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引起了市里有关领导的关注,指示为避免亲人的忌讳,必须慎重行事,不可贸然掘墓验骸
赵平经历长达5年多的调查、考证,经过众多当事人的现场追忆辨认,终于确认马鞍山西麓腹地中的那座墓为章亚若墓
2010年7月7日,蒋孝严先生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在会见前往台湾访问的桂林市经贸文化代表团团长、桂林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刘君时,用流利的桂林话说:“我出生在桂林,我是桂林人,我对桂林有一份自然而无法分割的特别感情”
■严申榜易元福
1989年7月24日,周玉蔻三次来桂,带来了孝严的手写介绍信,再次与赵平交谈了亚若身世及修墓事项8月,周玉蔻回台后打电话告知赵平,说:“修墓时机已到,经过再三考虑,将由孝慈出面全权委托赵平进行”因为孝慈当时为台北东西藏日报藏文数字吴大学教育长兼法学院院长,虽为“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但仍为学者,由他出面较好赵回应说:“孝严、孝慈兄弟修墓是尽孝道,我应当效力但我跟孝慈尚未认识,他身份特殊,建议还是由孝慈委托您,再由您委托我,因为您我已相识了”周玉蔻认可赵的建议9月间,周请《联合报》的一位王女士专程送来孝慈委托周玉蔻,周玉蔻委托赵平两份委托书原件
在施工中,赵发现凤凰岭主峰与墓冢和台阶不成一条直线,左右不能对称,这可是伤及“风水”的大事查找原因,是墓的右翼被开山取石,削去与左翼相对称的斜坡遂与用地单位领导协商,他们表示同情,支持墓台右翼外摆3米,终于得以纠正但需多付返工费800元修墓工程于1989年11月底竣工
1993年8月20日,章孝慈率台湾代表团西藏日报广告价格60余名成员来到北京,参加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当天晚上,周玉蔻女士打电话告诉赵平,孝慈将于9月4日到桂林扫墓她将陪同孝慈到赵平府上面谢孝慈这趟“寻根之旅”,从寻墓到成行,费时近10年临行前,他退出国民党“中央委员”,辞去“国大”代表,只是以东吴大学校长学者身份进入大陆
隐居桂林时的章亚若
修墓刚开工几天,11月4日,周玉蔻突然在《联合报》公开发表了题为《孝严孝慈为母修墓》的报道,第二日又报道了《无法亲赴桂林为母亲扫墓,章孝严兄弟深表难过遗憾》,文中披露:“章孝严说,碍于目前法令,加上他和弟弟孝慈身份敏感,为避免横生枝节,兄弟俩都无法成行扫墓”这些来自彼岸的报道,感动了两岸,也给赵平带来巨大压力
祭祀毕,中午在下榻的桂山西藏日报电子版在线宾馆宴谢自治区及桂林市领导晚上举行亲属宴,特邀周玉蔻女士及赵平先生,对他们为寻墓、修墓辛劳奔波表示诚挚谢意
章孝严伉俪与赵平(左)在新墓碑前合影
祭墓
1989年12月4日,赵平修墓如期完成,书告委托人孝慈先生亚若亲属亚梅女士母子、幽兰女士母子前来桂林,代表委托人到墓地验收,并于当日12时举行了立碑和悼祭仪式1990年8月15日,台湾新竹县议会观光团来桂,议长郑永金先生特地带来孝慈先生给赵平的回信,信中说:“修墓如此之理想,弟内心之感激,实非言谢所能表达,……如情况准许,弟拟明年秋冬之季赴桂扫墓,至时当面请教益,以了宿愿”
1984年春,赵平随市文物工作队在桂林市东郊挂子山村普查明靖江王陵时,当地村民对他说,在马鞍山凤凰岭有座蒋介石儿媳的墓赵平西藏日报数字平台跟着那位村民去墓地查看,果然有三座墓冢,但都没有墓碑,看不出什么名堂,失望离去这算是头一次听说,并亲自到坟地查看
章孝慈的委托书
1994年清明,孝慈先到云南大学讲学后来桂祭扫是年11月13日,孝慈按两岸学术交流协议第三次来大陆作学术交流14日晨,不料孝慈突发脑干出血,惊动了中央领导,抽调北京著名医学专家抢救此时,孝严正在美国,闻讯辗转急速来到北京探视,中间抽空首次来桂林拜祭母亲,看到墓园修葺很好,备感欣慰,并对桂林市有关部门及赵平的辛劳修墓表示由衷感谢
事有巧合,1984年10月间,陕西军区政治部根据章家在西安的亲属党军的反映和要求,派出余银洲等人来桂林,专门寻找章亚若墓原来,台湾的章孝严、章孝慈孪生兄弟思母心切,辗转请在美国的2015年西藏日报四姨纪珍托付在大陆的亲友,即在西安的党军来寻母墓这次他们虽到了马鞍山凤凰岭坟地,看了三座墓,同样未能确认事隔一个月,余银洲等再次来桂,由市委统战部主持协调,联合市文物部门调查赵平作为文物管理委员会代表参与调查,他们在挂子山村召开了墓地现场座谈会,村上五六十岁的老农都知道这里有座“蒋介石儿媳的墓”,他们说,原来是有墓碑的,50年代被人挖去填沟了他们还说,村里有个当过国民党警察的李克恭,最清楚这座墓的事但此人当时去柳州探亲,未能到场说明不久,李克恭回来后见了赵平,向他叙述了安葬章亚若墓以及亲历一次扫墓的事这算是第二次调查、考证章亚若墓
寻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事情西藏日报数字版愈来愈巧合,正在此时,尚还健在,时住南宁的当时主持安葬事宜的广西警察训练所的教育长苏乐民,为广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撰写了一篇《殡葬蒋经国夫人章亚若女士的经过》文中叙述了章亚若女士在桂林病逝,当时广西民政厅厅长邱昌渭受托,命苏主持安葬事宜赵平获知这一信息,于同年12月30日,邀请苏乐民来桂林参加第三次调查在西安的党军也应邀前来经过现场查认,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即马鞍山西麓腹地的一座墓即是章亚若墓
章亚若墓虽已确认,当时无法与台湾的孝严、孝慈先生联系,直到1989年1月,他们俩对母亲的墓还有存疑当月7日,孝严先生请台北一杂志社社长周自立先生来桂林核实接着当年4月,台北《联合报》资深记者周玉蔻来桂,告诉赵平:“今年1月,周自立西藏日报在线阅读先生来桂核实,孝严先生终于认可了母亲的墓了”她还说,“孝严看到周先生带回的亚若墓照片,墓冢残破,野草丛生,景象一片凄凉,心情沉重,遂有急于修墓之念”周玉蔻还说,“孝严兄弟曾想在修墓立碑中认祖归宗”她这次来大陆会去溪口拜会蒋经国生母的族人前辈,取得他们的认可
赵平同周玉蔻女士洽谈中,应诺不惊动当局,属民间往来,但赵接受委托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按组织原则,写了《关于受托修葺章亚若墓的请示报告》,得到市里有关部门及市领导的同意赵平请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谢志英设计谢工根据墓地地形,参照台湾常见的圆弧形墓式样,设计一个墓园图,墓体钢筋水泥混合结构,衬以虎皮石墙,白色大理石碑墓前平台宽敞,可容二三十人祭祀设西藏日报藏文电子版计既适合地形,又有风格,达到了“俭朴厚重”的要求预算为人民币1.277万元,赵出于礼貌只报了1.2万元
2000年秋,由于国民党竞选失败,孝严终于卸下“外交部”部长、“总统府”秘书长公职,率夫人黄美伦和子女、孝慈遗孀赵申德和子女一行9人先到浙江溪口的蒋氏祖地进行隆重祭祖归宗活动后,来到桂林凤凰岭下母亲墓前汇报“孝严之友会”在桂成员的台商愚自乐园项目投资代表叶鸿鹏,2002年10月热心投入章亚若墓园的改造,买下了墓园土地,扩大了绿化带,在墓台左右两侧兴建了“孝严亭”与“孝慈亭”,更换了黑色大理石新碑,在原来的“章太夫人”之前加上了“蒋母”二字三年过去了,2003年7月27日,孝严偕夫人黄女士第四次到凤凰岭下,长跪母亲墓前,进行了庄重的大祭活动,2015年西藏日报宣读了他三次扫墓写成的《祭母文》衷肠之作这次,孝严会见了赵平,向赵赠送了一盘《章孝严的“归宗”故事》光碟,光碟盒上还影印了民国九十一年(2002年)12月12日换发的新身份证,更姓为“蒋孝严”2005年清明,蒋孝严夫妇第五次来桂林为母亲扫墓
在这次联合调查中曾有一插曲:因为墓碑缺失,为最后核实,曾有人建议掘墓验骸,如是青年女性,乃确认章亚若墓无疑但这种做法却为中国传统所不允赵平遵照领导指示,再继续作深入核实在调查中,了解到1941年下半年陪同章亚若来桂林的桂辉女士仍健在,住在上海浦东,于是在1987年11月派员赴上海寻访桂辉女士,并带去一封函访信,联系上了桂辉女士并得到她回函答复同年12月20日桂辉女士偕同她丈夫吴鹏先生来到桂林,向赵平忆述了46年前的往西藏日报社社长事:1941年夏,亚若告诉桂辉,她与蒋经国相恋怀了孕,不久决定到桂林生养桂辉陪同章亚若来桂林,先居于丽狮路的一座旧平房,搬进去不久,不料亚若早产,在省立医院生下双胞胎,因客居丽狮路,还给孩子取了“丽儿”和“狮儿”的乳名(即现在台湾的章孝严、章孝慈兄弟)一个多月后,亚若因患腹泻住院,没几天说是高烧不退,猝然病逝接着,赵平陪桂辉夫妇到墓地寻访、祭奠桂辉女士登上墓后十几米高的地方远眺,见到城西的群峰横卧,有如“百鸟朝凤”之势,她坚定地说:“这就是当年亚若的墓啊!”“亚若是个凤凰命,在这里入土可以安息了”
修墓
桂林文博专家赵平从1984年起至1989年,历时5年多,寻找、调查、考证章亚若女士墓,颇多曲折、巧合,终于取得了在台双胞胎兄弟西藏日报数字章孝严、章孝慈之确认,圆了他们兄弟俩寻墓、修墓思生母之梦,感动了海峡两岸根据赵平工作日记著述,整理成此文,谨此表示对赵平突然病逝的深深悼念
桂林金秋久晴不雨,可是定于9月5日上午祭墓,却大雨瓢泼不停,推迟一个多小时仍不见停雨中墓园布置庄严肃穆,港台及当地记者纷纷抢占有利角度,孝慈双膝跪在墓前,抑制不住哭泣,行礼毕泣读祭文接着又举行了海峡两岸各界祭拜章太夫人人士公祭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民间偏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