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国庆的第三天,想必很多家庭已经开启了他们的欢乐旅行,享受着沿路的风光和美食。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宅”起来,追剧、零食、懒觉,在家里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
但是,不要忘了,当我们在尽情享受假期之时,有一群人选择默默坚守在远方,在那高山之巅,还有我们可亲可敬的戍边战士。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辽阔的领土,是拥有万平方千米的大国。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更有着多公里边防线和多公里海岸线,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一代代戍边官兵无怨无悔地把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国门口岸、沿海岛礁。
戍边战士资料图这一刻,他们或巡逻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奔跑在烈日炎炎的训练场上;或挺立在雪域高原的哨位上,驻守在距祖国陆地千里之遥的岛礁上。祖国边关每一寸疆土、蓝天、海域都有战友们捍卫和平的目光,万里边防线的每一座界碑旁,都有他们挺拔屹立的身影。
尤其是边防战士,他们手握钢枪守卫祖国边境,即便人迹罕至,即便生活环境极端恶劣,即便要忍受我们难以想象的艰苦孤寂,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退缩,他们挺拔地立在祖国的边境上,不能退一步,因为他们的身后是祖国。
大爱无声,他们对祖国爱得深沉。为国戍边,对于他们来说,对家的思念再重,重不过责任。
据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兵就要走阿里,为何这样说?
西藏阿里西藏阿里,平均海拔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喜马拉雅、冈底斯山、喀喇昆仑横亘于此。在这片高寒缺氧、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年轻的士兵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在高原地区,生产环境的优劣有一个很直观的标准:有没有树。海拔越高,树木就越难存活,甚至有时能有一些绿色都格外可贵。
海拔米的秋迪检格拉哨所,这也是阿里地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哨所,大家可以看到在不足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地方,只有两排简易的活动板房,这就是哨所官兵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了。
哨所座落在秋迪检格拉达坂顶部,这里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20度,风力常年达七八级。从去年开始,由季节性哨所变成一个常驻哨所。来到哨所,记者跟随官兵一起踏上了巡逻路。
位于西藏阿里的哨所从哨所到巡逻点位,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但官兵要徒步翻越五六个山头才能到达。
千年雪山,四季长风,恶劣的自然环境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留下了高原特有的烙印。
海拔超过米以上,高度每上升50米就是对身体的一次极大考验。但是,官兵们并没有抱怨,总是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仿佛那高原的艰辛轻得像天空中的云朵。
守边固边,守的不光是边境,还有人心。
与孤寡老人欢度藏历新年,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发动牧民共建群防群治网络……事情不分大小,只要群众期盼、需要,他们都主动去做、全力去帮。
人心稳,就稳。
“刺刀凿界碑青春写边关”,一首《当兵走阿里》唱出了官兵心中的激情与豪迈。然而每天行走在这片生命禁区,他们付出的心血和忍受的孤寂,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都说军人都是坚毅的,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军人也有情感,也有柔情的一面,而家人永远都是他们的软肋。
每当提及家人,他们都泪眼婆娑,说起对家人的亏欠,每名高原战士都有说不出的遗憾和愧疚。一年到头,回家不过短短几日,每次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又将开始新的征程。
曾有记者采访一名边防战士,他说哨所并不是与世隔绝,有一个座机可以和外线通电话,他这样说道:“当儿子会说话时,他喊我叔叔”,说到这里时这位顶天立地的硬汉低下了头,哽咽了起来,令人泪目!为了守卫祖国边境,这些战士们阔别家乡、远离家庭来到了这里,他们是多么伟大的英雄。
在这人迹罕至的荒原,有着军人的使命和职责,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藏在心里,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对于人们来说,一提到“网络红人、粉丝聚集”,大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青春、都市、时尚、另类。以往这些几乎就是“网红”留给我们的印象,不过戍边战士魏德友这个魔咒被打破了。
年,以魏德友的事迹改编拍摄的电影《守边人》在北京首映,电影一经播出便让亿万民众为之感动。
在新疆塔城地区,辽阔壮美的萨尔布拉克,冬季狂风肆虐,暴雪深达一米多,夏天蚊虫猖獗。就是在这恶劣的无人区上,52年(截至年)来,魏德友倾力做好一件事——为国守边防。他用实际行动铸成了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他曾在采访中说道,“我其实就是个普通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这是一位倔强而执着的老人,他用一生来做一件事,有多少人能扛得住一辈子的坚守?
魏德友魏德友不是个例,而是众多边防战士的缩影,我们向所有戍边战士致敬!
人们为在边防坚守的英雄谱下了一首名为《高山之巅》的歌曲:
“你在高山之巅,背靠着信念,自己也成了靠山。满天繁星像你的眼睛,点亮了夜晚,也点亮了边防线。爱国使命融进你血脉,刻成了信念,也托起了蓝蓝的天”。
你若觉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远行。
不要忘了,在那高山之巅,还有我们可亲可敬的边防战士!(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