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对环珠峰经济圈有不同的称谓,可以称为“跨喜马拉雅经济圈”或者“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我们称之为“环珠峰经济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意见》中,称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要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参与孟中印缅走廊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认为,珠峰的高度象征着交流合作水平的高度,预示着一种愿景和目标,勇攀世界高峰,善作国际第一,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环珠峰经济圈”的称谓。同时,对环珠峰经济圈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环珠峰经济圈是从喜马拉雅经济区域扩展至孟中缅印为核心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狭义的环珠峰经济圈是以樟木、吉隆、普兰口岸为窗口,以拉萨、日喀则等城市为腹地支撑,面向尼泊尔、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等,发展边境贸易、国际旅游、藏药产业以及特色农牧业、文化产业等。半径不同,包含区域不同。半径越大,圈内国家和城市越多。客观现象是,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半径增大而提高,半径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是由于客观自然条件决定的。因为半径越小,海拔越高,氧气密度越低,环境越恶劣。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海拔.43米,辐照面广,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在它周围20公里范围内,仅海拔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形成了群峰簇拥、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环珠峰经济圈,就是以珠穆朗玛峰为圆心、梯次向外延伸的经济空间结构。从环珠峰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图1)看,珠穆朗玛峰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青藏高原太极圈(图3)的中心。向外依次可划分为四个圈层,分别是:第一圈层,主要城市有拉萨、加德满都、巴特那、达卡等;第二圈层,主要城市有昌都、和田、新德里、克塔克、曼德勒、密支那等;第三圈层,主要城市有昆明、重庆、成都、兰州、吐鲁番、伊斯坦布尔、仰光、万象、河内等;第四圈层,主要城市有桂林、宜昌、西安、乌鲁木齐、孟买、曼谷等。环珠峰经济圈10国及其大小城市犹如一串诱人可口的葡萄(图2)。在环珠峰经济圈存在群峰金字塔效应、文化源头效应、生态蝴蝶效应、价值梯度分布规律、反边际效用规律。这里是众多河流和宗教的发源地。
环珠峰经济圈缘起
喜马拉雅山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千米,宽-千米,平均海拔米。环珠峰经济圈的初步构想源于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在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相邻区域开展经济合作的构想就有了雏形。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我国学术界率先提出,并得到印度、缅甸和孟加拉国学术界的响应。中印两国学者就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实现大联合、建设大陆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如我国学者黄枝连的《关于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徐康明的《架设两洋路桥,沟通南北丝路》、谭中的《从泛喜马拉雅山角度展望中国大西南与南亚、东南亚大联合的前景》、王益谦的《发挥西南整体优势,加速开拓南亚市场》、陈继东、雷启淮的《四川与南亚经贸合作前景分析》、晏世经、陈继东的专著《中国西南对印度贸易问题研究》等具体分析了该合作区的战略框架。当时,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云南提出建设国际大通道的发展思路,年8月在中国昆明举行了首次国际学术会议,探讨开展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这标志着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设想的正式提出。
环珠峰经济圈构想,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升级版”,从本质上讲,环珠峰经济圈发源于青藏高原天然太极圈(图3),是内陆“一带一路”的西部出口。从地理位置来看,它是连接亚洲各区域的重要枢纽,既有广袤经济腹地,又有良好的港口设施。北可上东北亚,东可连中南半岛,西可通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东国家。环珠峰经济合作,将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样板和推动力量,有望催生出一个超越东亚、南亚次区域概念界线的亚洲经济区。对中国而言,环珠峰经济圈建设,将使西藏和云南从一个群山包围中的内陆省份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中国有望通过西藏、云南等地向南亚和东南亚出口商品、技术和资本,同时进口石油、木材等资源,保障国内能源安全。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淡水塔”,因此环珠峰地区人口密集,环10国人口已经超过30亿,GDP超过11万亿美元。同时,自然环境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海拔每升高米,气温要下降5∽6℃,这叫“垂直温度递减率”。海拔每升高米,相对大气压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也有试验表明,海拔每升高米,大气压下降5.9毫米汞柱,氧气分压下降约1.2毫米汞柱,氧含量下降0.16%。大家知道,空气含量中大约78%是氮气,21%是氧气,其余是二氧化碳等。在海拔米的地方,空气中氧含量是12.95%,为零海拔的氧含量的61.8%。在海拔0的米地方,含氧量是4.95%,只有零海拔地方含氧量的23.6%。例如,西藏林芝海拔米,含氧量是84%左右;拉萨海拔米,含氧量是65%左右,日喀则海拔米,含氧量是63%左右。氧气密度越低,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在海拔米地方,氧含量只有内地50%左右,所以很艰苦。但这些地方动植物的价值却很高,价值与环珠峰半径成反比,半径越大价值越低,可能满足“哈勃红移效应”或万有引力效应。在环珠峰经济合作中,必须加强官方和民间的交流沟通,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取暖”,组成新的命运共同体和新的经济发展体,才能应对严峻的自然挑战和社会挑战。
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屋脊,生态环境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全球。这里是地球的“神阙”,是人类的“大脑”,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一幸免。因此,我们必须把保护喜马拉雅作为人类共同的任务,建立“环珠峰学”,作为绿色发展的典范和基地来经营,首先从环珠峰10国做起。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深入调整“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部分省区经济下行比较严重,这对于我国绿色发展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第一,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正在由“生活殷实”向“生态富裕”转变,由追求温饱向追求生态环保转变,对周围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nr/1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