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那个出局了的创始人

唐宝林:真实的陈独秀关于作者

唐宝林,著名历史学者,中国大陆研究陈独秀第一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获得对社会科学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研究工作,重点研究陈独秀、中国托派、宋庆龄、“一二·九”运动等问题。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共中央第一届到第五届的最高领导人,第一届书记处书记、主席、委员长,一直到第四、五届的总书记。他是中共党史上任时最长的领导人,长达五届,而毛泽东才四届。他是中共中央三个重要文件、数位共产党领袖历次讲话中的反党反革命,甚至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宣传部13号文件,还说不能为他翻案,更不能把他看成党内的人。当时出版了中共党史第一卷到第五十卷,提纲上也没有他;新闻出版署出版的文件里,涉及陈独秀、王明等,都要经过审批,一律不得出版。

陈独秀致陶亢德书札

从年陈独秀逝世,到年,我因对于陈独秀的研究而一直受到批判,但还是坚持下来。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实事求是的方针,年组织了秘密研究会,年后我作为成员和秘书长组织会务,会员在国内外发展到一千多人,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证明成果,为中央肯定其功绩提供了佐证。

陈独秀出生于年10月的安徽安庆,从小倔强,反对旧制度。他读四书五经,发现看不懂,只能死记硬背,就反对学这个东西。其父37岁去世,由祖父养育。当他反抗的时候,祖父就打他,他也不哭,气得祖父直说:这小子将来肯定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将来不是虫,就变成龙。陈独秀17岁时很意外地中了个秀才,第二年考乡试时中举即可当官,但这次没考上。此时他接受了康梁新思想,融入改良派。但两年内中国的国情让他受到很大刺激,一是日本把中国打败,二是八国联军入侵。当时他在东北,亲眼看到日本军队在中国大地上大量屠杀人民,他无比憎恨。之前的他只想着光宗耀祖,此时的他才深刻地体悟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国破家亡之感。为了找到中国战败的原因,他决定到世界各国看一看。当时由于去日本方便,且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集聚着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和潮流,所以就去日本留学了。

陈独秀致何遂信札一通

当他在北大任职被蔡元培问及学习经历的时候,他说:“其实我没有大学文凭,五次去日本留学都是象征性的,到某一个大学报到后就开始自学,到图书馆听听课,从来没有在一个学校学过正式的课文,所以没有得到正式的文凭。”虽没文凭,但他是中国共产党里旧学根基最深的。在日本他充分了解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等人提出的思想,认为找到了救中国的道路,第二年他参加了留学生第一个革命团体——青年会,还带头把辫子剪了。

年因为外军入侵在留学生中掀起了巨大的政治运动,上海进行了许多的演讲会和游行。因上海比他有名的人很多,他就回到安徽老家,组织国民革命军,在青岛被发现遭逮捕,于是他又逃回了日本,安徽的运动也揭开了近代革命运动的序幕。

年,孙中山在日本创立同盟会,开始正式引导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毛泽东称它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政府被推翻了。陈独秀在这个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但他本身不参加同盟会,他对同盟会的纲领有意见。

陈独秀行书扇面纸本

陈独秀隶书立轴水墨纸本

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回安徽当了都州府秘书,起草宣言,但很快失败被镇压、通缉,于是逃到上海。通过老朋友的帮助到出版社做一点工作,一是印新闻书报,二是编辑出一点书。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及四个孩子在上海时很困难,几乎快要饿死。好在民主革命时期他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章士钊知道其境况后,就把他叫到东京。年他第一次以“独秀”为名发表爱国的文章,其思想为中国之所以革命失败主要是革命性太落后。袁世凯当时镇压反对他的人,一方面和日本勾结卖国,一方面屠杀国民党革命派,暗杀宋教仁,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袁世凯的幕僚压迫反日反政府的人民,大肆宣传“爱国就要爱我”的政府,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当时革命界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反驳他。但陈独秀说“你的政府是卖国,是以爱国为名出卖国家,西方国家是为人共谋幸福之团体,这种自觉心才放在爱国心之上。”文章一经发表,等于在国内舆论界放了个炸弹。

这就反映出我要讲的陈独秀性格的第一个特点: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绝不人云亦云,不说不痛不痒的话,也不说又不错又不对的话,敢于说实话。这话说了之后,全国纷纷写文章谴责他,当时章士钊让他写信回答,他说我不写,我要自己办个杂志,十年八年就可以改变中国人民。

陈独秀草书四屏立轴水墨纸本

他17岁考上秀才以后,乡上媒人踏破门给他介绍对象,最后由父母做主给他找了一个旧式妻子,小脚、文盲,她希望陈独秀在家里老老实实过日子,不要到外面搞杀头造反的事。但陈独秀有新思想,愿意为救国而奋斗,所以两个人在一起共同话题很少,聚少离多。而妻子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很赞成姐夫的思想,于是他们年在杭州结婚,生了两个孩子,第一个妻子高晓岚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前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被国民党杀害了,只留下三儿子陈松年。三儿子不搞政治,后来学木匠,为陈家留了个香火。高君曼生了一男一女——陈鹤年、陈子美,年以后一直和他度过艰难的岁月。在东京时高君曼得了肺结核,必须吃进口药,才不得不从东京回国,回来后陈独秀就开始着手创办《新青年》,兴起了改革历史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主主义启蒙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狠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

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配合着教育革命、文学革命等一起进行。当时在上海《新青年》还不太出名,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也不多。年蔡元培当了北大校长,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但原来是官僚养生所,都是清朝八旗子弟和有钱人来上,通过北大来当官,非常腐败。蔡元培希望改造大学,要研究新的教理。当时陈独秀到北京募集资金,住在前门的小旅馆,蔡元培几次去拜访他,甚至早上去的时候他还在睡觉,着实有三顾茅庐的诚意。陈独秀说我不行,我没有文凭。蔡元培说不碍事,你没有文凭不教书,你可以当管理人员,于是让他当文科学长(当时文科是北大最大的科),相当于研究院的院长。陈独秀说我还在办一本杂志,蔡元培称没关系,把杂志带到北京来,于是就把《新青年》转到了北京。

陈独秀草书陶诗一首镜心纸本

蔡元培把文科里所有有改革思想的人团结在一起,包括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组成一个阵营以后,以北京大学的名义,一方面进行文科改变,一方面扩大《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一校一刊,影响力迅速扩大到全国。杂志主要宣传人要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平等的权利,不应该做奴隶。在这样的号召下,全国青年都聚集到陈独秀的《新青年》周围来,经过五年的努力改造了一代新青年,包括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人物,都受到《新青年》的影响。毛泽东受影响最厉害,他当时带领湖南学生到北京来,在北京大学做图书馆助理员,他对陈独秀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成为陈独秀忠实的粉丝。

培养出一批人之后,很快就爆发了两件事:一是年十月革命,二就是巴黎和会。这个过程中帝国主义操纵战败国,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却被迫把权力交给了日本。陈独秀就在五四运动时以教授的名义起草传单,让胡适翻译成中英两文,亲自散发时被捕。

陈独秀草书七言联立轴水墨纸本

陈独秀被捕后,在狱中看了基督教的圣经,看到人类父爱精神的理念,受到很大启发。后来在李大钊、胡适的帮助下,偷偷逃到天津然后到达上海。此时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俄国十月革命后两次发表宣言,放弃沙俄在中国特殊的权力,这是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在奋斗争取的国权,通过十月革命、五四运动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从而迫使外国列强主动放弃在中国的权力,他从中受到很大的震动。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也对陈独秀有很大的刺激,过去所说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是说话人的民主,而如果无产阶级专政对剥削者进行镇压,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无产阶级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高百万倍,为此他明确了一生为之斗争的民主究竟是什么——接受无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很危险,受到各个反对派的包围,所以列宁派代表到中国来,希望和中国建立友好邻国。开始时想通过李大钊传播介绍思想,李大钊自认能力不够,于是到上海找陈独秀。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潮很活跃,这时陈独秀的思想已经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就开始积极传播。年8月成立了共产党发起会、发起组;第二年7月23日就派代表召开中共一大,当时李大钊在北京为老师涨工资的事情奔忙,陈独秀正在为大学争取经费,两个重要人物都没参加,但陈独秀被选为主席团的主席,成为无产阶级领袖。当时开一大的时候,毛泽东还不是党员,陈独秀对毛泽东讲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次谈话后,毛泽东回去很快就被发展成为党员,成立湖南区委,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工作出色,陈独秀提前把他调到中央,成为中央五个秘书之一,权力相当于委员长,党内文件必须经过他和陈独秀两个人并收才有效,而陈独秀是中国的常委。毛泽东完全是陈独秀一手提起来的,他曾在一个内部讲话里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我们这些人都是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党,他有功。”

年11月,发生了对陈独秀一生影响很大的事情。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对共产国际必须绝对服从,但陈独秀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年陈独秀参加共产国际十大,会上要求中国必须加入共产国际,于是年三大党通过了中国加入共产国际的协议。当时中国共产党规模太小,只是一个十几人的小团体,但这样加入之后,就要保证组织的独立性,革命纲领的独立性,还有争取革命中的领导权。当时国民党腐败,孙中山都说国民党在死亡中,而共产党都是青年人的新鲜血液,所以受欢迎。

陈独秀篆书《散氏盘》立轴纸本

这个过程中发展了不少的共产党员,包括周恩来、林伯渠等。但国民党中的一些老党员要求共产党要么宣布坚决相信国民党,放弃共产党信仰,要么退出国民党,中山舰事件就是要把共产党排挤出去。而关键时刻都是共产国际、斯大林下命令对国民党让步,最后在国民党里面担任部长、委员、军长职务的共产党都退了出来。这种情况下,陈独秀多次提出不同意见,说我们退出来自己搞革命,搞党外联合,但是都被共产国际拒绝了。年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后,就开始屠杀共产党人,和日本、美国联合起来反共。此时斯大林虽然感觉到错误,但还是不承认,把责任都推在陈独秀身上,让他负责。年7月份,共产国际要共产党组织15万工农革命军抢夺国民党领导权,但此时共产党一支枪都没有,国民党都是大炮机关枪,所以陈独秀拒绝执行共产国际的路线,就辞职下台了。

下台之后,他和党中央产生了分歧。

第一,中国革命形势从高潮变成低潮,陈独秀认为低潮应该保守,而党中央还要武装起义。年起,苏共产党员中也有两派之间的辩论,与斯大林作对的人反对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路线,在年的游行大会上,举批评斯大林的旗帜。在这样的大革命时期中国派了大量留学生到苏联,受到了托洛茨基的影响,把从年起反对斯大林的文章都油印出来,陈独秀看到以后猛醒,与其观点如出一辙。党内大革命失败以后,一些大革命时期的中上层领导干部都是陈独秀的拥护者,都奉劝陈独秀不要和中央作对,但陈独秀不同意,坚持公开批评中央的路线。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性格的第二个特点:光明磊落。他接受了托洛茨基的理论后,在广州起义时给中央写信说,既然广州起义已经发动,就要注意防守,但中央说还是要进攻,结果失败。

其次,年蒋介石和苏联闹矛盾,中苏要在中国开战。当然斯大林提出保卫苏联,中国共产党也跟着提出保卫苏联,陈独秀说这样太教条了,在中国的领土上打仗却要保卫苏联,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怎么受得了?因此批评了中央,提出反对保卫苏联的口号,反对国民党政府,但党中央还是坚持执行共产国际的路线。

第三个分歧是推行路线。他一直反对共产党到农村去,他认为共产党是无政府主义政党,应该留在城市,不应该到农村去。到农村去会被农村意识化,会变成土匪党。最好的例证就是农民起义都被反对派镇压,农民阶级有狭隘性,历史上农民起义没有成功的。

陈独秀毋庸置疑是犯过错误的人,但他毕竟是老革命,有很多经验可以让年轻人学习。年5月,他公开打出反对派的旗帜,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9.18以后,反蒋抗日,又批判当时共产党的错误路线。由于完全在国民党特务的控制下,他连续三次被逮捕。

陈独秀草书七言联(二轴)纸本

章士钊和陈独秀友谊非常深,陈独秀被捕后章士钊在法庭上替他辩护说,陈独秀是共产党的反对派,反对江西武装斗争,历史上也是国民党人,国民党应该和陈独秀、托派团结起来,反对共产党。陈独秀拍案而起:我的意思以我为准,我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国民党不抵抗,我就反对国民党,反对国民党不等于叛国。后来一些北大毕业的共产党元老,包括胡适都劝他改口供,但他坚持不改、不屈服,结果以危害民国罪判刑13年,最终反复斗争判为8年,震惊全国。他被隐藏起来时,正好有一个20多岁的青年女工,受到流氓的迫害,也住到他楼里,后来陈独秀很关心她,帮助她看报认书,两个人差30多岁,最终成为他第三位夫人。

晚年他对自己的思想有反思,不仅可以接受亲友,还接受大量的书本。他对五四被捕的学生说,世界产生文明的发源地有两个地方,一是监狱,二是研究室。他研究文学,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应用,另外他还应大家要求写自传。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中国进行了很深入的思索。从年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到年整整16年,他看到共产国际内部没有任何平等可言,有不同意见就镇压,斯大林的无产阶级专政非常残暴,所以他重新研究人类的民主主义史。民主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大多数被压迫人民反对压迫的旗帜,民主不仅资产阶级需要,任何人民都需要,这揭示了民主的普世价值。陈独秀早在30年代就提出了民主普世价值,他说把民主视为资产阶级专利品是最浅薄的见解,其次民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民主包括国家领导人应该是人民选举,而不是某些集团制定的;民主是没有法院的提审不能随便逮捕人,包括检察院,公安局;民主是人人都有出版、言论、结社自由,无产阶级专政没有这种自由;民主最重要的是反对专政,专政可以掩盖任何腐败、贪污或罪恶。他说世界上没有无产阶级专政,任何专政,即使是政党专政也是领袖专政,是个人独裁,任何独裁都意味着腐败、残暴。“反对斯大林,保卫苏维埃”这种口号是错误的,不是斯大林特别坏,而是由于专政制度,如果不用制度解决问题,一个斯大林打倒了,无数个斯大林还会产生出来。这在当时斯大林还红得发紫,毛泽东还没掌权。

陈独秀行书立轴水墨纸本

年抗战以后,托派还是原来的主张:要和国民党合作,还要走机会主义路线,要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路线,让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失败,产生革命危机。陈独秀对此严肃批评,他认为中国根本没有承担任何革命的可能,战争必然引爆革命。年8月23日,他出狱了,被迫释放政治犯。当时蒋介石领导革命,搞国共合作,把民族斗争放在第一位。他要求陈独秀发表三点声明,反思自己加入托派的错误,才可以搞合作。陈独秀坚决拒绝,他认为他所说的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而言,没有什么错误。这个时候在苏联当代表的是王明和康生,年开始就在巴黎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中国托派是汉奸,是帮日本侵略中国的汉奸。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某年某月陈独秀带托派两万人,和日本、华北地区进行谈判,他每月接受托派块钱在中国搞破坏抗战。实际上陈独秀出狱以后马上到武汉进行了抗日宣传,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最终在年6月份,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在一个山村病死了。

回顾陈独秀一生的政治生涯,他就为了三个目的:一是强国,当时国家被侵略,必须要强国,年也是为了强国开始留学日本;二是为了民权,人不能做奴隶,要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要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三是为了民富,人民要富裕起来,不要少数权贵集团和贪官污吏暴富,要让人民幸福。

总结陈独秀的两大辉煌:一是五四运动,二是晚年的民主思想。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他一生的目标就是强国、民权、民富。

陈独秀:被撤职后的人生,依旧彪悍

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蛰居武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撤消了总书记职务。陈独秀被撤职之后,回到上海,隐姓埋名,在熙华德路一座贫民窟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居住下来,结识了小自己29岁的单身邻居、英美烟草公司女工潘兰珍。

虎落平阳,分外凄凉。当时的潘兰珍不知道眼前的老先生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独秀,只知道他是个卖字为生的孤苦老人而已。

陈独秀隶书七言诗立轴纸本

那是陈独秀最为孤寂的时期。正逢大革命失败,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相继壮烈就义,陈独秀又犯下右倾错误,受到了党内批判,同时还遭到国民党的通缉捉拿,无奈地东躲西藏。婚姻生活两度离合,年过半百孑然一身。

张宝明和刘云飞在《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代悲情》一书中记载说:

“在潘兰珍的悉心照料护理下,陈独秀的生活也逐渐地条理化。在吃上可口应时的热菜、热饭之后,他的身体与精神均有了很大的改观。他换上西服,打上了领带,染上秋霜的头发也梳得油光闪亮。颏下的胡须也刮得精光。”

“在外人眼中,他们是父女,在二人心中,他们是师生,但是这种纯朴的师生关系在时间酵母的催化中也渐渐地发生转变。年龄已不足以成二人结合的障碍。”

“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潘兰珍终于定下了心,在寒冷的冬季向陈独秀表达了火热的爱慕之情。”

经邻居许大姐出面作媒,这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夫少妻终于在年正式结婚了,后来还领养了一个女儿,随潘兰珍姓,叫潘凤仙。

年10月15日晚,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患病在家休养的陈独秀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后送往南京老虎山模范监狱关押。经庭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陈独秀行书镜心纸本

报纸登出后,潘兰珍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潘兰珍当即辞去了工作,把女儿送往南通娘家,来到南京,在老虎山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靠做点女红零活维持生计,照顾陈独秀的牢狱生活。年8月,陈独秀坐了5年监狱提前释放,潘兰珍为丈夫整整送了五年牢饭。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陈独秀被捕后,国民党各界纷纷致电中央要求“严惩”、“处极刑”、“明正典刑”、“迅予处决”。同时,共产党也发表消息,指责他为资产阶级走狗、反共先锋。《红色中华》发表标题为“取消派领袖亦跑不了,陈独秀在上海被捕”的文章,《中央日报》亦发表社评,宣称“反对并图颠覆国民党者,即为叛国”。

两个自称革命的政党都欲把这颗“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傅斯年语)除之而后快,相映成趣,后人评价这也许是三十年代初国共两党拥有的唯一共识吧。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给蒋介石拍电报,称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而不是扫帚星,更不是囚徒,请求给予释放。蒋却无动于衷,说:“独秀虽已非共党之首领,然近年共产党杀人放火,独秀乃始作俑者,故不可不明正典刑。”

被捕后不久,陈独秀与彭述之一起被解送南京,途中,在泥泞道路上陈独秀依然酣然入睡。令彭述之十分羡慕。陈独秀说:“吾已半老,别无所求。汝正青春,大有可为。万望勿作他想。”

年4月14日,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开审陈独秀,审判进行了三天,旁听席上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章士钊主动为陈独秀辩护,十分卖力,陈独秀却不领情,说:“律师所云惟其本人观点而已。吾人之政治主张,以吾本人之辩护状为准。”法庭上一片惊叹:“革命家!”陈独秀慷慨答问,“态度安闲,顾盼自若,有时且隽语哄堂”。其《辩护状》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上海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均选为法学系教材。

审判后,55岁的“老青年”陈独秀被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判刑13年;后上诉,减刑为8年。即被押解江苏省第一模范监狱,俗称老虎桥监狱。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东方不败。

陈独秀将监狱变成了研究室。他在牢房里摆了两个大书架,上面堆满了经史子集。他甚至与给自己送饭的老婆潘兰珍在狱中公然亲热,且斥骂狱卒:“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欲却没有犯法。”成为千古彪悍之事,也被后人誉为真性情男人。

陈独秀书法镜心水墨纸本

在监狱中,陈独秀写下了《独秀文存》第九版,蔡元培亲自为这个在押犯人写序。令国民党大员们唏嘘不已。

《独秀文存》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集之一。

陈独秀被关押期间,宋美龄等显要都曾前来探望,只有胡适路过南京而未至。陈独秀怒斥之:“吾知适之是大忙人,此际正与达官贵人拜会饮酒,宁有暇访我哉。不过一旧朋友而已,失之可也。”胡适闻言急忙赶来,但两人一见面即争吵不已,陈独秀托胡适设法把《资本论》译成中文,胡适认真操作,经常写信报告进展情况,叫他放心。而本无深交的蒋梦麟特地前来探望,并携来几部章回小说,被陈独秀视为知音。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日本战机轰炸南京,老虎桥监狱被炸。陈独秀幸卧桌下,没有受伤。金女大中文系主任陈中凡(陈独秀在北大时的学生)商请胡适等联名保释他。政府当局表示,本人写悔过书,立即可办。陈独秀大怒:“我宁愿炸死狱中,实无过可悔。”

何等凛然正气!

年南京沦陷前,陈独秀被提前释放。胡适、张伯苓、周佛海、傅斯年等名流为其接风洗尘。席上,周佛海请陈独秀到国防参议会挂个名,可保后半生衣食无忧,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陈独秀的北大学生、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也禀承蒋介石的旨意,动员陈独秀出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胡适让他去美国写自传的邀请,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均遭陈独秀严词拒绝。

同时也拒绝去延安。在武汉时,董必武曾去拜访,并对他说:“鄙人受中央之托,专程而来,欢迎你回党工作。”唯一的要求是他写个书面检讨。生性狂傲的陈独秀说:“回党工作是我所愿,惟书面检讨,碍难从命。”又说:“时至今日,谁有过,谁无过,在未定之数,有什么好写呢!”

几经辗转,陈独秀带着潘兰珍到来重庆偏僻的江津县五举乡石墙村隐居,生活清贫凄苦、穷困潦倒。期间叶青送的元、朱家骅赠送的元、蒋介石等从银行汇的钱他都一一拒绝,说“无功不受禄。”

战国初魏国丞相向魏文候说识人五法:

1、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2、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3、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4、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5、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是否不取不义之财。

送钱者是出于对陈独秀的敬仰,而陈独秀的拒收给人留下的是更多敬仰!此等性格和人品,历史上有几人能做到?

晚年的陈独秀以大量的精力撰述了文字训蒙的专著《小学识字教本》,但稿件送审时,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书名不妥,要陈独秀改书名。陈独秀坚决不同意,并说“一字不能动”,把预支的稿费也退回去了。

直至陈独秀因病谢世,《小学识字教本》仍未出版,成了他晚年未了的一大憾事。

年5月27日,陈独秀贫病交加,在四川江津去世,消息绝少见于报端,中共的机关报更是毫无登载。有报纸评论道:“如此一代人杰之死,此时此地,实有不胜寂寞之感。”

陈独秀弥留前给潘兰珍留下的惟有一句遗言:“兰珍吾妻,望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

话说当年,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宴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包括梦露在内的演艺界名流。当时,正在自己的农庄里锄草的意识流小说大师福克纳,给总统回信说:“为了吃顿饭去白宫实在太远了。我年迈体衰,不能长途跋涉去和陌生人一起吃饭。”

名士总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堪称打不死、炖不烂的铜豌豆。

历史奈我何?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rc/16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