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诗版图扬州诗群孙德喜作品路边一棵树人们都跑到瘦西湖观赏万花园去了我没有跟着去信步来到你面前你终日站在路边与你的兄弟们一样既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娇美的身姿灰尘遮掩了你的靓丽尾气催化着你的苍老偌大的城市里你似乎可有可无还是让我用目光好好抚摸你吧就像抚摸我自己的脸庞我知道我的抚摸不能让你年青,亮丽就像我无论如何不会英俊,潇洒我还是希望亲近你下垂的枝条与我曾有约定的那棵树哪去了终有这一天我推开窗子一下子将我推到千年之后窗下那棵一直站着的树不知啥时离开了一点征兆都没有也没留下一点气息负伤前我常带我家聪聪在你身边逗留听你头上的鸟儿欢叫你一直站在那里不只站成一道风景而且站成我身边的人并且要在我窗前站到千年站到永远好长时间未与你照面了上帝将我软禁在家里有一天,我推窗一看那道风景消失了身边的那个人不见了只留下我呆呆地望着土鳖虫一样密密挨挤着的钢铁占领军孙德喜,年生于江苏淮安农村。武汉大学毕业,文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业余写诗,出版过诗集《水的狂欢》。一得作品在武夷宫听雨品茗明天开始将告一段落雨下得太久,我像是奔赴某个盛大的剧场在尾声之际赶到潮湿的山,潮湿的大树,潮湿的青苔潮湿目光里世界朦胧美隐藏在里面,神秘的话题从一泡茶开始便把远山近水拉到面前距离突然就近了在彼此的气息之中某个信仰变得至高无上需要炭火,需要再死一次把生命里那些琐碎、痛痒、一些人和事遗忘。贪恋其实是一种酸涩一不小心就在茶汤中彰显出来锁住喉舌,影响味觉乃至对世界的审美这时候要仰仗山的高度和血性让成熟的香,滋味的醇厚甘甜出来调和我们的鼻舌身意然后通透并在一滴水里圆满五夫莲花一白鹭擦过的开空干净清爽山岚与白云连在一起天空矮下来变得亲切不再遥不可及莲在这里把亭亭写成茂密和辽阔万亩。概念就是极目处天地之间皆是碧天莲叶,这时才觉察笔墨的无奈那些扛着镜头的人神情专注蹲着跪着用虔诚的姿态诠释内心对美好的向往,绽放的神圣二纯粹,必须是露珠映照出来红的、粉的、白的在一起并不凌乱站得直总是与人卓越的风神虽然以前的环境是那样不堪,被众多词汇不齿“信仰的重要,只有有信仰的人才明白”不屈的灵魂和玲珑心都在无人能见的地方打磨忍耐是一把双刃剑“舍得割舍那些看起来光鲜的臃肿并能承受彻骨之痛就会有自己的天空”三自然的美无法抵挡从众多的身影可以看出来当人们把自己扔进这片天地的时候笑容真实,内心的赞叹朱子理学再次印证遵循自然才是最根本的,一切都被尊重哪怕死亡像一枝枯萎的莲花在自己的世界里站成一种风骨,任脚下流水潺潺在时间之河里等待一次相遇或许无人会在意或许根本是我杜撰在想象的虚无中付予诸多美好而莲花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一回回来了又走
卞红进笔名:一得。70后。扬州市作协会员。有诗歌发表《星星》、《文艺家》、《扬州诗歌》、《扬州日报》等刊物。
张庆作品艳阳艳阳以娴熟针刺疗法面对我的麻木千万金针,狠狠扎下我因为羞赧而脸红一时间汗如雨下似乎觉察到灵魂出窍我用全身心奔跑用向着目标脚步不停力求表达谢意艳阳如千手观音,含笑不语影子没有裸露就没有影子温差抬升荫凉身价一个躲字,出于一种本能在树底来不及沉思也听不清知了说些什么只想多待一会走出影子需要勇气迎着热浪,准备对应搏击不远处会有另一个影子等着我张庆,江苏省扬州市人。五零后。扬州市诗歌学会理事。拥有扬州市文艺家张庆工作室。诗歌散见《诗选刊》、《时代文学》、《西部作家》等及部分省市级报刊。著有《古城情思》(摄影/散文诗集)。苏若兮作品深自然稻穗弯垂,向着大地——那是一幅契合灵魂的画面夕阳在远树的间隙中耀眼江湖流向了未知时间像一只慌张的虫子经过再等一会有了凉意的月色,就流淌到一棵孤单的枯树上露水悬在叶尖,像一声要崩溃的尖叫在飞转的漩涡深处人性没有了速度我们,再不能将光阴喻成马匹马有累时,而光阴,从不曾停蹄唯美或秋天的事物从此,我们都在千里外留连落叶所代表的是滋生它的树木,掉落了他的发丝一根根地掉一片片地掉直至你熟视他的光秃桂花在枝叶间,吃吃地笑坐了梦境中最静闲惬意的一程被捏在手心的记忆让手心出汗我的宝贝小孩,每天都有新鲜的话语和创举野间,庄稼丰茂月亮之河,也接上了深地之气在悬浮中,我们只谈这一世的变迁异国他土才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而我们只怀望迷恋故乡苏若兮,本名邵连秀。现居扬州北郊。著有诗集《缓解》、《扬州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作梗作品秋思我听到大地的秩序在秋天“咯噔”停顿了一下,尔后浑如往常。在所有不曾过问的对物事的感受中,我的心也“咯噔”停顿了一下,有如被风托起的一片偶然停在空中的纸屑。——我们究竟知道什么?——大地的秩序不过是我们自我勾勒的一幅大地认知图。它内部的秘密无人得知。就像在这秋天,在落叶飘零的五线谱中,大地的演奏“咯噔”停顿了一下,我的心了无所感,只能回之以象征性地休停片刻,尔后浑如往常。我们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发展、周期。洞悉动物濒临灭绝的命运。甚至以毁损、污染、战争试图重构我们时代的地形地貌。但对大地的秩序和它内部的秘密一无所知。这就是人的局限性。这就是人的自我中心论的偏狭性。当又一个秋天到来,当我偶然听到大地的某一根神经“咯噔”停顿了一下,我沉思人如何走到了今天,又如何一步一步,与大地结仇,走到了它的反面。雨中采莲雨点临摹着我遗失在池水中的脸。雨点像鱼钩,要垂钓起那脸。哦这水中的三岔路口。当蜻蜓像红灯,从你嘴中飞出,我的脸被阻止前行;——那儿,一个还俗的和尚正把雨声扫出寺院。几点几刻的浮萍?几生几世的莲子?——当一个比水面还薄的练声房,皱缩着,被雨点反复推敲,从水的五线谱里,一钩闪电破壳而出,我的脸被雷声感染,我的脸折断如一根冰凉的雨丝。然而没有一阵风来安慰残荷,没有一声蛙鸣来收拾我这残荷似的、飘满塘面的脸。池水阔大、幽深,空洞一如你的嘴,持续说出雨点的车流量。张作梗,本名张海清,湖北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扬州。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在《诗刊》、《星星》、《诗歌报》、《中国诗人》、《扬子江诗刊》、《红岩》、《诗选刊》、《长江文艺》、《绿风》、《诗潮》等报刊发表大量作品。曾参加年第24届青春诗会。曾获年《诗刊》年度诗人奖。出版诗集两部。崔小南作品夏日,荷记下午3点,室外38度,阳光灼眼,灼肤一个人在风扇下,在空调房"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这是手机上友转来的"莲"不是古运河畔文峰塔下,烈日炎炎中的莲"一池的红莲如红雨",这样的美我写不出来了你能写出沁凉的白,砭骨的痛,灼肤的伤吗?这个夏天,我既惊惧于北方的大水汤汤,也畏惧我,攥不住的莲心苦枇杷熟了的时候有人临帖,有人临水有人细分茶夏日渐长,生病的人继续生病失踪的人,继续失踪公共汽车,响了一站又一站有人轻轻骨折,折煞,单衫杏子红有谁轻叩浅草寺,念旧恩,读旧词"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啪的一声,一颗熟了的枇杷,落下来崔小南,扬州市人。五十痴诗,奔六无成。现在我把写下的诗,当成寄给自己的信,诗留爱,诗抒恨,能感动自己也无憾。吴长江作品小雨
下雨了很小很小的雨,下的很轻好像雨很忐忑好像雨,也在犹豫它该不该从天上跳下来人们不怕这样的雨所有的窗户都开着,飘着饭菜的香味儿赶路的人,把步子迈的慢了一些侧着头看一看雨,顺便又看了看远处的树那些交谈的人,甚至客气了一番,在雨中坐了下来很小很小的雨,落在土地上不多不少,薄薄的一层你踢开一小块土地就像踢醒了一个装睡的人土地也不怕这样的雨土地也和这样的雨,开着玩笑风景每一栋房子,都有一扇窗口每一扇窗口,都有一副风景每一副风景里,都有东西在动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棵树有时,是一件衣服有时,它也可能是一个人,在树上,挂起了一件衣服吴长江,年生于黑龙江海伦市,现居扬州。年开始写诗。卞云飞作品战友聚会我相信,酒是导火索,也是一面镜子。它可使人原形毕露,亦可将往昔的荣光、血汗、情义、苦痛消融于其中,求得一次次慰藉。可我,越来越害怕这样的聚会了。它总会将我为之费心筑起的理性堤坝轻而易举摧毁,并将奔流的情感猛地拉高后于某个触不及防的顶点,再骤然砸下。这是这多年,梦里梦外一直难以承载的醉呵。夜游神这人间啊,黑夜长,白昼短。夜的神明。你带着的使命,踱着美女的一字步,在夜色里,在瓦片上窥视,又藐视。不远处雷声轰鸣,海水怒卷。你要牺牲几条性命,才能守住这满目疮痍的人间。卞云飞,笔名:如云飞过。70后。武者形,诗者心。江苏扬州人。九十年代末发表文学作品。有拙诗见《诗刊》、《扬子江诗刊》、《绿风》、《星星》、《扬子晚报》等数百家报刊杂志。著有诗集《云的翅膀》。系江苏省作协会员。诗观:遇见诗,是幸福的事情。与喜欢的人做幸福的事情,此生无所求。汪向荣作品只爱做送葬人米,当然是米就像水当然是水它们选择不同的爱法就有不同的活法八成米爱二成水孕育出干饭二成米爱八成水降生了稀饭吃干饭的习惯仰首望天似乎高处还有诱人的盛宴喝稀粥的总是低头看地仿佛路边还有遗落未捡的稻穗人世间干饭和稀粥有时形成陌路生和死却亲如兄弟哪家死了人都能魔术般变出最多的干饭给邻里送去尖尖一碗剩余的仼送葬人放开肚皮吃出力气把抬棺号子喊得全村听见把坟坑深挖到野狗嗅不到亲人一丝冰凉气息甚至爱别人的死才有自己的活深夜那么漆黑如墨唯有鬼火飞舞不息照亮孩子不约而同的梦境------村里天天死人女人日日哭泣泪珠如同米粒纷飞小小的胃口源源不绝领受到坟茔一样丰满的干饭长大了什么也不做只爱做个送葬人这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街心宝塔见过它的人都难免登顶的俗念想爬上去的人都爬上去了只是用的眼光而非手脚人世间需要手脚的地方越来越多已无暇复习爬树的玩童技能我们已不如壁虎可以吸附任何墙垛甚至不如蚂蚁能够轻松举起一截枯枝快捷到达树巅俯视行人渺小如蚁有人或许真的爬上了塔顶是一位武功高超的扫地老僧为了根除野榆树对塔顶的动摇是一个小和尚深夜亲眼所见飞檐走壁而老僧坚决否认究竟有没有人爬上去如今已死无对证反正见过塔的人没有人不想爬上去汪向荣,泰兴市曲霞镇人。定居扬州。曾任仪征日报社总编、仪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涉足多种文体写作,现为独立策划人,创办中华文学园草庐诗歌村。自年以来,先后在《诗刊》、《雨花》、《星星》、《诗歌报》、《新华日报》、《扬子江诗刊》、《滇池》、《西藏文学》等国内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三大诗歌报刊《诗歌报》重点推荐作者,多次获江苏省报纸副刊作品奖。著有《石榴之忆》、《仪征走进你的心灵》、《仪征景观》、《一方水土》、《塔与河的交换》、《乡关两处》等专著。大别山诗刊稿件来源:约稿特约组稿:卞云飞本期责编:小芹、汤圆中国绿色诗歌写作基地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