8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6月26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改革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7月1日 中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7月、8月经中央党史领导小组批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分别正式出版。年9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经修订后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经中共中央批准出版发行。
9月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
11月25日—29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12月15日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年12月17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通过国家验收。
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汪道涵任会长,荣毅仁任名誉会长。翌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方面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年
1月14日—1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谈话,精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次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月8日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
3月9日—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完全赞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
5月20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和入选作品奖。“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文章。
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针对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问题,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万党员。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大会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大会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19日,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委书记。
年
1月13日—19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制定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3月14日—27日 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李瑞环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15日—31日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肯定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荣毅仁为国家副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首次明确提出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4月27日—29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共同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份协议。
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
7月1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计划,即“工程”。年5月,教育部决定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简称“工程”。
8月20日—25日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召开。21日,江泽民发表讲话。至年1月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止,江泽民连续10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讲话。
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反腐败斗争近期抓好几项工作的决定》。
11月2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年)》和《邓小平文选(—年)》经增补和修订,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出版第二版。
11月3日—7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强调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11月11日—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2月1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2月2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大会举行。江泽民发表讲话,高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
年
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1月24日—29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江泽民发表讲话,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是全党工作的大局。思想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月28日—3月3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到20世纪末最后的七年内基本解决全国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4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3月19日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并列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3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
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12月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至年10月,中央共举办12次法制讲座。
年
1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年9月22日,该条例经修订后重新颁布。
1月30日 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等单位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2月9日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年7月9日,该条例经修订后重新颁布。
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6日至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6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开始分卷出版。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28日,江泽民发表讲话,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翌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
11月16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年3月18日,南昆铁路全线铺通。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11月29日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认定,国务院特准坚赞诺布继任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12月8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在西藏扎什伦布寺坐床,中央政府颁授金册、金印。
12月中央军委提出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军队建设质量,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年
3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4月25日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北京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7月15日—17日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强调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8月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0月7日—10日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12月9日—12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翌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年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2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
3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年1月18日,该准则经修订后重新颁布。
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6月4日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又称“九七三计划”)。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出席仪式。7月1日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开始履行防务。
下半年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坚定信心,心中有数,未雨绸缪,沉着应付,埋头苦干,趋利避害”的指导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扩大国内需求的一系列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
9月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年底以前,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多万党员。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大会提出21世纪前50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着重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日,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委书记。
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万的基础上,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10月26日—11月3日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2月16日江泽民与东盟国家首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12月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是部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