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年
年8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了建设不到两年的天津开发区,在丹华自行车厂食堂布置成的简易会议室里,高瞻远瞩,挥毫题写了“开发区大有希望”的光辉题词,成为所有开发区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力量。
,甲子年,万象更新。
那年青年节,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除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外,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此,“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词,走进国人视野,融入改革开放大潮。
3个月后的8月15日,国务院3位副总理万里、李鹏和谷牧一起到大连选址。9月25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黄海之滨诞生了。
30年来,开发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从沿海的“广大上青天”(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一直到内陆西藏的拉萨,从东北黑土地到西南红河边,开发区遍地开花,目前国家级开发区已达家。
题词当天,82岁高龄的邓小平来到成立刚刚两年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冒着酷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丹华公司的车间和试生产出的自行车,会见了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经理,详细听取了开发区管委会的汇报。听完汇报,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开发区的工作,并坚定地说:“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你们在港口和城市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同时,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的光辉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开发区的创业者们,成为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史上值得永久纪念的重要铭言。
30年来,开发区改变了中国。“我们穿的、吃的、用的很多东西,起初都是开发区生产的。”关嵘说,纺织、食品、电信等是早期开发区的重要产业领域。
开发区更是一种精神。走在荒滩上,睡在帐篷里,再苦再累也要闯出一条路的“拓荒牛”精神,当年曾感动了外商,今天已成为开发区的重要财富。
“胆子要大一点”!
年的天津开发区刚刚起步,开发面积仅有50多万平方米,工厂仅有30多家,真正开工的工厂也就寥寥数家。对于和小平同志的汇报内容,管委会领导班子商量了一晚上,决定不谈具体问题,而是从对外开放政策能不能坚持、开发区的命运怎么把握等大问题进行汇报。
当汇报到对外开放政策会不会变时,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不!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一句话,让对外开放的一线人员心里有了底,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汇报结束后,小平同志欣然挥笔题写了“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放下笔他诙谐地说:“就这个容易(指题词),其它都不容易。”大家理解,他是在提醒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他接着说:“胆子要大一些,向国外借亿美元不要害怕,只要有效益,有什么危险?亿美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今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和话语,进一步感到这位伟人的魄力和远见。
第二天,小平同志题写的“开发区大有希望”经报纸刊发,成为所有开发区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力量。
年8月22日《天津日报》头版报道
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30年,天津开发区创造辉煌
年12月6日天津开发区建区5周年之际,镌刻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开发区大有希望”的垦荒犁纪念碑在天津开发区洞庭路与新港四号路交口处落成。那前行的犁头、厚重的犁身和坚实的犁柄共同构成的碑体,成为泰达人在盐碱荒滩开拓创业、勇往直前、不断进取的象征。
9年12月8日,在天津开发区建区25周年之际,承载着泰达人记忆与梦想的垦荒犁喜迁新址。新落成的垦荒犁纪念广场位于泰达大街南侧,西临百旗广场,占地总面积为平方米,成为开发区一处富有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
30多年来一代代泰达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开发区大有希望”的伟大预言。从一片盐碱地,到如今的滨海新区,30年沧海桑田,我们有目共睹。
今年上半年,在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天津开发区实现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各项工作亮点纷呈,继续担当全市和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迈出了坚实步伐。
喜迎小平花絮多
当时的开发区楼房很少,管委会便把视察地点安排在丹华自行车厂(丹麦与中国合资)。在“丹华”食堂布置了简易会议室,作为汇报工作的地点。会议室的布置让招待所和管委会工作人员颇费了一番脑筋。由于时间紧,沙发、茶几、屏风等家具根本没时间添置,管委会工作人员们自告奋勇,纷纷搬来自己的家什。光是沙发,就先后换了3套,最终从管委会工作人员家中借了一套最干净的。
参加接待的服务员在会议室合影留念
开发区招待所当时并没有统一的制服,招待员的服装也是向渤海宾馆借来的,一色的白上衣,红裙子。当时的条件太有限了,两张小桌铺上块白布,就成了小平同志题词的写字台,就连小平同志题词所用的笔墨纸张都是管委会工作人员从家中带来的。
对于通知中“不搞群众欢迎”的要求,他们做了个“秘密决定”——把同事们藏在旁边一个房间里,因为大家都想见到小平同志。合影时,躲藏在旁边房间的“战友”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簇拥着小平同志拍照留念,留下了那张珍贵的照片。
小平同志在丹华厂院内与大家亲切合影
开发区仍大有希望
年,意大利热那亚自由港诞生,自此,各种类型的特殊经济区遍布全球,已有多年发展历史。
真正将特殊经济区发扬光大,是中国的开发区。从数量和规模来看,中国开发区堪称世界之最,开发区的兴起成为中国经济独特的一种现象。很多国家想复制中国经验。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到中国取经的国家的名字排成一串。
中国经验何在?关嵘看来,有三条最为重要。
一是机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四小龙”向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国顺应了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潮流。二是决策,邓小平把国门再度打开,“向海外朋友问好”,加大开放政策并逐步推进。三是服务,开发区建区伊始就营造仿真的国际环境,“小政府大社会”、“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得到各界充分肯定,“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就要求有关部门对福州开发区的事‘马上就办’,要提高工作效率。”这对开发区来说是最大的支持。
此外,中国各开发区“敢为天下先”,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适合自身的模式。世界潮流、中央指导、地方开放、人民奋斗相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全具备,中国开发区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近年来,“土地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用工荒问题”等,成为一些开发区挥之不去的阴影和难题。对此,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就讲述了小平同志视察天津开发区并题词的故事。30年过去了,关嵘说,这句题词仍然成立。
30年来,开发区筚路蓝缕。现在,开发区仍在路上。
温馨提示:文章来自今晚报,综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浜戝崡涓撲笟鐧界櫆椋庡尰闄?鐧界櫆椋庣殑鍖荤枟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1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