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年1月14日头版
让内生动力筑牢发展优势
------来自工布江达县的报道之二
西藏日版记者麦正伟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
这里,山水秀美、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独特,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和福建省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聚力工布江达县发展稳定事业,转变思路、拓宽领域,助推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型。”县委书记张朝阳介绍说,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展思路,即:围绕“大文化、大旅游、大发展”这一主线,充分发挥政策、资源、援藏三大优势,大力实施小康村、城镇、产业三大建设,努力实现强县强乡强村目标,提出了“工布江达县模式”内容之一的“优势立县”。
据张朝阳介绍,工布江达县提出的“优势立县”,就是在保持和维护本地生态环境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基于内部的发展能力,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崛起和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步伐。
扭住支柱产业增强“优势立县”能力
“以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为主线、特色农牧产业为基础、水电矿产业蓄力后发。”
这是工布江达县委、县政府和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在打造工布江达县“优势立县”模式中确立的产业思路,其目的在于注重主线产业的主导和作用的发挥,以此实现自身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为此,他们多角度、全视野地对全县的旅游业进行了重新审视、考量和思索,提出了“发展大巴松错”这一新的旅游发展理念,把优秀的自然禀赋和厚重的文化进行深度融合,赋予旅游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全县大小56个景点资源进行了整合,投资万元编制了《工布江达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工布江达县巴松错生态旅游区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把旅游定位于“户外天堂巴松错、精品观光尼洋河、珍品体验巴嘎山”,以此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养生度假游、高原湖泊游、科考探险游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
采访中,工布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甘丹平措欣喜地憧憬着未来,“为搭建好旅游的软硬件平台,在对口援藏泉州市的大力援助下,未来几年,工布江达县将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40亿元,建设商业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大巴松错’景区,最终塑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品牌,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到年,力争将巴松错景区提升为国家5A级景区,将秀巴古堡、太昭古城、甲嘎东赞等景区申报为国家3A级景区,实现旅游门票收入万元,旅游接待人次突破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三分之二的群众吃上旅游饭,推动援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使旅游业形成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收的主线产业和重要渠道,促进全县经济绿色崛起。
据甘丹平措介绍,年,工布江达县在投入资金万多元建设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创新旅游宣传方式,邀请CCTV-7、CCTV-4、湖南卫视和西藏卫视等摄制了旅游宣传片,投资12.5万元制作了全县旅游地图,并着力打造“林芝巴松错旅游区”官方北京华北医院论述精神因素的影响治疗白癜风好医院解析治疗的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ys/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