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缅怀永不磨灭的记忆我心目中的许院士

医院订阅哦

人物小传:

许其凤,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我国导航定位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他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的学者之一,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GPS相关原理的专著,负责我国第一个海外卫星跟踪站技术方案制订与数据处理,创造性设计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星座方案,培养了大批国内卫星导航领域杰出人才。(中国军网——大国导航“擎旗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您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的学者之一。年,您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GPS导航与大地测量工作的专著——《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也是我们上本科的时候用的教材。还记得那时,上完这门课,教员带我们去人卫站参观,边操作仪器设备,边给我们讲述您的事迹和人卫站的由来。您可知道,您的事迹在我们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有不少同学都从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做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犹记得,刚毕业留校工作那会儿,去您家里收党费,看着您简陋的家,我不禁大吃一惊。空空荡荡的老式的房子,狭小的客厅里摆着破旧的沙发,上面落满了灰尘,在阳光的照耀下,粒粒灰尘在空中飞舞。您特意找来一张报纸,垫在沙发上让我坐下,不顾多日出差刚赶回来的疲累,亲切地跟我唠家常,鼓励我先站稳讲台,把课讲好。您说您做助教就连着做了16年,由此练就了您独特的授课风格,学员们都很喜欢。纵使科研和教学您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但您的职称却一直没有晋升。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时代的烙印,但您却从无半点儿怨言,还说最喜欢别人称呼您“许教员”。

您70岁生日的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半年,教研室的同事们给您在学院附近的饭店庆祝生日。彼时的您,德高望重,和蔼可亲。席间气氛轻松融洽,我不知深浅地问大家:为什么我们被称为“教员”而不是“老师”?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地说了半天之后,您笑容满面地说:朱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同事们开始大笑,说许院士都喊你“朱老师”了,以后“朱老师”就是你的专属了。自此,每当听到“老师”两个字,我就会回忆起那些场景和您的笑容,“老师”两字于我而言,有了更加特别的意味,就像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深深地明白,要更加的努力,才能撑得起这两个字的称谓。

博士毕业答辩的时候,您是我的答辩主席。那时的我,也是两地分居,一个人边带孩子边做论文,异常的艰辛,当论文终于完成走到答辩那一步的时候,难掩激动。您坐在答辩主席的位置,面带微笑,对我的汇报时不时地点头。那微笑就如定海神针,让我瞬间平静了下来,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论文内容;那笑容犹如鼓励的源泉,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回答评委的问题。这一幕和这笑容,永远地镌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而今想起,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清晰无比。

我的第一本专著写好的时候,您认真翻阅,一字一句地阅读,给出修改意见,并亲自写推荐信,鼓励我申请出版社的基金资助出版。我记得那天去您家里送书稿,您还是住在我第一次登门的地方,八年过去了,您没有调换大一点的房子,您还是两地分居,您真的是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苛求,把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国家和事业,还在自己的儿子毕业时,就送他到西藏工作。您的这个事迹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被提起,鼓舞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员奔赴祖国的边疆,为国效力。

后来,积劳成疾,医院,我们都知道,只有病医院。去医院看望您的时候,您强忍病痛,同一并去看望您的高俊院士轻松地聊着过去的时光,同我们聊着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您还记挂着测绘导航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您同病魔抗争了5年,最终还是拗不过病痛的侵袭,驾鹤西去。噩耗传来,悲痛万分,眼泪夺眶而出,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今日写下这二三事,每写一件,就如您还在眼前。

感恩尊敬的许其凤院士,您高尚的科研道德、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使我深受教育并终生受益,能与您共处一个教研室,实乃晚辈三生有幸!——这是我写在博士论文致谢里的话语,也是我的心声。今日,年7月2日13时55分,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知道,您的精神和风貌,将万古长存,生生不息,永不磨灭。

今日,朋友圈和各种专业群都在为您刷屏哀悼,现摘录部分同行和学生的追忆在此,永远怀念您!

——晚辈小朱写于年7月2日晚

●许其凤院士是我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是我国最早开展卫星导航定位研究的学者之一,为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教育和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了北斗系统倾斜同步卫星轨道星座,解决了亚太地区精密导航定位关键技术,为北斗系统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许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真诚,先生的逝世不仅是大地测量学界也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巨大损失。深切哀悼许其凤院士。——李建成院士

●北斗建好了,他却走了!沉痛悼念许院士!老师一路走好——花园园丁

●沉痛悼念许其凤院士,心中永存的许教员!——文山

●沉痛悼念敬爱的许老师、许教员。我们是读着您的书、聆听您的教诲进入卫星导航领域的,您的北斗全球系统愿望已经实现。您一路走好。——刘利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视名利为粪土,伴北斗耀星空。

亲教员许其凤院士永垂不朽!——nihan

●惊闻院士驾鹤,不禁泪眼婆娑。您的从容,您的坚定,您的睿智,给我太多太多感动。您是大国士,不求名利为国家谋强;您是真师者,立身为旗为学员引航;您是好战士,永葆冲锋与北斗共荣光。——见微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院士千古!犹记得,刚毕业留校工作那会儿,去您家里收党费,看着您简陋的家,我不禁大吃一惊,您却不顾多日出差刚赶回来的疲累,亲切地跟我唠家常,鼓励我先站稳讲台,把课讲好,您说最喜欢听别人喊您“许教员”。感恩尊敬的许其凤院士,能与您共处一个教研室,实乃晚辈三生有幸!惟愿天堂没有病痛!——Huixin

●难忘清瘦刚毅、德高望重的长者

难忘立身为范、鞠躬尽瘁的师者

难忘执此一生、潜心科研的学者

难忘贡献北斗、奉献国家的尊者

——沉痛悼念许其凤院士!——yw_feng

●依然记得北斗发展之初,为解决原子钟和无法全球布站的困境,您独辟蹊径提出IGSO+GEO的混合星座,这个思路沿用至今。

依然记得论文答辩上您提的“割爱”精神

依然记得您“没有50次实验,不要下结论”的严谨

依然记得您紧盯紧迫需求,脚踏实地解决现实问题的务实精神

依然记得学院梧桐路上您慈祥的笑容

我们怀念您!——牧星

●一生简朴的许教员,一生为军测事业奉献的许院士,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与家人一直分居两地。那年毕业晚会,他笑着对学员说,52年前,我从测绘学院毕业,去了新疆。20年前,我的小孩也毕业了,我送他去了西藏。现在,你们也快毕业了,我送你们一句话:天道酬勤。

今天测绘人为您刷屏。我们爱戴您。——Fei~~

●6月30号,最后1颗北斗GEO卫星在发射7天后定点成功,北斗这个您心心念念的国之重器终于如约而至,而您却静悄悄地走了。还记得刚到学院在小礼堂里听您讲课,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自己的专业;还记得本科毕业时,在您家的促膝长谈;还记得研究生做课题,您的谆谆教导和无私帮助;还医院里给您过生日,您说等病好了回郑州看我们。尊敬的许院士,我想您了,愿天国没有病痛,愿天国没有生离死别。——刘

●仍然记得本科毕业晚会上,许院士给大家的赠语:“天道酬勤,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收获光华的人生”。多年以来,深知学业不进无非一个懒。他略带沙哑的嗓音和言语,透露出的家国炙热之情,令人高山仰止。

他为国家事业,长期两地分居。并且在自己的儿子毕业时,就决定送到西藏工作。这在当时极大地震撼了我,如今他离开人世,也觉得一时震惊,一位德艺双馨的老人再也见不到了。老教员,千古!——Mr.Xiao

●三尺讲台,育无数英才,芬芳桃李遍天下;一生戎马,定北斗星座,时空大道布乾坤。谨怀许其凤院士千古。——听雨

●在课堂上能近距离目睹许院士的风采,感受着国家脊梁的担当,是学生时代的一件幸事。——旋哥妥妥的

●四年前大家齐聚一堂看直播,如今看已满是回忆。"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莘莘信大导航学子的引领者,千古!——背影

●还记得年寒冬的一天,在学院室外ATM机取钱,您坚持排在我们后面,院领导经过批评我们不懂事,这么冷的天让您排队,您还乐呵呵帮我解释。——zlc

●星斗其业,赤子其人。昔人已乘黄鹤去,空留清风山与海。

我们曾相约去看山和大海,山依旧,海茫茫,亲爱的人啊,我知道你,再不会来。——Armstrong

●北斗建成,许院士当无憾。55颗北斗卫星定会照亮您的天堂路,走好!——安成

●“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北斗圆梦,院士千古——g(f(x))

●北斗功成,先生千古,犹记先生风采教诲,思之念之永怀之。转集思书房,安东才子手书悼念,同悲——彼!此

●许其凤院士千古!沉痛哀悼

北斗系统凝结了您一辈子的心血,如今他已经成功全球布网,宏远得以实现,愿先辈开辟的道路,后辈能够永远走下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许院士,许爷爷,您好:

刚入校的时候是听着您的故事慢慢走进专业的教室的;上您大课的时候是连瞌睡鬼们也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的;医院,去看望时大家围了一圈,您强忍着从床上起身走到茶几旁坐下,和我们笑着说话,仿佛告诉我们不要担心,不曾想是最后一面;您说“人生更需要定位”,请您放心,我们将永记您于心中,倾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安宁云宵

●整个大学期间,都是听着您的事迹一步步成长的。许院士,您一路走好——

You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远望着您逐渐老去的身躯,我是多么心疼,看到您依旧坚毅的步伐,心中又是多么感动。很是后悔,有次匆匆从您身后走过,却没有和您问上一声好,现却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您为北斗导航事业操劳一生,如今北斗全球组网成功,您终于可以放下心,好好休息了。您的教诲和精神永远记在后来者的心中,激励着人们前行,愿您一路走好。——游梦回仙

●沉痛悼念许其凤院士!许教员一路走好!在大地系十年,您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wuxing

●学院的主干道的法桐遒劲挺拔,那位走路颤颤巍巍的身影永远的消失了,那位目光矍铄的老人永远的走了。——上善若水

1

END

1

军测小朱,女,出生在70年代,一名军测人

相关阅读推荐

沉痛哀悼▏许其凤院士: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沉痛哀悼▏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许其凤院士在北京逝世热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bbts/22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