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书画艺术品收藏之道四十二

作者/林永恒编辑/郑涵

珍邮中的中国古代绘画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名画题材的特种邮票,画作都为绝世珍品,相应的特种邮票也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部分邮票的价值甚至翻了几十倍,本期“艺缘”专栏就为大家列出极具代表性的特种邮票,讲讲珍邮中的中国古代绘画。《富春山居图》()邮票画面设计得很有特色,淡雅古朴很好地体现出古画的特点,隽永之风扑面而来,令人百看而不厌。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年10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包含9枚邮票的小全张《清明上河图》,充分表现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这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明上河图》真迹首次登上“国家名片”。

《洛神赋图》()是中国古典名画中的艺术瑰宝。国家邮政局将原作长厘米的《洛神赋图》呈现在方寸之内,发行这种特种邮票,连同《洛神赋》原文一并呈献给收藏者。

此特种邮票全套10枚,每枚邮票面值均为0.8元,堪称中国古代名画邮票的绝品。它创下我国邮票史上的6个之最:一是目前反映我国最早古代名画的一套邮票;二是该套邮票置入全篇赋文字(加上题跋文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文字最多的一套邮票;三是全套10枚邮票连体横印,是目前中国横连枚数最多、最长的一套邮票;四是该套邮票采用胶雕版14色三次套印,是迄今为止我国邮票刷色最多的一套邮票;五是在邮票印刷史上首次使用"无墨雕刻"工艺;六是将不同年代、不同作者的姊妹书画篇(《洛神赋》及《洛神赋图》)在邮票上会合,也是古代名画题材邮票中的第一次。

《韩熙载夜宴图》()邮票,是由北京邮票厂印刷的一套T型邮票,五枚连印,年12月20日发行,发行量为万套。通过五个场面描述南唐夜宴的全过程,以主人公在每个场面上反复出现来表现故事的情节。《捣练图》这是年以来中国邮政第十次发行中国古代名画题材邮票,也是唐代张萱的画作第二次登上邮票,此前为年发行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邮票。《捣练图》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描绘了唐代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和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邮票采用“高网线+调频网”以及专色、多色等复杂印刷工艺,运用高超的技艺对细节进行调试与处理,再现了原画之美、之精。

《步辇图》()卷是一件肖像性的纪实画,记述的事件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遣使臣禄东赞来唐都长安拜见唐太宗,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此类绘画类似当今的新闻摄影,起到记录史实的作用,要求形象真实,事实无误。卷首描绘了六位宫女抬着坐于步辇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目光炯炯,接见吐蕃使臣;画中并未出现文成公主形象,却在朝廷与使臣的和谐气氛中,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桩完美的婚姻。《步辇图》艺术技巧为历代称颂,人物刻画用铁线描笔法遒劲坚实,极为概括和简练,设色浓重妍丽而无繁复,仅着红、黑、白和淡赭,已觉十分丰富。这幅作品记录了一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浴马图》()小型张,原图为元代画家赵孟頫所绘,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传世名画。图中描绘的是夏日疏林间,奚官在水塘为骏马洗浴纳凉的情景。人物与马各具姿态,生动自然,相互呼应,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人物衣纹流畅,树木坡石勾勒简练,色不掩墨,青绿与浅绛结合,色彩清丽雅致。

此套邮票采用连票设计形式,并根据画面布局,三枚邮票采用不同的邮票规格。小型张边饰大胆采用暗绿色,含蓄雅致的金色细纹,更好地衬托出画面,整体更显高雅与精湛。邮票印制则以高精度制版方式,多色复合胶版印刷,为最大限度保留原画风格,再现其美轮美奂的风貌。

本期“艺缘”专栏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bbts/14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