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银行业最美人物评选,请为

点击“阅读原文”可投票哦!

编者按:根据银监会《关于做好年度“银行业最美人物”推选工作的通知》精神,工商银行坚持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标准,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方式,推选出了第四届“感动工行”员工长期帮助残疾战友的杨荣(甘肃分行)和驻村干部严勇(西藏分行)两位候选人(大行类第一、二名)。

现在,年度“银行业最美人物”即将产生,请进入投票页面为您支持的候选人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就是你的眼睛

——中国工商银行甘肃分行杨荣同志事迹材料

杨荣是甘肃金昌分行工会办主任。近30年来,从退役军人到银行员工,他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二级分行中层管理干部。在生活中,他更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责任心和毅力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帮助伤残战友,携手战胜生活中的一个个困难,走上自立自强之路。

做就要做最好的

在同事们眼中,杨荣是个不服输不畏难的人,向来都是“说到做到”。他常说,是工商银行成就了我,是工商银行养育了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他的座右铭,从入行第一天起他就把理想与责任融入到火热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在不懈努力下取得了骄人业绩。年所负责的永昌支行营业室被省、市分行授予“青年文明号”;年,金川支行营业室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省、市分行评为金融先进工作者,年起连续六年在金昌分行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在任银行卡中心主任期间,卡中心被省分行评为信用卡业务综合考核优胜单位和风险管理先进单位。、年先后两次入围工总行第二届、第三届“感动工行”员工30名候选人名单;年他又入选《工行30年百名员工故事画册》。年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工行甘肃分行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员工。

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杨荣一诺千金、诚信助人,20多年如一日对伤残战友张永忠无私的关爱和帮助,也为工商银行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难以割舍战友情

张永忠和杨荣是老乡也是战友,他们同年入伍,在同一部队服役,又同时当班长。在部队里他们既是互不相让的对手又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但一次意外事故,无情改变了张永忠原本平坦的人生道路,也让这对战友从此患难与共。

年夏天,他们所在部队奉命到新疆和田布雅执行战备施工任务。张永忠班负责凿眼爆破,杨荣班负责清障平地。一天下午,张永忠和战友们的最后一爆,七炮只响了六响。就在张永忠进入山洞排险的一瞬间,第七炮响了,他顿时血肉模糊……这一意外事故,导致张永忠双目失明!

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让张永忠崩溃,在部队治疗期间,他几次偷偷跑出去试图寻短见。看着昔日生龙活虎的战友一天天颓废,杨荣心如刀割。之后,他一有空儿就陪张永忠散步,聊天,期望战友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冬去春来,部队复员的时间到了,考虑到张永忠的实际情况,部队上让他继续留院治疗。离别时,杨荣强忍着泪水对战友说“放心吧,好兄弟,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就是这句看似轻易、随口而说的慰藉之语,却成了杨荣心中不可更改的诺言。

我就是你的眼睛

年,张永忠被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组织上为他以后的生活提供了进部队疗养院或领取生活费返乡两种选择。张永忠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请杨荣帮助拿主意,杨荣思前想后建议他回到家乡来休养。

张永忠回来后,因为生活难以自理,无法安置,只能在家休养。那一阵儿,他情绪非常低落,不愿意和父母一起生活,一个人躲在窝棚里不愿见人,还曾有过轻生的举动。当时杨荣还是单身,看到战友的处境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战友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生活,他要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战友心中的明灯。为了照顾永忠,杨荣开始每天给他做饭、洗衣,闲暇时陪他到田间地头散步、谈心。后来又特意将他接到自己父母亲家里悉心照料。双目失明的战友渐渐被杨荣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慢慢地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为了解决张永忠以后的生计问题,杨荣搀着他一次又一次地找有关部门,反映张永忠面临的困难,并从民政局争取到了一些救济金。接着,杨荣又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出钱出力,为张永忠盖起了四间砖房。

随着自己婚期的临近,想到战友的将来,杨荣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决意要为张永忠张罗一门婚事,为他找到一个知冷知热、可以依靠的伴侣。张永忠家一个邻居的女儿,以前对永忠很有好感,杨荣决定去试试。可当杨荣托人前去探问时,姑娘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杨荣并没有退缩,仍然一边照顾着张永忠,一边四处托人介绍。几经周折,杨荣终于为永忠找到了一个适合的伴侣。

年1月,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张永忠拥有了自己的家。

杨荣夫妇、张永忠夫妇在张永忠家聚会

热心助残忘我奉献

成家后的张永忠,虽然妻子也能享受到生活补助,可是,仅靠那点微薄的补助金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并不现实。为了能让战友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杨荣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年7月,杨荣带着张医院学习按摩技术,学成回来后,又筹措资金帮他办起了按摩室。刚刚起步的那段日子,张永忠的收入不太理想,为了坚定他干下去的信心,杨荣又帮他在银行贷款元,办起了日用品小商店,让永忠的妻子一面照顾丈夫的生活,一面搞经营,以补贴家用,就这样,张永忠一家生活总算慢慢好转起来。

但是,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年冬天,永忠因病住院,期间又赶上妻子生小孩,夫妻俩都需要人照顾。杨荣白天上班,医院陪护永忠,一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大圈。第二年夏天,永忠的眼疾复发,医院治疗多日不愈,医院检查治疗,医生告诉他们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病情很有可能恶化。但当听到数目不小的手术费时,永忠犯难了,坚决要回家进行保守治疗。为了不让病情恶化使来之不易的家庭再次遭受打击,杨荣和家人商量后,拿出了准备给家里添置彩电的钱,让医院马上安排手术。手术后,杨荣医院专门陪护,直至半个月后永忠康复回家。

年,杨荣调到金昌市区工作,临行前,他自然又想到了张永忠:“我走了,这一家人往后怎么办?”几个晚上的辗转反侧,终于拿定注意——“我要带着他们一块儿进金昌”。于是杨荣开始四处张罗,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帮助张永忠在市区开设了两家“惠民永忠按摩诊所”。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永忠的诊所越办越红火。

杨荣在永忠诊所(左一杨荣,右一张永忠)

在杨荣的帮助下,张永忠站起来了,而且站得越来越稳。战友深沉的关爱点亮了他心中的明灯,他也要将这份爱心火炬传递给像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在张永忠的带动下,当地14个残疾人跟着他相继走上了自强自立的就业之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杨荣的感人事迹得到了人们的称赞,他先后在金昌大学、金昌市大剧院、金昌市城建局、卫生局等单位进行了先进事迹演讲,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年9月《金昌日报》和《甘肃日报》分别以《热心助残,忘我奉献》和《点亮心中的明灯——记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杨荣》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他还分别被金昌市人民政府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志愿助残先进个人”。随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年2月被金昌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金昌市文明市民标兵”和首届“金昌市道德模范”。

面对荣誉,杨荣很坦然,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面对张永忠日益红火的事业,杨荣难以抑制内心的欣慰和兴奋,他动容地对这个昔日的战友说:“兄弟,我们终于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还可以像在部队时那样好好地拚博!”

(左为张永忠,右为杨荣)

在金昌的大街上,每当杨荣和张永忠并肩走过,都会引来路人赞许的目光。他们相濡以沫的故事,也成了金昌百姓心中的经典。他用爱心、用心中那份不变的承诺,重新点燃失明战友生活的希望,铺就了艰难而充满“光明”的人生之路。

雪山上的雄鹰

——中国工商银行西藏分行严勇同志事迹材料

如火的骄阳下,他与群众一起收青稞,解民忧,任汗珠洒落。

皎洁的月光下,他与群众促膝交流,动真情,任泪湿衣衫。

拥挤的人群里,他组织群众抢险救灾,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这一幕幕感人画面,正是先后担任阿里地区札达县楚松乡驻村副队长、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日星乡吹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严勇工作的真实写照。

干群情藏汉亲

驻村:无怨无悔,坚守使命全心为民

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四周雪山环抱,平均海拨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年底,干燥的空气中夹杂着阵阵寒意,工行西藏分行的严勇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带着组织的重托来到阿里札达县楚松村,开始了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的驻村工作。

工作队刚进村就犯了难,楚松村全村户村民、人,半农半牧,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村,村容村貌和经济基础比较落后。一到村里,严勇就和队员们忙开了,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访贫问暖,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期盼。所有的努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说实话,开始我们没抱多少希望。”村民们说,因为工作队的副队长是大城市里来的干部,村民觉得驻村可能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不会给村子带来太大的变化和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看见工作队作风扎实,村民们慢慢地爱往村委会跑了,有事没事也爱同工作队员拉拉家常了。

田间地头与村民加强沟通

年6月,阿里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和泥石流灾害,严勇所在的村也遭受了重灾。山顶大坂积雪厚度达到六七米,村里多户村民的房屋被大雪压塌。大雪融化后,又引发了大面积的山体垮塌和泥石流灾害。在长达17天与外界完全封闭的日子里,严勇带着队员们全力帮助村民抢险救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并及时挨家挨户进行灾情统计,为日后的灾后重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分行捐赠日星乡完小十万元电脑

楚松村至今还没有完全小学,村里的孩子们三年级开始就要去相距多公里外的乡里上学。看着简陋的学校和学生们单薄的衣裳,严勇将情况汇报给分行,员工们纷纷掏出一百、两百……很快工行人捐出的3万块钱买成了粮食、铺盖和过冬物资。当这些爱心汇聚的物品送到孩子们手上时,他们的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一次,一个村民酒后骑摩托车不小心摔倒,造成了头部大动脉破裂,血流不止,情况危急,而医院的道路也因泥石流冲毁。心急如焚的村民找到了严勇,他二话没说披上衣服和队员一起徒步3公里前往边防部队联系军医,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子,及时的救助终于挽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抢险救灾、帮助务农、治病、医疗、教育……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驻村工作队逐渐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金珠玛米’又回来了。”村民们激动地说。

“强基惠民就是要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严勇驻村日记中的一段话,正是大家平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是驻村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楚松村位于札达县的边境,距离印度仅一河之隔,维稳形势非常严峻。

针对驻村点交通通信不畅、管控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严勇和驻村队员们研究决定,在村里开展“护边联防队伍”建设。通过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建立具有边防特色的“人人是哨兵、村村是堡垒、放牧是巡逻、生产是执勤”的大联防工作格局,打牢基层维稳根基。随后,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招录护边联防队员,群众积极响应,一支护边联防队伍很快形成,如今,这里边防巩固,社会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走村串户忙宣讲

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是驻村队员们心中最大的慰藉,微笑的背后却是让人落泪的无尽辛酸。驻村点的条件之恶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高山缺氧造成身体的严重不适,头痛欲裂,鼻血不止,恶心呕吐,通宵失眠,是每一位工行驻村队员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烧牛粪生火御寒、化冰做饭是每天的必修课程;没有生活用水,就到村头去背,没有燃料,就到雪地里去捡,早上挤牙膏要先用开水解冻……

工作队在阿里驻村点沟渠取生活用水

付出就有回报。在工行西藏分行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分行被西藏自治区授予“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严勇和其他多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被评为“先进驻村队员”。

第一书记:牢记嘱托,心系群众解难题

年12月,经过工商银行推荐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考核后,驻村工作表现出色的严勇被委派至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日星乡吹美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临行那天,分行党委提出的“树立好两个形象”的要求他至今还记忆犹新:一定要树立好自治区党委派驻工作人员的良好工作形象;一定要树立和展示好工行干部员工的良好社会形象。

带着这样的嘱托和重任,严勇来到了海拔米、江孜县最贫穷偏僻的吹美村。他说:“在村里为百姓做的最多的就是琐碎的小事,能做多少做多少,竭尽全力。”

年春天,吹美村的乡亲们准备着新一年的耕种,然而村里因缺少化肥严重影响乡亲们的生产。严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工行西藏分行汇报有关情况。在工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成功为村民争取到8吨化肥,让全乡余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群众生活有困难,他比群众还急。村里一个女孩突发疾病,严勇知道后立即联系车辆,将她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一直守候在床边安慰病人和家属,直到女孩转危为安。68岁的困难户央珍老人和老伴家里只有4头牛、几亩地,女儿外出打工,好年景也不过多元的收入。严勇到村里不久,就提着酥油、粮食来看望老人,帮助打扫收拾,还塞给老人几百块钱。之后,严勇就把他们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隔三差五总要去看看,每次都要送钱送物,帮忙做点家务,让两位老人感受到村支部的温暖。

渐渐地,吹美村的田间地头,村民的房前屋后,多了一个外乡人的身影,简单的藏语加手势的交流,拉近了严勇和村民间的距离。走在乡村小道上,村民们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书记啦,嘎列卡索(藏语:辛苦了),书记啦,呀咕嘟(藏语:好)”。

村民献哈达

严勇以自己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江孜县人大主任、县委副书记王成功对严勇的工作大加赞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星乡党委书记李永生感概到:“原以为银行的干部就是数数钱算算账,没想到严书记到任后,吹美村的基层党建和民生工作变化这么显著!”

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但严勇却患上了高原性高血压、肾结石、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但他时刻牢记分行党委的嘱托,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严勇深深知道,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他以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带一支队伍,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为己任,在基层工作中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一位工行人的信仰与追求。

点击“阅读原文”来给他们投票吧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ls/15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