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栾川县白土镇歇脚店村农民李易农被评为洛阳市“百姓学习之星”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教职成函〔〕72号)和《洛阳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洛教职成高〔〕号)精神,我市组织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评选活动。经我县教体局遴选推荐、经市教育局评定,我县白土镇农民作家诗人李易农被评为洛阳市年“百姓学习之星”。年退伍后,他先后从事过保安、导游、业务员、服务员等工作,后来又自己摆小摊、开饭店卖米线,人称“米线哥”。在开饭店过程中重新开始文学写作。经过七年痴迷追求,他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件次,获得全国各地征文大赛奖项近百次。他出版梦想四部曲:散文集《月上高岗》《月暖高岗》,诗集《月明高岗》《月圆高岗》,并创作一部10万字的儿童童话故事。是洛阳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目前李易农是我县县委宣传部新融媒体中心《今日栾川》报副刊编辑,是《星星》诗刊APP公益编辑,是《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社的特约编辑。他开办有新芽文学社,专门从事中小学生得作文辅导工作。目前已经有五百余人次的学生,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习作和获奖。李易农是一个真诚质朴善良谦逊的中年农民今年45岁,初中文化,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家住洛阳市栾川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上图为卖米线的李易农)高中时,他痴迷于文学写作而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高中没毕业就卷铺盖回了家。种地,随着父母去集市上摆小摊,在砖厂做短工……稚嫩的肩膀,他扛着生活的重担,一步步滑入生活的深渊。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当作家的梦想,而是每个夜晚,仍埋首写作。无数次的投稿,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投稿失败,对他打击不小,但好在信念的灯盏不灭……年,是他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 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他告别家乡来到陕西省渭南市武警支队华阴中队当了一名武警战士。(那时,他的名字叫李月刚)在部队,虽然训练异常艰辛,但稍有闲暇他都会拿起笔写一些文字。机会总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年初,他被调入渭南市武警支队政治处做了一名新闻通讯员。这期间,他完全沉浸于写作和学习之中每个周末,他都会揣着微薄的津贴去书店买书学习。在政治处张宝毓、王富强、陈景西三位领导的呵护下,很快,他的处女诗作在驻地报纸《渭南日报周末版》上发表……这首诗歌的发表,让他倍受鼓舞,更是加紧了对自己的学习和创作在后来的两年时间内,他在人民武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散文、诗歌近百篇。(上图左二为李易农在渭南市武警支队政治处退伍留念。那时他的名字叫李月刚。)从年4月到年10月,他的每个周末都是这样度过的:上午搜寻报纸,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剪下来,下午用胶水粘贴……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剪报数万份,堆起来的剪报本有二尺多厚……因为刻苦钻研,成绩突出,为人实诚,质朴善良。他两次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图为李易农在部队时于周末进行的报纸剪贴本)
退伍后,面对穷乡僻壤,他只好外出打工。上矿山,捡矿石,去洛阳当保安,后又在郑州等地跑业务、打零工。年,他回到家乡县城,做了一家商场的导购员。两年后,自己辞职,在农贸市场早出晚归摆地摊。年,他和姐姐开了一间米线店。店面不大,也只有十几平方,自己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什么活儿都干,慢慢地,生意还算红火。
(上图为李易农在饭店劳作。)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他一定会发点小财。但不幸的是,在经营米线店时,他体内对文学的热爱又卷土重来。这种愿望,就像一只被岁月按在水底的葫芦,多年后又浮出了水面不停地撞击着他的心扉。
那是源自于八一路天正大药店,店内有洛阳晚报,他经常去找来打发闲暇时光。洛阳晚报上副刊的文章让他重新萌发了写作的欲望。利用午后人少的空隙,他拿起笔来,趴在饭店桌子上写下了缀笔十余年后的第一篇文字。然后又跑到网吧,食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击两个小时后,将不到字的稿件打成电子版,投到了《洛阳晚报》。一个礼拜后,这篇小文的发表,就像一束火苗一样,熊熊燃烧起来。
(上图为李易农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诗歌)他久违的文学梦想又汹涌开来…
从此又陷入极度的疯狂之中。他白天做生意,晚上躺在被窝里写作在构思中睡去,深更半夜在构思中醒来,他趴在床头继续写……白天,在给顾客做饭时,来了灵感他也会赶忙拿起手机,一手掂着勺子一手拿着手机写作。由于心不在焉,给顾客做饭要么做糊了要么放调料少了、多了,常落得顾客埋怨。再加上,心事不在饭店生意上,渐渐地,他的生意就衰败了。最后竟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苦苦撑了一年,赔钱万元后,又低价转让了事。
(上图为李易农的著作:散文集:《月上高岗》,诗集《月明高岗》》月圆高岗》)为了维持生计炎炎夏日里,他推起三轮车大街小巷叫卖凉皮、米线寒冬腊月里,继续着连续七年的走街串巷卖干米线熟知他的人,都称他为“米线哥”。(上图为李易农的新芽文学社新年联欢活动。)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痴迷地追求着它爱着它,生活的苦难、感悟和人间冷暖,对他来说都是文字中的主角。他用文字、诗句来和它们对话、来安慰它们、来拥抱它们,和它们惺惺相惜。后来,经朋友们出谋划策,他开办了一家文学社,专门对中小学生进行作文的辅导。他一边自己写作一边教孩子,生活如此苦与乐并存。五年来文学社内有人次在全国各地刊物上发表作文和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奖项
(上图为新芽文学社学员们在全国各地刊物上发表的样刊。)而他自己,如今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他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广西日报、海南日报、内蒙古日报、陕西日报、西藏日报及诗刊、星星、诗林、绿风、支部建设(党的生活上月刊)等余家刊物上发表作品余件。获得诗刊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社、上海诗歌节等全国各地征文大赛奖项近次。年,他因为一首诗歌《我家的军人故事》被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诗歌网评为每日好诗,因而被邀请参加了在上海大学举办的“首届网络诗人高研班”的学习。他的写作事迹被栾川县电视台《人民武警报》(纪实散文)洛阳电视台《河南日报》人物版都市频道等新闻网络媒体专版专题报道……年,他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年初,他成功签约洛阳文学院,成为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之一……年8月,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因为诗歌成绩突出,他又受聘为《星星》诗刊的app公益编辑。《星星诗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是中国诗坛具有权威性、经典性的专业诗歌刊物他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山区农民,他为能作一名星星诗刊的app公益编辑而感到骄傲荣幸……后来,他受聘为《今日栾川报》副刊编辑,《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特约编辑。(上图为李易农应邀前往栾川县农商银行进行写作经验交流,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月上高岗》,诗集《月明高岗》《月圆高岗》出版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购买,栾川英博天然气公司感动于李易农痴迷写作的励志故事专门出资购买他的书籍15元捐赠给学校,并邀请他前去向广大学生做励志演讲……一时间这个卖米线的乡下初中文化的农民,成了当地有名的文化人。二十余年对文学的绵绵情怀六年的浴火重生和蜕变今天的李易农精神百倍,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 (上图为李易农的写作事迹被洛阳晚报,河南日报报道。)小人物,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他的大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上图为李易农在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仪式上。)是的,读他的书可以让你品味生活,感悟生活,感恩生活可以让你渐浓的夜色,突然明朗起来可以让你有了对梦追求的信心如果你让孩子读了那么就等于你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对孩子的人生给以启迪……如果你心里还有对文化的敬畏为一个农民追求文学梦想而感动那么,希望你能来作为一名读者来读一读他笔下的文字。他是你身边追求梦想的榜样,他身上有给力的正能量!欢迎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前来联系……文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