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0日
这座城市有了第一座
以美为名的書馆
年12月30日
艾溪湖有了一座书山
这里诞生了余位一日馆长
年11月
我们即将迎来美好共建2周年
从书山共建、到文化美工
从读者馆长共建、到志愿者
美好生活从来不只是一种方式
正如您所知
我们被媒体、被读者亲切的称呼为
“网红公益文化打卡地”
一路走来,感恩遇见,感谢有你
让美書馆集结了无数美好的人儿
聚合了无数美好的事儿
今冬首场《艺术家·雅集》
我们花间言欢,书写感恩
著名戏剧导演童薇薇领衔归来
共建人刘飞先生发起的雅集
就此美好开启
--------------
精彩节目文末呈现
笙歌落定正是花好月圆
——记艾溪湖美书馆感恩雅聚
文/刘飞人在俗世,心在山水--------------
童导北来,小伙伴们踅摸着要聚一聚闹一闹。雅聚前一天,砰砰心跳,仿佛儿时春游前的期待,几乎失眠。可怜见,生活已经失去太多愉悦,偶尔有一次,就绷不住了。
晚七点,美书馆灯火通明,寒夜客来,温暖如春。这里是风靡已久的风景绝佳网红打卡地。
相看两不厌的,从来不会只有敬亭山。没办法,就喜欢李白先生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他看一座山就满足就赞美,我们则默默在千载之后顶着锅盖呆望着眼前这幢二层小楼,大家各取所需,很简单很纯粹的快乐,因一座楼而欣喜而描述,审美极大满足。
美书馆是个诗境,大唐盛世山水田园爱好者那种。潜心经营这么个精致得像童话的世界,勤谨、清明,和问心无愧的文化自信,像馆里的书袋上印的字:“人在俗世,心在山水。”
被生活厚待的人终究不是纸醉金迷钟鸣鼎食--------------
童导笑盈盈地进门了,大家也陆续来了,许是寒意未脱,我进门时有点瑟瑟发抖。远道来的胡翰弛握手后说你咋有些憔悴。我支吾了过去,可见历经天华却修炼不够,内心的消息还是走漏了。
童导和乐娃老师第一个拥抱,都是通透的人。然后相继和大家拥抱。
这样的人,本可以不理睬很多事,譬如懵懂又小白的我们,本可以不理睬很多愚蠢的问题,冷眼旁观心志未定的小盆友被名缰利锁忽悠得昏头昏脑扑来扑去。
反正社会一定会教做人,何必麻烦。
可她们放不下呀。
像泰戈尔放不下他的那只小鹿,即使飞奔而去,也牵挂着它机灵的顾盼。
所以自北到南,童导带着创作的疲倦而来,沙哑着喉咙告诉我们:“要快乐!”
人生一场,安能辜负。
被生活厚待的人,终究不是纸醉金迷钟鸣鼎食。
永远都是庭前鹿,山寺钟,云拥三峰……
感谢所有为难我的人因您们,让我成长--------------
水果切成了花盘,长条桌上铺着好多张各体书法“感恩”,墨迹未干,在明媚的灯光下熠熠闪亮,润泽着客人的眼,这都是下午乐娃、春兰、文田三位优雅的女士亲笔创意。张毅童鞋一张一张捧着,宝贝似的,激动地发了一个朋友圈:
“感恩所有关心我的人,因您们,让我幸福。
感恩所有为难我的人,因您们,让我成长。”
做了一辈子舞蹈家的乐娃老师缩小舞的幅度,在春兰书法家的指引下,用一张宣纸作舞台,让手腕指尖拿笔墨跳舞,借以宣泄与生俱来的舞蹈欲望。大家情动于衷,纷纷提笔书写“感恩”,然后悬起来自我欣赏,平日里不敢予人置评的字,此时仿佛有了飘逸的灵动。
丹心似火,烧热人间浊骨他在人间,不在云上--------------
大家坐定了,笑语盈盈,清风拂面,撩进骨缝的温暖丝丝入扣。我的眼睛在每个人身上搜寻,不怀好意地琢磨该谁上场。
“童导好!大家晚上好!”一阵敞亮的男高音刮进门,哇,大名鼎鼎江右一支笛。
蔡拯老师,笛子扛把子,穿衣好看,走路很快,双手插兜,看人时眼神专注,笑起来像个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少年。
这是位能把潇洒佻达和幽默搞怪集于一身,欢脱又直率的男神。外加多年院团领导的工作经历,全能思维之外更有干练通达。
他在人间,不在云上,没被“做艺术”这件事冲昏头脑,洋洋自得或愤世嫉俗。
他不是追逐流云的男子,更没在雨夜孤身离开教堂。他面对着艺术,也许也曾声泪俱下地问过——“如果我说我爱艺术,又会怎样?”
他比我们更清楚的是:或许也不会怎样。
不说了,抽出一管,开吹名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车把式扬鞭催马,车上人纵情歌唱,浩浩荡荡的车队奔向远方,气势磅礴,感人肺腑。
丹心似火,烧热人间浊骨。一翎青鸟,飞掠漫道雄关。
历过尘寰纠结,却未被磨钝灵性和感性,反而从容、明朗、阳光的蔡总,扎实提气!
指尖戳处,最染心怀弦音得见岁时无常--------------
蔡总一曲未了,卜卉缓缓包扎琵琶指甲;蔡总一曲刚落,卜卉这边《阳春白雪》骤起。
忽而轮指缓缓,她哀怨忧伤,穿越心灵的召唤,是从苍天从阳光,从南风无定的流向,从林中繁花的妍丽新叶的嫩绿;忽而扫指阵阵,忽而笑傲快意,目空一切,从莫名无考的血液循环中,喷薄而出,拨开障目,得见世间风雨岁月蹉跎,得见五湖三江四海八荒。
这弦音,得见岁时的无常。毕竟这世间,未必永是风雨顺,谷稼熟,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涧中。
暗红尘,又雪亮。好风光,却无常。
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可自身光明有何难呢?难的是,愿一切有情,如君无异……
人间气象,指尖戳处,最染心怀。
繁音促节,咿喇如话两位在赣东北都是戏迷追捧的“男神”--------------
该唱一段了,赣剧“正生”朱英杰脱口就来《满堂福》皇帝的一段。他的气质扮相,都有高古气息,表演大开大合,往往投入如火的情感。“繁音促节,咿喇如话”,他在句间唱“啊”“呃”衬字,舌根翻高八度的“边音”,忽高忽低,清越动听,煞是带劲儿。
“正生”陈云峰腼腆,偷偷搓手抱怨“今儿嗓子不在家”的模样多么反差萌。连拖带拽逼他来了一段《汉宫惊魂》金钟响。他有与生俱来的庙堂气,嗓子棒,但不是那种一味亮,是收敛之趣,那种仿佛在其胸膛中回旋往复的比较厚实比较有质感的音色,最为动听。
这两位在赣东北都是戏迷追捧的“男神”,可都清醒、自悟、冷静,总在某刻不自觉发出灵光吓你一跳。无论他们的笑容多么谦恭有礼,——你都会意识到,就算在凡间停再久,走再远,他都没偏离自己原本的来处,而他的神明上司说不定还在梦里时不时追命连环call,督促他进一步发展赣剧正生这一伟大人间业务。
不然他们跑来省赣干嘛呢?努力啊二位!一园绮梦,多少缱绻--------------
哇,朱莹莹、廖聪,这俩站一起,“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啧啧啧,这是什么神卡司!不唱游园惊梦我们怎能答应。
正惊艳千秋,那无形大门的推开,竟是推开一扇出生入死之门,杜丽娘被唤醒,走进了梦中的自己。
——所以,她回得来吗?
杜丽娘能不能为情而生,就看柳梦梅的情真不真。
事隔经年,吱呀一响,踏春风而来的柳梦梅推开的那扇废园之门,既是当年杜丽娘推开的死亡之门,也是回生之门。
美书馆的花房,这花房不是花房——至少,它不是自然界的花房,更是杜丽娘、柳梦梅的情感花园,一切美好,尽在园中。
一园绮梦,多少缱绻。
并不真实,然而美得无可挑剔。
何等“不真”,又何等的“真”。
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却是我们可以永远追寻的。
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正是我们永远向往的地方。
永远不能到达的高度,亦是我们永远向往的高度。
别问我,永远到底有多远。
因此上,杜丽娘在柳梦梅心中不是鬼,不是妖,不是仙,甚至也不是人——只是他眼中心中“金钗客寒夜来家,玉天仙人间下榻。”
满满都是爱呀。
小平就是这么个仙儿
在山中造境,在台上造梦
--------------
醉了,醉了,快醒醒。
王小平,一段吕剧把我们从牡丹亭拉回来。
“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
只觉得的天也转来那个地也转。
抬腿走进了烧酒店
哎掌柜的你给我打上二斤酒
再给我弄盘炒三鲜!
哎别看我衣裳穿的破,
我喝酒从不少给钱!”
其实王小平是真的仙女,那仙气儿,你这一不注意,她那就汩汩往外冒。这位不为名缰利索所困、全身心拥抱自我、满心欢欣、咸淡两由之的仙女,最近在山里造房子造仙境,觅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
但是仙女还有俩儿子,所以抽空还要返回凡尘绕锅台,演出锅碗瓢盆交响曲,并不时被提醒一声“饭糊了”。
安徒生说自己是月亮上的人,那是年的事了,在他的自传里。
能这样说自己的人,其实已经看破了很多东西,用他孩童般清净、通透又容易失望的眼睛。
写童话的人必定是有梦想的,又深知梦想易碎,如水月泡影,流连其中恋恋不散的唯一办法,大概就是亲手造梦。
小平就是这么个仙儿。在山中造境,在台上造梦,拖着芳香酽醉的裙袍,乱花迷眼的外衣。
不过,仙女,马大保喊你下凡吧,故事在人间,无上人间妙法。天地轮回浩大,味在白盐青茶。瑶台千丈纵堪嘉,人间半点不差。
暖人的,始终是这人间烟火
--------------
胖乎乎的张磊双眼微眯,越来越有大咖样儿,多年收藏老物件,家里挂满了紫金冠蟒龙袍,懂得太多了,有“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的气派,说的是“江山易老几度斑驳”、“痴儿侠女奈何情多”、“艺术创作金规玉则”。
哦哦,这是位导儿。
导儿既能舞文弄墨,又能立马横刀,既能领兵布阵,也能组团烧烤。戏导得不少(虽然有大有小),钱赚了大把(这个毋庸置疑),两下里一平衡,快乐也算刚好。
能者注定多劳。黄梅戏天仙配?路遇,哭着喊着“满腹忧愁叹不尽三年长工受苦情,有劳大姐让我走你看红日快西沉!”再来段评剧花为媒的“旮瘩音儿”“报花名儿”。
好嚼啊好嚼。咋这么耐听哩?
却原来,少有人能青云不坠,高处不胜寒。
暖人的,始终是这人间烟火,烟火人间。
她从赣南走来
江西声乐界的百灵鸟
--------------
她从赣南的乡野走来,从采茶戏突围,成长为江西声乐界的百灵鸟。可她今天就是不啃唱我们最爱的赣南歌。好吧,宋词《如梦令》。
一曲毕,端的是暗红尘霎时雪亮,教这热春光一片清静无染。
可是,可是,却治不了众生的贪、嗔、痴——我们喊着还要听赣南的歌。
她托着半边脸想了想,“不唱那个,唱《小河淌水》吧。”
你是想说云南民歌也不如赣南的歌土么?
哈哈然而并不是。
《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读过吧,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红英一声莺啭,以赣南少女特有的爽朗率真,回答了年前那个伤感的问题——采之欲遗谁?
——送你呀,心上的情哥哥。
它土气吗?俚俗吗?地味吗?
即便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孔夫子也在《论语》中老老实实承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呀!
所以呀,你还是逃不脱的,于是,还得再唱一首——赣南民歌《送郎调》。
吼一嗓,一览无余的人来疯,怎一个酣畅了得。沉甸甸的风情,时如轻羽飞扬,率性与柔美,苍凉与灵动,浑然包裹。饱经沧桑的我们,听到这山水清音,顿时如登向上,有了看淡庸碌的豪迈,足证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得到一个恢弘的精神空间,便不怕眼前肉身逼仄。
真切闪烁过的灵魂
在他们手中温暖鲜活地绽放
--------------
仙女按耐不住,扯起了嗓子《北京的金山上》,红英加入,乐娃老师本行上场,嗨起了藏族舞。孔大师键盘慌忙加入,淼淼的手机跟踪回环往复加入,全场上演了小高潮。
三个女人一台戏?大概,可能,或许。
四女一男呢,那就是一台大戏。
一口蓬勃仙气,吹出烟火人间一场火爆劲爆的神迹。
世间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你拍一我拍二他拍三,绘声绘色言之凿凿,是要你懵懵懂懂地对个瞎话信以为真。
五人成龙,却是随便你信或不信。
你信与不信,他们不care。
反正最终你都会大笑着确信。
因为世间就是有这样一群人,绷出青筋,流着汗,双脚踏地,双手向天,真切闪烁过的灵魂,在他们手中温暖鲜活地绽放,被更多人看见。
春秋一折戏
用心看,总会看得见你想要的“无限”
--------------
好了,歇歇。
但是,怎么能够?
童导隆重登场嘞。
还是那么笑盈盈的菩萨像。73岁耶,怎么忘得掉呢——诗句夜裁冰,沙场秋点兵,夜雨共谁听?沪上江南,华发童颜,眼前万里江山,这是大导的骨与魂。
与她做了多大的戏无关,与她有没有一丝退意也无关。
所以就算童导快快乐乐宣布“我想回昌养老啦”,在座的我们照样有那么一秒钟很想抱紧饭碗瑟瑟发抖。大佬大佬,仔细仔细,她接下去还会有什么样的精彩?
着实预料不到。
不过别紧张,她显然习惯了这种令人难以预料。特有的幽默喜感与赣地方言始终在她最不经意间闪现着,她世事洞达而憨直不改,一句南昌土话的笑话最是让人肚痛笑倒。她知收敛、得圆润,深谙婉约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另类张力,氤氲出一片梦境浑然,一空依傍,最为凝练大气。
“耳听得更鼓来山外”,一曲频奏美秀娇甜,你get到了吗?
你要明白,这一声更鼓,从七十年前到如今,夜夜不停敲。
偶发一声,分寸十足,始终挂味儿,链子永远不掉,她为我们启蒙了赣剧深处的飞珠溅玉之美。
俗世外,人心古。山水间,百花深处。
万古春秋,不过一折戏而已。无常凛冽,总在一念之间。
你用心看,总会看得见你想要的“无限”。
完美。多谢侬,带来这三千繁华
--------------
是夜,共弦管笛箫,听字字珠玑,沐璨璨星辉。
大家欢笑着,歌舞着,不焦虑,不恐慌,不纠结,不倔犟。
一尺深红无曲尘。
这是一种多么玄学的东西,毕竟绝大多数人的眼上,都罩着琉璃,看得见大好山河,看不到琉璃障目,此心所归。
修身竭节心无碍,洞彻琉璃蔽自开。
——君往何处去?
像我们都愿意相信生长在月亮上的桂树会在团圆之夜摇曳芳香,又或者,深海之中一定居住着颈佩珠贝、舞姿轻盈的人鱼。
是啦,童导还导过一部讲述美人鱼的越剧——《追鱼》。
多谢侬,带来这三千繁华。
感恩,念兹在兹一面惊鸿。
感恩,笙歌落定,恰是花好月圆。
艺术雅集精彩呈现
--------------
文化艺术雅集以特殊的力量将雅致之人凝结在一起
已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大奇观
一群人的风雅便是一种
崇尚自然、闲逸志趣的文化风气
也是一种文化品位的提升
中国古人们“以文会友、以艺会友”的宴游之乐
表现出逍遥乐天、旷达率性的精神气韵
雅集中产生的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佳作
承载着世代文人们的价值理念追求
于今人而言,除了仰望,还能做什么呢?
美書馆
美好生活方式共建计划,履新起航
即日起我们向全国的
艺术家、文化学者发出诚挚邀请
邀请您以文艺共建者身份
雅聚高尚品格,共襄艺术新时代
以诗意的方式,致敬更美好生活
——美書馆·雅集——
温文尔雅,聚集美好
美好生活方式,与您共建
?转发分享朋友圈点击右下角在看参与美书馆共建,获得福利积分让我们共同把??传递下去——微博、抖音、微视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