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藏日报
近日,第三届藏博会圆满落幕。
7天时间里,第三届藏博会以“人间圣地·天上西藏”为主题,通过6场高端论坛、多场经贸洽谈及招商引资活动,凝聚共识、汇聚智慧,搭建起一个沟通国内外、辐射喜马拉雅地区的平台,让世界看到了真实的西藏,也让西藏连结了世界。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伟大篇章,就此开启。开幕式现场,来自我区各地市的文艺工作者在表演传统民族舞蹈。记者旦增西旦摄凝聚共识,引领喜马拉雅地区发展年3月,我国对外发布“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其中对西藏的定位是“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指出,要将西藏打造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本届藏博会,无论是主题还是总体定位都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度契合,符合时代的潮流,更顺应历史的呼唤。藏博会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从他们的演讲中,可以清晰地看见我区紧贴中央“一带一路”政策,积极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南亚大通道,努力提升西藏国际化建设的决心、计划和行动。
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在讲话中指出,未来西藏将进一步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对外促进国际文化融合,维护区域和平安全,加速南亚大通道建设,构建西藏和全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格局。9月11日,第三届藏博会主旨论坛举行。记者旦增摄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契合两国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把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推动沿线繁荣、维护区域和谐。坚信两国人民定将携手将梦想变为现实。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要推进这一涵盖众多领域、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伟大工程,建设南亚开放大通道,是我区对外开放的治本之策,也是我区的历史担当。其中,最需要的是凝聚共识、求同存异,藏博会无疑是与之相适应的重要平台。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马哈拉·克里希那·巴哈杜尔说,尼泊尔和中国西藏都拥有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特色景观,因此双方旅游推广前景广阔。可以展望,一旦尼泊尔及其北部近邻中国西藏的铁路公路运输通道被打通,游客的数量就将会有所提升。“中国西藏与喜马拉雅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联合国经济发展合作项目首席顾问赖尚龙认为,针对喜马拉雅地区欠发达的社会经济现状,西藏应该成为保护与发展喜马拉雅文化和艺术的领头羊。日喀则的特色产品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记者高加库摄汇聚力量,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西藏,雪峰皑皑,江河浩荡,湖水澄碧,森林苍翠,拥有世人惊叹的绝世美景。又是一年金秋时,天上西藏再次张开怀抱,喜迎四方宾客。藏博会是我区顺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加快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而精心打造的一张靓丽名片。第三届藏博会继续深化“人间圣地·天上西藏”主题,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围绕“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突出“高端、特色、精品”,全力打造西藏旅游升级版。“没想到,西藏还有这么多没听过的旅游线路。”藏博会期间,前来参观的区外游客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作为特邀嘉宾,著名主持人郭丽红参加了第三届藏博会精品体验游。去过很多地方的她,深有感触地说:“有风景的地方很多,有文化的地方也很多,但是服务更重要。这次活动使我切身体验到西藏的旅游服务做得非常好,旅游文化和服务做到了完美融合。”我区文艺工作者舞动青春活力。记者旦增西旦摄第三届藏博会上,除了继续推出经典旅游线路外,“旅游+科技”也让西藏旅游大放异彩。2号馆“VR全景体验区”前总是聚拢着不少参观者。通过戴上VR眼镜,借助电子设备参观者就可以走进阿里暗夜保护区、羊卓雍错等景区,轻轻转动身体,便可以度欣赏到西藏美景,宛若身临其境。“西藏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果能和新一代的VR技术对接,一定可以开发一批全新旅游体验项目,成为西藏特色旅游的有益补充。”该工作人员说。“羊八井是藏北地区的传统牧区,有很多特色游牧文化产品,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把游牧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第三届藏博会上,西藏乡村文化体验服务中心负责人嘎玛尊追桑布的“西藏牧区体验游”项目受到了很多投资人青睐。他告诉记者,未来几年,他想通过实施“旅游+”战略,找准优势项目,将其发展成乡村脱贫项目产业核心,打造高原乡村旅游升级版。一对父子在藏博会展馆里开心游玩。记者次旺摄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需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更需要与中外旅游界专家学者和企业进行交流对话。当前,我区旅游产业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第三届藏博会期间多名中外旅游界著名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企业代表共谋西藏旅游发展大计,共商西藏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推动西藏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魏洪涛说,西藏旅游开发潜力大,增长潜力大,做优潜力大,具有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和巨大潜力。希望西藏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旅游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构建发展机制,促进旅游协调和协同增长;推动全民参与,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坚持高端精品道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参与和鼎力支持下,西藏必将建成一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我区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30余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最初的接待事业型到一般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跨越。”自治区旅发委党组书记肖传江介绍,仅去年,我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区GDP的27.5%。旅游业催生的消费需求激发了经济活力,为农牧业、藏医药业等其他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我区文艺工作者在表演传统民族舞蹈。记者旦增西旦摄对接现代,高原传统文化加快走向市场原创产品、文化知识产权、文化品牌的创造与利用,一直是企业攀登产业高端与价值高端的利器。而西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手工艺精美绝伦、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被艺术家公认为“文化艺术的资源高地”。在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上,“创意西藏”展台以其展品融合了西藏传统与新奇创意,受到了各路嘉宾和参观者的广泛白癜风初期头部白癜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