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民大青海日报以社会工作助力青海乡

白癜风308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6.html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是战略系统工程,按地理自然条件而论。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成人之美兼顾促进环境美好的服务活动。一般而言,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困难群体和困境人士,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社工职业道德要求,运用科学理论和专业方法指导下,其帮助的最终结果,要达成两个层面的目标,其一,困难个体和群体恢复社会功能。其二,服务对象所在的社区得到发展和进步。社会工作有其专业属性,社会工作者也有其专业品性,它何以助力青海乡村振兴,本人尝试予以探索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

社会工作是伴随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年社会工作首次被我国人社部确认为一种社会职业。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将社会工作人才列为六大人才之一。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那么,在乡村振兴中,为何要培养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呢?这缘起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多样属性。就专业性质而言,有事后的救济,有事先的预防和福利建设。就对象来分,有济贫、扶困、治病等因问题所在而有的服务工作;有扶老助残救孤、育幼、救济不幸妇女、留守人员等因性别年龄而有的工作。就现实情况来说,我省每年高校培养的近百名社会工作人才中,真正从事社会服务的人才不足20%,扎根乡村建设的也只有5%。面对这一现状,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其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社会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其二,要学习农业知识,懂农业,要拜农民为师,爱农村、爱农民。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真正树立农民牧民是乡村振兴主体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助力农村牧区的振兴提供前提条件。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保障

社会工作是一种朝阳的社会职业,社会工作机构是社区服务类的社会组织。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要进一步走向乡镇(街道)和农牧业社区,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要求。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社会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积极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三社联运机制,扎根农村牧区,服务乡村建设。积极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输送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组织员,以及扎根农村牧区服务农民牧民群众发展生计的服务员,成为促进农村牧区和谐发展的倡导者和兜底者。在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中,应该整合有限的资源,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要有长久的计划。计划不能长久,也就无法专其责成。要有统一的指挥。上下交孚,事自易举。要有充分的设备。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要讲社会工作者的福利。乡村振兴的动力之一,还是来自于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避免三种倾向:防止计划的朝令夕改和政出多门的不良现象;防止政令不齐,上有顶层设计和政策,下有对策和两张皮的现象;防止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能力建设,重社工站设备建设轻服务运行机制畅通的建设。

三、培育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是关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人们价值理念的多样化,致使国家建设人才都聚集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青海农村牧区发展最大的瓶颈仍然是人才的匮乏。如何培育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可能的举措有三:一是培养一批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培养地方人才的优势,为牧区乡镇社区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民族社会工作大学生,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牧区一个社区至少有一名民族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在农业区,鼓励村“两委”成员、年轻党员等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各类教育培训,使他们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工作者。二是实施“三区社会工作大学生”支持计划。继续贯彻落实民政部实施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农村牧区留住一批社会工作大学生服务乡村治理工作。三是吸引一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大力培育社会工作服务类社会组织,吸引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组织,扎根农村牧区,助力乡村振兴。

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是重心

为使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其独特优势,青海省民政厅拟在今年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以全力协助乡村振兴战略任务。那么,社会工作为谁助力?怎样助力?如何高质量助力?这些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很显然,民政系统推进的社工助力的重点涉及到社区治理的工作。至于怎样助力,不外乎这几个环节:一是与服务对象同住同吃同陪伴,取得信任,共谋发展策略。二是应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或服务模式,分析识别无能或困境原因,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给予恰当的帮助活动。三是挖掘自身的潜能,链接外界的资源,促进其恢复社会功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如何高质量助力,至少要做实两个层面的服务:第一,使本土民众成为农村牧区骨干人才,再由骨干人才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的团结和谐发展。第二,团队式服务,解决生计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譬如,组建乡村振兴文化团。利用互联网远程视频等科技优势的方式方法,助力乡村振兴。比如社会科学家,尤其是兼有实用与理论两方面的社会学家与社会工作学家;矿物学家与土壤学家;畜牧学家与农林艺学家;工业化学家,尤其是制造皮革、肥皂、乳产品、毛织品一类的人进行线上指导。通过团队服务,为乡村产业的兴旺谋划赓续升级的路径,为异地搬迁安置贫困户指点能力提升的服务策略,为生态环境和社区文明建设设计发展蓝图。只有各类专家人才的无缝衔接,专业技术的恰当应用,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才能整合资源,减少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荣增举)

推荐阅读

青海民族大学校歌MV合唱版

青海民族大学赋

青海民族大学宣传片(合集)

青海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专题宣传片

民大,花开烂漫民大的牡丹花开啦五月的校园多彩的青春漫步在雨中的民大校园

民大荷花别样红

年第四波毕业照欣赏走进民大之秋快来看,民大校园的雪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ls/23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