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立足中国大地,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朝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表达、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既是对实践的经验总结、时代回音,又是对实践的前沿指导、时代先声。理论既有被动的经验总结,又有主动的理论设计。探讨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思想、新论述、新战略产生背后的理论动因、理论设计动因,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思路、思维、方法很有必要。
为此,山东大学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级博士生党支部联合举办此次读书沙龙。此次沙龙以“百年大党理论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思路”为主题,将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思路、理论创新思维支撑、理论创新方法进行学术交流。希望各位同学踊跃参与,多多发言。
一、探讨主题
1.中国梦、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时代定位的提出与理论创新思路;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治国理政实践展开与理论创新;
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的互动;
4.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制度体系总结与理论升华;
5.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战略地位、法治思维与理论创新展开等。
二、活动时间
3月28日(本周日)14:00——16:00
三、活动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室
四、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级博士生党支部
本期主讲人简介:
张利涛,男,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青海省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共青团青海省委讲师团讲师、青海大学青年讲师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先后在《青海社会科学》《生态经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青海日报》《青海党的生活》《西藏日报》《山西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荣誉和奖励多项。
郑彬(—),男,汉族,山东临朐人。现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研究、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政党法治。
杨雪纯,内蒙古赤峰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一年级,专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参与国家课题1项、省课题6项,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发表论文,其中《五四运动前后“两个百年”之比较》一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其毕业论文《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李翼舟,女,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辑
李昕钥
责任编辑
魏廷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