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驹表示,做一套睡衣约需两米的布,一米棉布约需20元,加上手工费,50多元就能做一套睡衣了
“用这些棉布做衣服,穿在身上比较舒服”顾客曾大姐说,市场上有不少睡衣卖,但她还是喜欢买棉布找人做睡衣,这样既合身,而且在这间店还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花色棉布“现在卖棉布的店不多,从前百货大楼就有不少棉布卖,百货大楼倒闭后,要找棉布就不容易了”曾大姐口中的百货大楼,就是原来位于西湖边的西湖百货大楼后来在朋友介绍下,曾大姐找到了张永驹这间布店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方莲花
市区桥西秀水湖人流很多,这里有卖鸡、卖蔬菜、卖水果、卖惠州传统小吃等各种档口张永驹的永友布店就在其中50多岁的张永驹对每个上门的顾客都笑语盈盈,耐心给顾西藏日报藏文客介绍各种商品张永驹在桥西出生长大,十几年前从一家国企下岗后,就开起了布店,兼卖一些老国货
张永驹的布店店面不大,设有两排摆放布匹的架子,两排架子上有近百种布匹这些布匹绝大部分是各种花样的棉布,极少部分是绵绸布,手感很舒服店主张永驹告诉记者,现在来买布料的市民,多数是做睡衣和床上用品可能是现在卖布的商铺少了,不少市民见到他这里有这么多布卖,都非常惊喜“前段时间,几位社区居委会的大姐来检查卫生,看到我这里有布卖,每人买了好几米布回去做睡衣
这些老国货利润微薄,店主说卖的是一份便利
虽说是布店,除了两边墙壁上整齐地竖放着各色卷好的花布,店铺一块地方还有不少价钱低廉的老国货卖蝴蝶牌缝纫针、四季牌头油、蜂花西藏日报数字牌香皂、宝光塔牌缝纫机油、双a牌裁衣粉、传统的白色凉帽……
张永驹说:“这些老国货生意没什么好做的,赚不了钱”他说,来这里买老国货的都是一些熟客,大部分是有些年纪的顾客如四季牌头油,几乎没有年轻人买,都是60岁以上的老太太来买“有一个老太太经常来买,一买就买5瓶”他每次拿货拿得也不多,一般都是三四十瓶,至于多久拿一次货,他也说不准“最近就进了30多瓶”有些老国货小商品他甚至都不摆出来,都是用袋子装着或放在看不见的角落,如揿纽、别针等“这些都是熟客来买的,他们知道我这里有卖,以前经常有开婚纱摄影店的人来我这里买别针”张永驹说,要是靠这些挣钱,他根本就做不了生意,主要给附近有需要的居民和熟客提供便利“如果不卖西藏日报藏文版这些东西,他们去哪里找”
上世纪初流行的士林蓝布这里还有得卖
张永驹说,这些小百货都是在惠东县城进货的,因为不好卖,利润微薄,每次拿货都不定时,不过每次卖完之后他都会及时补货但不是每次都能补到,因为有些老国货停产了
张永驹卖这些老国货小百货,既可以整盒卖,也可以拆盒零售,价钱都很低廉一片裁衣粉、一个别针、一尺带子等都是两毛钱即使整盒卖也不贵,一盒35片的裁衣粉才5元,一瓶头油也才两三元,一顶传统白色凉帽才6元采访时,一位顾客看到张永驹店里的传统凉帽非常惊喜“好久没看到这种凉帽卖了,现在想买都很难买到”这位顾客说,在二三十年前,这种传统白色凉帽可是时髦东西,很多女性都会买上一顶用来夏天遮阳“这种凉帽很实用,帽西藏日报藏文版檐大遮阳好,不用时又可以折起来,就是现在看来有些土”这位顾客马上买了两顶,说怕以后买不到
有顾客特意来买布做睡衣,说穿着很舒服
在店里记者看到有平绒布,还有几十年前流行的 “士林蓝”土布(即蓝斜布)士林蓝布是我国出产的一种布料,上世纪初在中国很流行,士林蓝布呈青蓝色,鲜嫩而素雅,被广泛用来制作长袍、旗袍、学生制服等曾经士林蓝布做的长袍是高等学校师生的代表服装士林蓝布也是不少妇女最喜欢的布料,耐洗耐脏的士林蓝衫配黑裤,可以说是当时的流行时装,不少妇女还要把新的、好的士林蓝衫留下来走亲访友时穿,经常可看到“蓝一色”的景象
2毛钱一个别针、2毛钱一尺带子、2毛钱一片裁衣粉、2毛钱一个的揿纽……在当今市场,几毛钱的东西西藏日报社鲜见踪影在市区桥西秀水湖一家小布店,不仅卖近百种花色的布,供市民剪布做衣服,还卖一些几十年前畅销的老国货,令人有时光倒流30年的感觉这些老国货大多是小百货,都是现在平常难以找到,但又是部分市民需要的东西这些小百货虽然不赚钱,但店主张永驹仍然坚持着,他说卖的是一份便利
要选择适合销售的棉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永驹要到广州、深圳的一些布匹批发市场去采购因为现在买布的人不多,为了能多卖一些布,张永驹要采购多种多样的布料有时还要照顾老熟客,采购一些特别的布料
上世纪70年代物质匮乏时,城市居民每个人只发一丈三尺的布票,为了省布也因为不容易脏,不少人家都购买士林蓝布来做衣服改革开放后,新潮布料不断推出,士林蓝布逐渐西藏日报2015招聘淡出了人们视线很多老街坊没想到如今在这间店还能见到这种“古董布”“买的人不多,有几个六七十岁的家庭妇女还会来买这种布”因为这些街坊已经习惯用士林蓝布,就算是销售量很少,张永驹也会进一些货
白癜风患者在室外要注意什么白癜风患者在用药时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