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湖北黄石)9.“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AA.武汉长江大桥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鞍山钢铁公司D.沈阳第一机床厂(·湖南岳阳)3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山东滨州)12.右图为“—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B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山东菏泽)10.“到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AA.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一国两制”的实践(·山东济宁)1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奇迹,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是在()CA.解放战争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山东聊城)1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CA.促进了国民经济有恢复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四川自贡)11.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浙江温州)20.从年到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A.“一五”计划的实施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广西贵港)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西梧州)8.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B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黑龙江齐齐哈尔)13.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B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江苏扬州)1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C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山东临沂)13.如图所反映的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文献”是()B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山西)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BA.工业门类齐全B.优先发展重工业C.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北京)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DA.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河南A卷)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B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广西桂林)7.观察右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当时进行了()C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大跃进”(·贵州黔南等)12.~年我国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C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贵州贵阳)19.图②是我国“某一时期”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B图②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放时期(·山东东营)13.右图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封面。这部宪法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制定的?()B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湖南永州)17.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未停止探索复兴道路的步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历史事件是()C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江苏常州)6.《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文章中最早刊登于《人民日报》的是()B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C.《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D.《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云南昆明)11.图1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示意图图1中的建设成就,实现了“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DA.青藏公路B.宝成铁路C.鹰厦铁路D.武汉长江大桥第5课三大改造(·江苏宿迁)11.右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一五”计划实施B.三大改造的完成C.土地改革的进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甘肃天水)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四川达州)20.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C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湖北咸宁)19.北京同仁堂创办于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DA.强制没收B.互助合作C.自主经营D.公私合营(·河南)9.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年产值的2.3倍。到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己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C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云南)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C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广西贺州)6.组图3为年1月拍摄的照片。它反映了当时我国进行的()C组图3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全行业公私合营D.“大跃进”运动(·内蒙古赤峰)10.“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中“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件事?()D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山东日照)12.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B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艰辛探索D.改革开放(·江苏镇江)12.右图是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AA.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村供销合作社C.农村人民公社D.联产承包小组(·青海)7.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C①农业②工业③交通业④手工业⑤资本主义工商业A.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福建)1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这讴歌的是()C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甘肃武威)4.“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CABCD(·湖北恩施)20.“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BA.新中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广东)14.题14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C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D.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湖南益阳)13.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AA.王进喜B.焦裕禄C.袁隆平D.邓稼先(·湖北黄冈)17.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D图1图2图3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湖南岳阳)41.**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A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邓稼先(·江苏无锡)11.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曾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右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CA.邱少云B.邓稼先C.焦裕禄D.王进喜(·内蒙呼和浩特)17.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DA.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D.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山东菏泽)1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D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山东威海)10.《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见证了时代风云、书写了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应该为()BA.《将革命进行到底》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C.《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D.《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山东威海)1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A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C.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D.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四川广安)8.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其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被群众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的事迹是()BA.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B.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D.从中草药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四川南充)9.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DA.大庆精神B.“两弹一星”精神C.长征精神D.艰苦奋斗精神(·广西贵港)7.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D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广西梧州)9.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云南)1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中被誉为“铁人”的是()B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甘肃定西)7.“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CA.雷锋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广西百色)10.尊崇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工人阶级模范人物的代表是()DA.邓稼先B.焦裕禄C.雷锋D.王进喜(·广西北部湾)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以助人为乐的朴素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他是()D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贵州贵阳)2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以身作则、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党的优秀干部,他们当中杰出的代表是()A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邓稼先(·内蒙古通辽)5.火红的50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毛泽东充满自豪地说:“我们不但要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20世纪50年代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有()C①人民政权的巩固②三大改造的完成③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④“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山东东营)1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D①“一五计划”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江苏镇江)13.**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数记的光辉形象”。**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B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邱少云单元综合(·内蒙呼和浩特)24.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其中,对农业、手工业改造与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3分)简述三大改造对社会发展的意义。24.答案要点:途径:合作社(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3分)意义:推动了生产力(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本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祝大家工作顺利,心情愉悦…

部编历史七八九年级下册各课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中考复习专题课件

部编历史七八九年级下册教案集

七八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微课集

部编历史七八九年级下册课前预习(含答案)

部编历史七八九年级下册课件集

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八九年级下册自学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八九年级下册自学

鲁教版初中英语六七八九下册课文听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微课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微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rc/23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