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雅韵抒情怀记青年女作家张小丹

《小草》

张小丹

没有牡丹的富丽

没有桃花的娇红

小草,你向我展开

阳光般欣悦的笑容

凝结那万丈的柔情

匍匐我脚下的泥土

是你托举我步履的沉重

我分明看见天上白云

也飘来为你俯首虔恭

拂去四季更替的欣喜与惊讶

向春风你借来了清脆的玲珑

让我聆听那绿色的歌咏

摇摇纤纤小手

招我的生命和你一起涌动

我知道,那幼嫩新芽

过滤了百千万劫的苦

我知道,那芬芳面容

曾历经钻山裂石的痛

燃起爱的火焰

铺满这大地芳草万丛

胜却百花千遍红

我知道,我生命已不再寒冬

(原载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第12版)

一棵古树(散文)

张小丹

炎热的盛夏,一棵悄然挺立在路旁的大树老远老远就能使人感受到一股阴凉,它苍枝弥漫、郁郁葱葱、冠盖一方,默默为人们送来阵阵清爽。我总是匆匆从它身边而过,从未在意过它,因为它长得太普通,既没有万花涌动的明媚景象,也没有散发芬芳的奇特魅力,只有那青绿的颜色填补着场景的平淡!然而一次默然的伫足,我的视线不由停留在它身上,就在那时刻它在我心里凝成了永恒的景仰!它开启了生命那扇奇特之门,诉说了一个与脆弱无关的美丽故事。

那天正当我在这棵大树下享受着那波澜不惊的宁静与清凉时,它的一个枝丫上挂着一快小木牌不禁映入我的视线,上面标注着它的寿命已数百年,想不到几经百年的磨难依旧巍峨挺立,雄伟苍劲!我望着那团簇着的参天的绿叶,顿感这一倔强的生命力足以使万物的生命在它面前逊色。我不禁注目着它那满是皱纹和疤痕的树皮,那每一寸伤痕沉淀了几多的岁月沧桑,可谓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不由靠近并抚摸着它身躯,似乎谛听到它依旧有一颗充盈的心在欢快地跳跃!它的躯干默默无语地挺立在坚实的大地上,毫不张扬它曾英勇无畏地抵挡着数百年电闪雷鸣的袭击,兀自顽强地把生命绽放!只有那盘结在它身上的树根无声地流动着它生命行进的艰难历程……那些粗细不等、错综繁杂的树根啊,它们裸露在风雨中盘结环绕着树干不屈地延伸,并以回转迂回的坚韧穿越叠嶂,使整棵树的身躯得以缓缓升高,这些生命之根竟然如此相依相携、相护相拥地托举大树的强健魂姿,着实记录了一页壮丽动人的奋斗篇章,雕刻了一个不屈的生命之魂!揭示了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

我抬头仰望着那交织着赤诚脉络的绿叶,泪水不禁潸然而下,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它的顽强是多么的尊贵!它的生机是多么的不可遏制!此时我已感觉到,古树和我有一种无需语言交流的默契,它就像俗世里的高僧集忍辱、禅定、般若、精进于一身,它闪烁着睿智的火花,它完备驾驭环境的能力并朝着向上的方向勇猛攀登,直至那高耸入云的时空绽放蓬勃风采!透过古树的体温,一种刚毅的感觉向我卷涌而来,使我想起了和树木一样在大地上生存着的人们。屠格涅夫曾嘲笑一个枯槁的伯爵,只见那人指着一棵活了百年的大树说那是“他的树”。一位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偏僻农场的老音乐家在牛棚里铡草时,他望着窗前的一棵古树,古树的枝丫从幽暗里伸出,拥抱明媚的阳光,他体悟了震慑心灵的情感力量,不再忧患叹息,他把牛棚的铡草声分成了四分二拍的节奏欣赏,没有像同伙那样含冤自杀,他终于等到了平反昭雪的日子。那萌动着不倔生命的古树给了人们以鼓舞和榜样,它带给我们一种自励、一种感悟——生命正是在困境中锤炼并升华才致以完美的!它赋予了人们平和的心、充沛的心和向上的心!它是所有生命中意志和毅力最完美的象征!

我站在绿荫底下沉思着,脑海里油然想起欧·亨利写的《最后一片树叶》的感人故事,当故事里的主人公蔷希得了肺炎躺在床上时,她透过玻璃窗看到青藤的数片叶子在寒风中一一凋落时,哀伤和绝望便悄然袭击她的心灵,当只剩那最后的一片绿叶挂在玻璃窗上的时候,她的眼神已黯淡无光,似乎预感她的生命将同它的飘逝一同完结,然而奇迹出现了,那“最后的一片树叶”却不再凋落,在窗上依旧焕发着生命的绿色,蔷希倍受鼓舞病情好转,而邻里一位老艺术家贝而曼先生却因感染急性肺炎突然去世了,因为那片树叶就是他赶在风雨之时树叶飘逝补上的杰作。看完这则故事,我曾对那位悲天悯人的老艺术家的献身唏嘘良久。而今当我站在这棵古树下凝望着树梢,看到一束阳光从繁茂的绿叶丛中筛落,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机竟导引着我的突发奇想:假如,蔷希瞻仰了在大自然的风暴雷雨侵袭后的古树毅然能托举着整片绿色的海洋欢欣鼓舞时,我想她便不会凄凄艾艾,她的生命即将出现奇迹,那位高尚的老人寿命也将延续。海明威说过“一个人有生就有死,只要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古树用它真挚的情怀对生命的崇高作了真实的阐释!它向所有面临身心困厄的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如果一切生命都畏惧于用坚韧战胜险境,那么世上就会有一大片的生命将化为死寂!

当我带着敬意和怀念正欲离开时,天上飞来一群小鸟,它们轻盈而有序地绕着大树翩翩起舞,融入那蓝天白云的碧空,景象甚是圣洁、辽远而灵动!顿时,有一种由衷的心愿默默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愿每一位从古树身边经过的人们,都有过一个尊贵的梦,在寻找梦的高度时,拥有那殷实的生命,生活也因此变得神奇!

禅心雅韵抒情怀

——记青年女作家张小丹

林祥勇

在她饱蘸激情的笔下流淌着富具文化底蕴的江流;那尽情抒怀的禅心诗意、文风雅韵真令人舒心陶冶,感怀不已!这便是青年女作家张小丹给人的印象!现为中国作家创作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等会员的张小丹已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解放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文学》等发表散文、诗歌等数百篇,作品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中国诗词全集》等。《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作家网以及中国文学网、《解放日报》等对她进行报道。近年,她的散文、诗歌在“中国世纪大采风”中双双荣获一等奖。最近,她的两本散文集、诗集将出版。

张小丹作品隽永清丽,意境深邃,以女性的温婉细腻、清新婉丽的风格、纯情隽永的抒情给人以唯美感受。她对生活的炽热情愫,对人生理想的赤诚向往,无不让人感受到一颗温热的禅心,一片如水的诗情。

谈起与文学结缘,小丹说,她从小喜爱读书与写作,常被名著所陶醉,乐于练写,中学时作文就常被老师当范文。她在大学念的是英语专业,但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与梦想。小丹的爱人陈则周是著名作家、书画家、福建日报记者,在他的引导下小丹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而今,夫妻俩常常就创作切磋交流。张小丹漂亮秀美有气质,人称他们“才子佳人,天生一对”,她觉得岁月无情,丽花易谢,只有不断提升内涵展示才情才是恒远的。张小丹现为福州某中学教师、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小丹善于对自然和生活体悟和洞察,刊发于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的诗歌《小草》,那婉约清丽的文风、富含哲思的笔触给了人几多感悟和遐思。发表于《福建文学》的诗歌《明月》,巧把情趣、景象、意象融合,诱发人们对月的沉思、向往!

小丹的文字充满灵性,字里行间饱溢着情感。发表于《西藏日报》的《春情满怀》、《解放日报》的《歌唱祖国》、《内蒙古日报》的《雨中遥望》,以及《福建日报》的散文《风韵悠悠话鼓楼》、诗词《赞马尾》等能感受到她对时代、山川的深情与大爱。其作品融入禅心,臻于大化境界。她对自然的体悟尽得其物性,超凡脱俗。拜读她在《福建日报》的散文《激情故里——建瓯》,略知小丹爱家乡、爱故土的情怀。几年来张小丹不但发表了较多脍炙人口的现代诗,且韵律严谨、饶有意象的古体诗词也频见报端,颇见文字功底和文化涵养。如在《解放日报》发表的词《国庆赞》:“当思进,吟鞭奋策,新纪续宏图”。此外,发表于《福建日报》的词《赞福清洪宽》、七律《美哉长乐》、七律《吟青口投资区》皆很美。

张小丹对佛学颇有研究,不少作品闪烁出禅思的火花,崇尚仁爱,尊奉爱心,弘扬人间的真、善、美。张小丹在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散文《佳茗盈韵》中以轻灵清新、简约优美的笔调,写出福建武夷山独特的茶韵禅意,令人神往。发表于《解放日报》的《美丽水晶心》,以纤丽生动而的笔墨描摹出水晶心的美丽,表达出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所阐释的大乘佛法的情怀。她的散文《鹤巢感怀》记述了地处福州仓山区的鹤巢寺,多年来住持惠振法师在这里悲慈喜舍弘扬佛法泽披众生,让世人感念这里“鹤鸣九天福音悠远、八闽享神灵;巢聚双龙寿山绵长、五境受佛光”。《解放日报》散文《共享幸福年》,抒发出万众共享和谐幸福之年的感人情结,融进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家情智。散文《西禅幽歌》、《秋日闲品大红袍》、《莲之梦》等给人以佛学空灵的感受。她在尽力让文字走向生活和内心。感悟天地自然,体察物性需与大自然和谐一体也需非同常人的心灵。她热爱生她养她哺育她长大的世界,她认为:应力将生活中的真善美奉献给读者。

近日,笔者在福建日报社宿舍采访了她,文静秀美的她一如她的诗文充满美感!她说:“我喜欢文学因为它能帮人重新塑造灵魂,让人有一颗真诚宽容的美好心灵,从而将自己由渺小引入崇高!”愿张小丹的创作一路阳光明媚,在文学殿堂里频盛奇葩,如沐春风!

(详细见:福建广播电视报第11期35版)

内容分享操作: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搜索







































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rc/17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