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藏农牧区妇女作为“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是农牧区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夯实农牧业生产力、推进绿色乡村发展、构建乡风文明的农牧区、进行卓有成效的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充分考量农牧区妇女的特殊需求,并激发她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西藏农牧区妇女参与乡村发展的现状
(一)西藏基层妇女组织日益健全。
(二)农牧区女性党员干部数量不断增加。
(三)农牧区妇女技能培训得到重视与加强。
(四)充分发挥妇女培育文明乡风的优势。
(五)鼓励农牧区妇女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
西藏农牧区妇女参与乡村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基层妇联组织尚需进一步健全。西藏基层妇联组织队伍建设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人员结构难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一是基层妇联系统编制较少。二是基层妇联干部兼职过多。三是妇联组织的活动资金基本依靠政府财政,没有“自我造血”和寻求社会帮助的能力。
(二)基层妇联干部联系群众的能力有待加强。基层妇联干部教育程度偏低,年龄往往偏大,这使得其思想观念、创新意识和工作精力受到一定影响,社会动员力和号召力也相对较弱,在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展活动等方面做得不够,难以助力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农牧区妇女技能培训的有效性亟待加强。
(四)农牧区妇女文明乡风建设参与度不高。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农牧区妇女参与乡村发展的难度较大,加之农牧区女性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要低于男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有限,缺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使得妇联等组织在推动乡风建设等方面比较被动。
(五)农牧区妇女参与生态建设力量有限。
三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农牧区妇女参与乡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完善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将农牧区妇女有效组织起来参与乡村振兴,需要依托妇联等基层组织,因此,要进一步解决基层妇联组织力量薄弱的问题,明确基层妇联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
(二)注重加强基层妇联干部培训。针对不同层级妇联干部,利用多种方式,加强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着力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项目运作能力。
(三)不断完善农牧区妇女技能培训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中之重是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要发挥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就要不断完善农牧区妇女技能培训体系。
(四)大力营造农牧区妇女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建设文明乡风,首先,要转变农牧区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充分利用各市地妇联设立的微博、网站和创建的妇联工作群等,形成妇联系统宣传阵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同时,要正确引导广大家庭,淡化宗教消极影响,教育引导广大农牧区妇女理性对待宗教,牢固树立活在当下、过好今生幸福生活的理念。
(五)切实增强农牧区妇女参与生态建设的主体意识。
(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年招标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农牧区妇女参与乡村发展研究》(XT-ZB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为摘编,全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ls/2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