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走了八千里西藏游手机版

人为什么有趣——因为充满好奇。

生命为什么如此有趣——因为总有未知。

感谢万能的网络,让我能够轻松上路,免去排队买票、到处订房之苦。

从一场秋凉开始,欲语还休的九月,在青山绿水间一笔带过。

简单说几句

有关旅行:

这次旅行也没什么特别想法,西藏去过了,藏区《包括云南四川》也跑了很多次。去西藏也就是完全可以背着包马上就走,不需要特别准备什么。滇藏川藏飞机越野车都走过了,青藏铁路没有坐过,还有这次就想在珠峰大本营那里睡个觉,目的简单明确。

有关服装:

9月,乍暖还寒。桂林是短袖,珠峰夜里零下。出门一个旅行包里塞满大半的冬天服装就是为了那一夜。在西藏,预防感冒做好保暖是首要,抓绒冲锋衣防风防雨是首选。高原地区普遍日照强烈,最好戴上墨镜、太阳帽并涂抹防晒霜以免紫外线灼伤皮肤。

有关费用:

在西藏,交通费是最大一笔费用。此行花费一共,西藏部分就差不多。出门是丰俭由人,你可以省点也可以对自己好点。

桂林-郑州《》-拉萨火车票《》=

珠峰4天游《吃住全包》

拉萨到成都飞机票

成都—广元-成都47X2车次=94

成都-三江《》-桂林27=

打车、公车数次:

全程吃喝:

大概一个人吃喝有点浪费,想吃2个菜,点了又吃不完。有时只能吃一个面、麻辣粉什么粉等解决。西藏的水果其实不便宜,但是在这边天气干燥,要多补充水果。

有关住宿:

一个人住宿也有点浪费,全程空床位一个,想要个青年旅馆的床位的,想想还是要一间房安静点算了。想省点的旅馆有30-60块一个的床位。

31、1号火车上

拉萨2、3号:一路向西青年旅馆X2天=

7、8号:住宿卓穆客栈X2天=

9号:成都住宿

10、11号:广元住宿74X2天=

12、13号:成都缘园居住宿64X2天=

14-15号火车上

门票:哲蚌寺60大昭寺85

有关门票:

西藏的门票都很贵,你如果有什么证件的能带着就带着,也许有的地方可以免,但是现在能免的景点都很少了。

有关饮食:

整个西藏的口味大部分是川味,喜欢吃辣的没有违和感。藏菜蛮不错,口味不怎么辣。

有关药品:

感冒药,肠胃药、清火片等常备药必带,一毛一包的头痛粉是首选止头痛药,幸福科达琳治感冒头痛也不错,高原安红景天等我没吃过,第一次去高原的可以提前服用。

有关证件:

身份证是最重要的证件,一定要保管好。边防证可以在拉萨当地办。从拉萨到珠峰的路上,已经忘记过了几个边防站关卡,刷了几次身份证。到后面师傅一喊下车,大家就会很自觉的下车过站刷身份证去了。

有关摄影:

出门前打算不拿相机出门,来个轻松旅行。朋友说我会后悔,就背上了摄影包,结果全程基本也就背着,很少拿出来。全程大多时候都是手机拍照,有时觉得在藏区拿着长枪短炮的对着别人拍实在是很不尊重人。关于摄影的问题,一个人出行,不可能象原来和喜欢摄影的朋友出来那样,大家一起包车,早出晚归拍风光,一个人来说交通是最大的不方便,好在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走,也是另外一种感受。

有关旅伴:

去西藏的路上如果你是一个人,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同伴。另外你也可以去拉萨的青年旅馆的留言板去找合适的路线,有很多人会在留言板找旅伴包车或者是想凑人一起走。有点要注意,如果你找到的旅伴是没有什么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的,对所去地方的地理环境天气状态各方面的了解不够准备不足的,就凭着一股热情、一股冲劲出来了的就要注意了,能够独立互助的旅伴最重要。我出来旅行碰到好几次,有穿着UGG爬冰瀑被摔坏的游客、有一人夜入原始森林害村民半夜去找人的、有在海拔多的地方没穿够衣服被冷得瑟瑟发抖要同伴借衣服的。出门最重要的是独立自理,没有人一定会为你的衣食住行负责,没人为你的个人无知莽撞行为负责。还有很多人说穷游,这是我不支持的。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免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有关感受:

我一直相信,独自走在路上的人,都是孤独、肆意、独立、善良并且宽容的人。路途上的大都是一类人,大家很容易彼此融入,几句下来总是能够由前一秒的陌生人,变成下一秒的同行者。我从来不惧怕一个人出门,孤独的旅行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单独面对自己。以后的路还那么长,我不知道结局,也不做假设。我只想一路走过来,用自己的方式,看看生命最完整的样子。

有关其他:

其他的就问吧。

-------------------------------------------------------------------

回来忙好几天了,今天才得空看照片。过去了几天,那些回忆感想居然淡了许多。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喜欢拍喜欢写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我又不愿意将自己的旅行文字化,我想旅行其实是件很私密的事情,过程其中的美好是你没有身处其间就能感受得到的。比如珠峰大本营那漫天星光灿烂银河,我想我的所有极其费力的描述也不足以描绘出它所给于我的美好。旅行这个行为是极其让我着迷的,它代表的是不一样的景观,不一样的风情,以及对脱离目前自己生活环境的一种小兴奋。但是在你看到漂亮图片和带给你的各种感受之前,你们没有看到的那部分,便是我更长时间的无趣的等待,和疲累的奔波。

我的工作是跟旅游有关的,电视里、旅行书籍和摄影图册向我们呈展的,永远是剪辑过后的影像,我实在是不想再在每个常规的景点之间蜻蜓点水,跟着小旗喧闹而过。对于我来说,旅行,是融入、是沉浸,像当地人一样行走、娱乐、生活。

好吧,那些总是设想的人们,我希望你们有决然的态度,打包上路。

--------------------------------------------------------------

其实我个人在旅行的交通工具选择上面最喜欢的是坐火车,坐火车会有一种特别的闲适和自在。在火车这个自由的时空里,可坐,可卧,可立,可走,可餐,可饮,可以闭目养神,可以与邻坐海吹,可恍惚发呆,可以伏窗远望,看影像倒退远去。。。。。。

坐这趟火车的人,除了回家的藏民和来往做生意打工读书的人,很大部分是去西藏旅游的游客。

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然后我们时常被一些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阻挡着,没钱、没时间、考研、有家庭等等。不去的借口有千百个,去的理由只有一个。旅行这件事最难的部分,不是钱,不是时间,而是是否具有这份勇气。

旅行的意义也不是说你到过这个地方,而是从这个地方你体会体验到了什么。很多人说到西藏是去净化心灵,我想那你的心灵真有那么龌龊么。要净化要得道,就算菜市场也是修道场啊。

每次一个人出远门,路上总是有人在问。

青藏铁路上,在西安下车的阿姨问我:你一个人走在路上,不怕吗,没有人唠嗑啊。我说:我不是在跟你唠嗑嘛。

阿姨笑了起来,拿来了生核桃请我吃:一个人出来不容易,多无聊啊。

和阿姨聊完天,我帮她把箱子拿下车,然后挥手告别。

一路上上车下车同一个座位换了不同的人,能够擦肩而过是种缘分,淡然面对下一秒的各奔东西。

好吧,说说青藏铁路。

晚上在西宁下的火车,换到隔壁站台上了青藏铁路的火车。

根据青藏铁路的气候、环境和雪域高原风光,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的整体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舒适性,又在技术上重点解决了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和恶劣气候的运营条件。

列车卧铺床单很干净,车厢玻璃窗也比较宽大,方便游客观赏窗外的美丽风景。

床头的供氧口

列车采用弥散式供氧与分布吸氧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体上既提高了车内氧气含量,又保证了旅客补充吸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环保要求,全封闭式的车厢内,装有废物、废水和垃圾回收装置;三是列车在电气和非金属材料等的选用上,满足了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要求。

在每列车里都配备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使每节列车内含氧量平均提高到23%;另一套系统,可以让旅客直接使用独立的接口来吸氧,可谓上了双保险。

车内除配备供氧设备外,还预备配置医务人员、器械及药品,建立游客生命保障系统。海拔多的时候,我隔壁铺的大哥已经有高反了,两眼通红,呼吸难受,马上喊医生来看了。其实车里是有氧气的了,他都还有这样反应,不知道下车之后他怎么样了。

对于刚进藏的人来说,由于血液中氧气的代谢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些人当时是不会立刻有高原反应的,反应往往要滞后些。但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不以为然,不降低活动强度的话,就会造成体内氧气的过度消耗,其结果必然会造成高原反应的加剧。再有,心态放松最重要,可以减轻高原反应。

每个车厢里都有几个充电口,但是绝对不允许使用多功能充电器,也就是那种同时可以给几部手机充电的那种插头,车厢内氧气充足,用这些东西很是危险。看见有人使用插头或者是在抽烟,乘务员很是严厉的批评了,说不要害了整列车的人。

西宁到拉萨前在火车上登记填了2次表,身份证手机号码都要填上。

一道风景

有人受不了,开始吸氧。

早上6::30我就起床了,海拔米了,看着那天边慢慢亮起来。

乘务员过来拍醒还在睡觉的人,说不要睡那么多,这样对身体不好的,会加剧高反。

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4点,我几乎是一直坐在窗口看风景的。一路高原风光极美,目光都舍不得移开。

吐槽一下:沿途那么美的风景,列车广播很少有介绍是到了什么地方,另外列车过道那里也没有列车时刻表,如果不广播,我们起码可以自己看时刻表来了解大概到什么地方吧。可可西里、沱沱河、唐古拉山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只能由旁边坐着的藏民告诉我们到了哪里了。

外面是视野一望无际的高寒荒漠草原,人类很少踏足,因而又被称之为可可西里无人区。飞驰的车窗外一路看见不少藏羚羊,还有野驴。

火车向唐古拉山脉的更深处进发,虽然唐古拉山这一段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山脉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险峻,可以说是很柔和。因为山上的植被覆盖的严密,没有破坏,有些地方从远看就像人的皮肤那么细腻,草地牛羊,有种东方瑞士的景致,但远处的雪山和寒风又会提醒这是在海拔米以上的高原。

到了那曲,手机飘来一些信号,飘来老衲走了的消息,沱沱河滩和唐古拉山脉前,我说,下辈子再带你翻围墙去蚂蝗州吃鱼。

东边雨西边晴,火车上手机拍到了雨幕下的闪电,很是惊艳。

在大自然里,你才会知道人生变化无常,才会感叹知道生命的渺小。

当看见天际下散落在草地一个个的小黑点,那是牦牛群,白色一群群的是羊群,就知道开始进入有人烟的地方了。

在青藏铁路沿线沙化较为严重,应对的防沙措施有两种:一种是挡沙墙,就是竖起来的一块块的预制混凝土板,它能够把风中携带的沙子截留下一部分,从而沉积下来;另一种就是石方格,一般是1米X1米的大小,把沙子固定在格子里,里面种了草根,能够固定格子内的沙土,这样就能够阻止沙丘的移动。铁路两边这些东西被称为“石方格”,是用来固定沙子的。

一路天高云低。

雁石坪往南所经过的温泉哑口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属高寒荒漠景观,东段属高寒灌丛草甸景观。

在唐古拉山口这段铁路和公路之间,有海拔米的巴斯康根峰。在唐古拉山口上,视野比昆仑山口要开阔许多。远处有晶莹剔透的雪山耸立,太阳也猛烈起来。

大家兴奋起来,纷纷拍照,由于缺氧,有的人这个时候会有些头晕。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位于海拔~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海拔~0米,珠峰北侧东绒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岗日雪线达海拔米,是北半球分布最高的雪线。

在高原,永远都是光与影的追逐。

青海后段很是荒漠,过了唐古拉山进入西藏,就开始出现了藏居。

有时候,行走在城市的某一深处,又或是徒步至山间河谷的某个村落,不经意间,总感觉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

雪山于我,便是如此。这十年,我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雪山,今天走遍千山万水,哈哈,只想来睡你。

列车继续往南,经过羊八井镇,人烟更加稠密,进入了半农半牧区。

青藏铁路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亚洲最大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都居首位;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

过了堆龙德庆,随着河谷越来越宽阔,堆龙曲就汇入了拉萨河,河谷就变成了拉萨河谷,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拉萨就在面前。

青藏铁路沿线车站(包括拉萨)有九个站,分别是玉珠峰(海拔米)/不冻泉(海拔米)/楚玛尔河(海拔米)/沱沱河(海拔米)/唐古拉(海拔米)/错那湖(海拔米)/那曲(海拔米)/羊八井(海拔米)/拉萨(海拔米)。

拉萨站位于拉萨市西南的堆龙德庆县柳梧乡境内,海拔3多米,距离布达拉宫近20公里。火车站主站房矗立在广场南侧,依山而立,车站设计为两层斜体建筑。

出来找的士,司机开口拼车40一个人不打表,我勒个去,比阳朔还厉害。

上公车一块到市区算了。

待续。。。

--------------------------------------------------------------------------

图文为落霞影像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







































海南白癜风医院
消除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1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