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记者王小彤摄)
安阳:
PM2.5连续五个月达国家二级标准,监测以来尚属首次
记者田启青实习生陶兆航
11月10日上午,安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我市秋冬季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年11月8日,我市PM2.5浓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8%;PM10浓度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35天,其中5月至9月连续五个月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是我市自年有PM2.5监测记录以来的首次,“安阳蓝”频频刷爆朋友圈。广大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也到了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段。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攻坚办印发的《-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分两个阶段明确了我市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目标任务。第一个阶段从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PM2.5不超过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微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超过12天(同比减少2天);第二个阶段从年1月1日至3月31日,PM2.5不超过微克/立方米(比年同期下降6微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超过18天(比年同期减少6天)。
围绕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我市将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一是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行业ABCD绩效分级标准和管控政策,对全市家涉气企业“一厂一策”建立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差异化管控,不搞一刀切。对评为全国环保标杆的A级企业和先进引领企业,实行自主减排;对评为全省环保标杆的B级企业,按规定落实减排措施;对评为C级及以下和非引领性企业的,从严管控。严格执行秋冬季常态化减排调控措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涉气企业总体减排30%左右。二是强化“三散”污染治理。滑县完成“双替代”9.5万户以上,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散煤清零”;认真落实采暖季“双替代”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双替代”用户温暖过冬。严格“散乱污”排查整治,落实以乡镇(街道)为主的属地管理责任,实现全市“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严控“散尘”污染,全市各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防治措施和“三员管理”等制度,对城区道路实行“以克论净”,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
三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年底前关停整合全市15座4.3米焦炉。加快建设铁合金、印染、铸造、腐竹等专业园区,推动传统产业整合入园,对未按要求完成退城进园、整合入园的家企业实施关停。加快建成内黄陶瓷园区清洁工业燃气集中管道制气项目,对现有煤气发生炉继续实施关停。加快公转铁项目建设。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大唐安阳电厂、大唐林州电厂煤炭清洁运输比例要达到80%以上。年底前,全市完成辆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四是加强工业企业提标治理。今年年底前全市钢铁、水泥熟料企业完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全面加强钢铁、建材、有色、焦化、铸造、水泥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全流程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确保无可见烟粉尘外逸。加强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全面提高废气收集率、设施运行率和污染去除率。
五是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持续加强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对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全市日用车辆超过10台次的用车大户全部安装门禁系统。依法查处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违法行为。持续深入开展油品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坚决取缔“黑加油站(点)”。六是强化禁烧禁放管控。严禁焚烧秸秆、杂草,实现“零火点”。加强全域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突出抓好春节期间禁放工作,实现烟花爆竹零库存零燃放。七是加强秋冬季环境监测监控,为秋冬季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提供技术支撑。八是强化督查,严格执法。对涉气企业、施工工地实行驻厂监管责任制,对重点路段落实路长制管理,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对违法违规企业、施工工地等排污单位依法查处,实施停产整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安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李中华审核/郭敏责编/田启青
编辑/闫倩倩实习生/陶兆航
新闻-63
投稿邮箱:ayr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bbts/2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