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文辉与家人合影
文
谌旭彬
近年来,凡谈民国教育史,几乎必谈刘文辉的典故“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在民国政治人物中,四川军阀刘文辉,至多不过是二流人物。终其军阀生涯,除将鸦片生意做得格外红火外,于治业上实在乏善可陈。其政治立场,亦颇多可议之处。最典型者,莫如上世纪四十年代,刘任西康省主席,为巩固个人割据,一再阻扰中央政府对康藏公路的勘探与修筑。浑不顾中央拟筑印藏-康藏公路,一者,乃是为增辟国际交通线以维系抗战前途——其时,滇越、滇缅两条国际交通线已被日军截断;二者,乃是为削弱英国在西藏的存在,强化中央对西藏的影响。①
近年来,刘文辉本该盖棺论定的政治形象,却忽然璀璨起来,成了“民国军阀重视教育”的典范。这种突变,须归功于刘在西康省主席任上的一句名言——“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被重新“发掘”。一批纪录片人整理了民国电影人孙明经年拍摄的一组关于西康的纪实镜头,制成影片《世纪长镜头:电影胶片的记忆》,于年在央视《见证》栏目连续播出。其中提到:
“也许是有意为之,孙明经拍下了一组有趣的照片:简陋的县政府和豪华的学堂。当年县长赴任时,带着刘文辉的口令:政府建设不得好于当地的学堂,否则就地免职。”
其后,纸媒的跟进大致雷同,但在细节上变得更为具体。譬如某杂志如此写道:
“年,影视教育大师孙明经摄制纪录片《西康》,他曾惊讶地发现,西康校舍大多坚固宽敞,相比之下,政府机构破烂不堪。在影片中,孙老师使用对比剪辑手法,突化了这个特点。此外,他还拍摄了大量图片,其中两幅颇具深意。其一是德格县小学生合影,背后是高大气派的校舍,即使今天看,一点也不寒酸。其二是义敦县长站在县政府门前,县政府不是大楼,而是石头垒起来的平房,为了防止倒塌,两条长长的原木支撑着它的前脸。如果不是孙老师做了注释,今人很难相信,这是西康省十分重要的政府机构。孙老师问县长:‘为什么县政府的房子总是不如学校?’县长答:‘刘主席有令,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②
时值“民国范儿”盛行,此类段子且有历史影像为证,更增可信度,遂流传开来,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今日,凡谈民国教育者,“县长就地正法”的段子,几成绕不开的“信史”。
该典故看似“有照片为证”,其实对照片的解读错得离谱
但“信史”不信。首先,孙明经所拍摄的照片尚在,但今人对照片的解读,却错得离谱。
先看照片“德格县小学生合影”。据县志,该校由德格县长范昌元等创设于年,背后的建筑物,不是什么“高大气派的校舍”,而是德格土司官寨,洛桑珍珠(邢肃芝)年10月在德格修行,曾遇到旧识、刘文辉部下军官“章团长”前来公干。据洛桑回忆:“章团长及其随员都寄居在德格官寨子内。官寨子范围很大,除德格县立小学外,德格县的保安团团部也设在里面,大金寺的会议也在此召开。”③
图:德格县立小学师生合影,年11月孙明经拍摄
再看照片“义敦县长站在县政府门前”。确实,该县政府相当寒酸。但须注意的是,孙明经注明该照片拍摄于年11月——义敦县衙门于年被藏军彻底焚毁,年该县被撤销,直到年才名义上复治,年6月才实质性复治,该年7月,刘文辉部营长龚耕云率部到达义敦,开始修筑县政府,期间因地方实力派毛丫土司对“义敦复治采取抵制态度”,屡次发生武力冲突,直到12月,县政府才基本修造完毕,义敦复县亦正式完成④——换言之,孙明经所拍摄的这张照片,实际上只是义敦县县政府尚未修建完成时的临时办公点而已。
图二:西康省义敦县长彭勋在临时县政府前,孙明经拍摄于年11月
“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一语,是否是孙明经当日亲耳所闻,未能考证确切,因孙的西康之行的相关日记资料已然不存。但比对孙所拍摄的其他照片,可知此言,乃是虚语,则无可疑。下图即是孙明经年拍摄的西康学校与政府机构的对比图:
左上,修造中的西康省交通厅办公楼,拍摄于年9月;右上,刚建成的省招待所筹边别墅,孙明经等曾居于此地,拍摄于年8月。左下,康定瓦斯沟小学,拍摄于年9月;右下,白玉县省立小学,拍摄于年10月。
实际上,刘文辉主政西康期间,并不重视教育,经费挪用严重
其次,刘文辉统治西康期间,并未对教育投入应有的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白癜风医院昆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ls/1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