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飞逝虽留给人们太多的印迹和回味,但余下的有太多拣拾不起、挥之不去的记忆。上一期我们跟随着刘小刚老师的脚步,走近了他的二十岁。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老师白晓霞,带着大家一起体味她的二十岁。白晓霞
白晓霞,女,藏族,甘肃天祝人,文学博士,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社会兼职: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获得过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民间文艺百合花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甘肃省民族文学奖等奖励。另有三十余篇文化随笔发表于《散文百家》、《西藏文学》、《丝绸之路》、《甘肃日报》、《兰州晚报》等报刊杂志。
青春的红灯笼-----假如让我重返二十岁 亲爱的同学们,冬已至,很高兴能为你们写一些暖心的话,盼望有小小的火苗在我们之间燃烧,也许给彼此带来一点微暖意,也许让对方成为一缕小风景,都是好的。 仔细想来,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一直很推重广泛的调研(尽可能与所有和要处理的事相关的人接触并掌握最全面的材料)和缜密的思考(从不同角度对要处理的事作全面思考并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虽然在很多时候都做得不好,但一直在鼓励自己坚持这两点,可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人到中年时,想想来路,无论在他人眼中是对是错,我自己做出的决定在主观上很少后悔过,因为它们对我来说都是慎重思考之后的认真决定,都值得各个年龄段的自己为之赴汤蹈火。 所以,面对“假如让我重返二十岁”这样的写作题目,还是觉得有一些挑战。慢慢梳理一下吧! 应该老实承认,二十岁时我开始恋爱了,我俩中学时就已相识,但恋爱却是他大学毕业时,那年我大二,刚好二十岁。中学时的我几乎每学期都在学校的作文大赛中拿一等奖,而且还喜欢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参加各类朗诵比赛,两个小小的红脸蛋每天发着喜气洋洋的光芒照亮着自己在高原上度过的少年时代。青春期的我并不喜欢打扮,偶尔会穿着胸前有两个小口袋的男装去上学。我像刘心武小说《班主任》里的谢惠敏一样与男孩子保持着距离,又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还用难看的毛笔字把《警世通言》里的句子“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我父亲又在旁边写了一句纠正过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青春剧太正,“三观”也因为零打碎敲的读书方式而显得杂乱,让今天的我哑然失笑。但后来我才知道,那样一种初生小草般的蓬蓬勃勃的生命气场却给很多男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也才知道,“自助者得天助”的坚定信念是女孩子开启幸福之门的真正金钥匙。 当然,这种像那吒一样脚踩着风火轮向前的性格是不符合我今天也早已认同了的“外柔内刚”的中国智者的标准,我在以后的社会化过程中也为这种性格付出了许多代价,一路矫正,至到今天还在继续。所以,我才会对二十岁时来临的那份爱情始终心存感恩,因为只有他包容了我那么多缺点,他还在我们一年用封书信恋爱的朴素又热烈的岁月中说过一句今天看来也颇为时尚的话:“任性一点没关系,我要给你时间让你长大。”应该说他做到了这样的承诺,如果二十岁重新来临,我不会忘记走过熙熙攘攘的马路时他自觉走在外侧的那份担当,我不能漠视人山人海的绿皮车上没有座位时他四处寻觅的那份智慧,我不忍放下我突然任性地决定深夜回家时他在寒冬的车站一直等到第十二辆班车才接到站的那份耐心……这些清贫岁月里的真实幸福我在后来的日子里都反复咀嚼过,至到结晶为一份厚实的亲情。其实,今天的我在他面前依然是刁蛮的,不加任何伪饰,但我确实长大了,在生病时从不曾凉去的那碗白粥中学会了用同样的包容和善良对他。如今,我们十五岁的女儿的美就像初升的朝阳,踏踏实实温暖着我为她骄傲的心。她爸爸常常不顾我的取笑盛赞着女儿:“这是世上最好的女孩儿。” 当然,二十岁这样体力强壮、思路敏捷的美好年华最应该做的是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我正是在那一年决定考研。记得当时并不是很喜欢民俗学的专业,但却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家乡西部有着丰富的民俗矿藏,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场合隐隐约约听到了别人对西部落后的非议,天真的倔强又再次来临,想通过读研来改变一些什么。一旦选择了就开始拼命,那时没有学霸的概念,我只清晰地记得每天晚上十二点从自习室返回宿舍时我高高梳起的马尾辫在月光下来回摆动的影子,那青春的影子有时与春日路灯下的垂柳相携,有时与冬日路灯下的落雪共舞,二十二岁时怀揣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从西安回到了兰州。今天,文科的社会作用被人怀疑,而我依然深爱着中文学科,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和中国哲学一样的是,中文专业给一个人的最重要的能力应该是对和自己相关的中国式社会、事业、人性、人情、人缘、命运、成败等复杂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一眼看透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真正学透了的人进入社会实战时才可能很快用这一能力解决问题。和中国哲学不一样的是,中文专业给予你这种能力的方式很美丽,过程很享受。如果重返二十岁,不变的将仍然是为梦想所作的认真努力,专业方向没有对与错,专业能力却有优与劣,只有能力才会真正给予我们穿越生活风雪的强悍力量。 还要忍不住告诉你们,我二十岁时就喜欢及时地做事,认真答复别人委托的每一件事,认真回复别人写来的每一封信。实事上,我确实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个人发展的机会。希望你们也能把“及时”这个小精灵记在心里,它是认真、它是担当、它是智慧。对每一个电话、短信、 亲爱的同学们,行笔至此,其实我内心已是万分不安,因为我知道,这个题目不应该是个人理想的随意畅谈,而应该是对你们灿烂未来的理性指引。但真的觉得自己难以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记得,张承志说过,别人的经验不是我的经验。生活的大河还是要自己一条一条去趟过,就像我二十岁时喜读龙应台的《野火集》,四十岁时喜读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前者的野火之志与后者的柔韧之心没有对与错之分,那都是生命中必然要经过的历练。但唯有一样需要持久祈祷,那就是祈祷上天赐给我们一颗蓬勃前进的勇敢的心,用这心血浇灌而成的青春的红灯笼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哪怕荆棘密布,也会光芒万丈。看完文章的你是否也感触良多呢?《假如让我重返20岁——大学生青春价值导向系列报道》征文ing!我们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lzcuqncmsina.cn本期编辑:沈嘉伟 程富蓉 李丹丹 董倩 王守娜白癜风是什么症状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