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藏商报
三渠组赶到拉鲁湿地,帮助古玛当热巡护组捡拾拉鲁湿地中的枯树枝。拉鲁湿地,素有“拉萨之肺”之称。为了保护拉鲁湿地水源的洁净,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每天派出6个巡护小组,分别围绕拉鲁湿地及城关区“三渠一河”为对象,开展巡护工作。捡垃圾、保持水体洁净,帮助环卫工人清理拦污栅,提醒渠道周围的商户或居民不要将垃圾倒入渠道……这就是巡护小组每天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只能用双脚来完成。“必须要用走的,不然有些地方根本看不到。”拉鲁湿地巡护员拉巴如是说。栏杆上的水桶、拖把是中干渠的“常客”,巡护员的任务便是清理它们。地点:中干渠上午9时30分——11时30分九月的一天,上午9点刚过,拉巴、央热、索朗拉宗、尼玛卓玛4人便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当热路上的集合点。从集合点出发,巡护小组要在一天之内走遍城关区“三渠一河“”,即中干渠、南干渠、北干渠和拉萨河。三渠组今天的第一站是中干渠当热路段,因为沿河经商的餐馆比较多,所以在巡护员眼中,这是巡护的“重灾区”。每到一处搭建在渠道上的简易便桥,拉巴手中总会多出一根长长的铁杆,铁杆一头连着弯钩,用来清理桥墩处的垃圾。环卫工人按时清理北干渠拦污栅。地点:南干渠中午11时30分——14时相对来说,因为南干渠附近没有太多的商户,所以水质较好,渠道内几乎见不到沉淀的垃圾。按理说,这足以让三渠组高兴了,但是拉巴却告诉记者:“每条渠道的‘问题’都不一样,等会儿就该‘修修补补’啦!”步行到纳金路地面卫星站附近时,拉巴和央热总是低着头,像是在寻找什么。一会儿,央热喊了一句:“快来看,又成这样了,这个洞之前已经补过三次了!”无奈,拉巴只能去附近的工地借来一小桶水泥,4人从垃圾清理工摇身一变成了水泥匠。一路走来,拉巴他们先后修补了6个破洞,拉巴一共从工地借了3桶水泥。中干渠,三渠组巡护员清理缠绕在桥墩下的垃圾。地点:拉鲁湿地、北干渠下午14时30分——18时30分吃过午饭,三渠组又接到一个任务——赶到拉鲁湿地古玛当热点。听说这个点正在清理湿地内的枯树枝,人手不够,所以要他们要去“援助”。大概下午3点钟刚过,三渠组就来到了古玛当热点,很快便加入捡枯树枝的队伍中。1小时后,枯树枝逐渐被两组巡护员捡完。匆匆与古玛当热小组分别,三渠组立即赶往位于电力小区对面的北干渠。“刚好赶上了环卫工人清理拦污栅,我们就帮着一起做吧。”拉巴说,“等会儿继续沿着北干渠往前走看看吧!下班时间到了,走到哪儿就在哪儿下班呗,我们都习惯这样了!”拉巴笑着说。本期编辑:央金胡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