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4
鲁迅遗风已成民族基因
文|魏沛娜
编辑|共同体
图为鲁迅像。(赵延年绘,)
今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孙郁最近出版的《鲁迅遗风录》,通过一个又一个史例,试图在源头上寻找那个被误读的鲁迅,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八十年前那个有血有肉活着的鲁迅。
《鲁迅遗风录》
孙郁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年9月
鲁迅是什么,不同时期的描述不同,在各自的表述间,有时仿佛在讲不同的人。比如“文革”间的鲁迅,就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只一个斗士的脸孔。而现在,鲁迅成了学院派里热点的文化人,各类标签不一,紧张的冲突语境淡化,又把其斗士风采省略了。孙郁认为,从八十余年间的叙述看来,鲁迅的价值有时候有很浓的政治色彩,有时却极富有个人主义意味。在历史人物描述方面,恐怕没有谁像鲁迅那样给人如此复杂的感觉。“草根化的左翼青年对于鲁迅的描述尤值得深思。而那些游离于流行文化的思想者对于鲁迅遗产的把握,可能构成了鲁迅传播史最动人的一章。鲁迅的能量刺激了那些底层知识人创造的潜能,他们在这份遗产里发现了走出苦难的资源,而这些恰恰是激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原动力。”孙郁感慨道:“现在我们纪念鲁迅逝世八十周年,越发感到先生不是远离我们的存在,而是一道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风景。”
1鲁迅遗风被切割成不同碎片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拜读大作,书名“遗风”二字引人遐思。如您在书中讲到,鲁迅遗风,已经成了民族基因的一部分,无论承认与否,实际上同孔子一样,它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史上最有感召力的存在。
孙郁:这本书主要想梳理和讨论鲁迅思想的传播问题,但鲁迅的思想是被分解的。它不是整体上被传播下来,而是从政治上、艺术上、学术上等不同层面传播,鲁迅遗风也是被切割成不同的碎片。80年来,大家理解的也不一样。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似乎对于越往后的一代,鲁迅的思想越呈碎片化传播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孙郁:对,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承传,比如莫言在小说里面继承了鲁迅很多精神,像《檀香刑》《酒国》《红高粱》这些小说都有一点鲁迅的意象。再如杂文家邵燕祥通过文化批评、社会批评,把鲁迅的杂文思想也留下来了。还有一些诗人也在呼应鲁迅的传统,像王家新、北岛在某些诗作中的意象也可以看出受到鲁迅的影响。此外、吴冠中、陈丹青等画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鲁迅的某些精神。我们要梳理鲁迅思想遗传的话,事实上可以很多,比如学术界,李泽厚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积淀说”的美学观点,这种思想来源除了康德的哲学思想、荣格的心理学说以外,其中也有受到鲁迅思想的影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多地方是借鉴了鲁迅的思想资源。
也就是说,这80年来,中国很多领域的作家、艺术家、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呼应了鲁迅的传统,但不是整体上予以继承。
2借助鲁迅思想资源解决困惑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每当出现困惑的时候,我们总会把目光朝向鲁迅,希望他的思想精神资源能够帮助解决我们的困惑。
孙郁:在解决内心困惑的时候,鲁迅的思想资源是发挥了作用。比如我们对传统文化怎么看,鲁迅虽然说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吃人”的,但鲁迅对孔子个人的评价是比较高的。对于后世把儒家思想变成“儒教”,鲁迅则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认为把孔子放到庙里供起来,是把孔子变成敲门砖。他批评的是后世对孔子思想的随便阐释和功利主义的利用。我觉得鲁迅这种对传统的态度是比较健康的,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他继承了中国传统好的一面,即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好的地方在于民间,而不是在帝王文化层面,故他重视乡邦文献和野史,从中寻找中国文化有价值的东西,这可以解决我们的困惑。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一方面我们不断寻找鲁迅来解决困惑,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觉得他难懂。这也是鲁迅的尴尬之一。
孙郁:以前我们觉得鲁迅的文章难懂,为什么会难懂呢?其实鲁迅是要改造汉语的,他觉得传统汉语是有问题的,故他把尼采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元素,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遗产都拿来为己所用,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汉语实验。所以,平时我们谈鲁迅的时候,不能从简单的线性因果来看待,必须考虑到鲁迅摄取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所做的功课,这不仅可以解决我们对鲁迅一些认识上的困惑,还可以解决我们对汉语一些认识上的困惑。汉语是有潜能的,是鲁迅把它们召唤出来了。当然对于解决困惑这个问题,鲁迅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人很容易成为奴隶,选择什么就会成为选择对象的奴隶。这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也很大,即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简言之,鲁迅思想作为一种遗产,其丰富性是其他文学家和思想家所没有的。
3不要把古人形象当学术观点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您刚才强调鲁迅是批判“儒教”,可见后来很多人拿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大做批评文章是打错靶子了。
孙郁:前些年我看到有学者写文章称鲁迅谈学术问题的时候是很客观的,比如他在《汉文学史纲要》和《中国小说史略》谈到历代文人的时候就是很客观的。但他在小说和杂文里面戏弄古人,或说些讽刺的话,那是他作为文学家的一种艺术表达,不要把他小说和杂文中的古人形象当成学术观点。那是两回事。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相比同时代的大多作家,可以说鲁迅思想的一个独特性就是具有较突出的学术研究品质。
孙郁:鲁迅还想写一本《中国字体变迁史》,研究汉字的演变,本来他应该做了很好的准备,但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最终他没有做成此事。还有他收藏汉代石刻画像、六朝造像及历代碑帖拓片,白癜风治疗药物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ls/1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