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重点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加强其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基本建设的关键时期,一些大建设、大工程、大项目都是这期间完成的,它在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这段历史长期以来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把它看成是毛泽东时代的完全失败的典型例证。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是:文革时期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还有的说长期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等。是也、非也?虽然文革的历史后来被资产阶级说成专政的历史,但是对于历史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澄清事实,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
客观事实不容抹刹
自从彻底否定文革以来,人们对当时的经济建设成就讳莫如深,政坛上对文革期间的事情采取报忧不报喜、发展数字宁抑不扬的做法。即使如此,依据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数字仍能看出一些真相:止于年,(文革虽然是在年10月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被宣布结束,但到年12月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工作指导思想和经济方针并未改变,当时华国锋明确宣布按既定方针办,因而这一年就经济工作来说仍可算到文革时期)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亿元,这比年的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这6.8%没有通货膨胀)。主要产品的产量更是大幅度增长,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例如:钢产量达万吨,原油产量达万吨,原煤产量达万吨,粮食产量达万吨,它们分别是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这样的增长速度从哪方面能说是缓慢呢?如果说文革时期经济发展是停滞不前,那就是说它比年没发展、没变化,这岂能是事实!
谈到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还有两个重要情况值得指出:其一,当时是在没有任何外援、借贷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建设的。中国在年就全部还清了公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国家。其二,当时经济发展是没有任何泡沫和虚假现象的。人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大多年份高达百分之八、九,然而这其中仅银行不良资产就达百分之三、四十,还有大量的资源浪费、豆腐渣工程、腐败成本等,而这类现象在文革时期是极少见的,因而更加真实。
有人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试问:当时全国没有任何企业倒闭,没有一年农业减产,没有金融危机,没有通货膨胀,没有产品买不出去,没有工人下岗失业或发不出工资,经济总量年均增长6.8%以上,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濒临崩溃!所谓长期发展缓慢究竟有何根据!
按工农业总产值计算,年至年年均增速是8.5%,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后的至年6.7%的增速。有许多经济指标,如煤、石油、钢铁、发电量、机床等产量增速更是超过改革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9%,远远超过至年年均负1.7%的增长速度。如果说文革期间经济濒临崩溃,那么改革之后的年至年经济岂不更是濒临崩溃吗!
有人说:自从年以后,中国耽误了二十年。还说十年动乱使中国经济步入低谷,进一步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从年到年的26年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达6.5%;而同期世界的增长速度是3%,美国是4.3%,日本是6.7%,英、法、意还低于美国。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的2倍多,远远高于美、英、法、意等,与处于高增长期的日本差不多。从主要产品的产量看,50年代初中国都排在世界工业国家的大后面,而到了年钢产量就超过了英、法、意,成为继美、苏、日之后的第四位国家;石油由过去有名的贫油大国而一跃成为基本上自给的世界第八产油大国。其他如:原煤跃居第三位;棉纱产量跃居第一位,发电量跃居第七位,粮食产量跃居第二位,棉花产量跃居第三位等。事实充分说明,从50年代以来的中国的一直是迅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而关键性的建设大都在文革期间。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从没有拉大,而是逐渐缩小。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路程。所谓中国耽误了二十年从何说起!
7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美苏两霸冷战不断升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趋缓,但这时中国在备战的拉动下投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据韩德强《中外对比五十年》中提供的材料,年至年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是、:美国1.34%,英国1.6%,西德2.7%,日本4.7%。其他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7.6%,韩国6.6%,香港6.1%,印度1.7%。而同期中国是7.49%。可以看出其中除了新加坡、韩国、香港与中国速度接近之外,西方发达国家和印度等都远远低于中国。所谓中国经济发展步人低谷、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等等纯系一派谎言。
经济发展有时候并不是单凭产值增长率所能完全说明的。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六、七年代中国人所于的许许多多大事情,所创造的雄伟业绩,也许更具有其真正的意义。
这一时期中国工业、交通建设的发展
对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来说,首先把工业搞起来这是富民强国的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国工业投入规模最大、建立企业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是大跃进时期,二是文革时期。大跃进时期所建立的企业有些在三年困难、时期下了马,(但其中大部分在后来形势好转时又陆续恢复发展起来)与此不同,文革时期的工业发展却要谨慎得多,稳健得多,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几乎找不到有何效益不好的企业。
在仅仅30年的时间里,中国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许多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只要看看当时国家在能源、钢铁、建材、机械制造、化工、交通、国防工业建设等方面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投建的大量工程项目情况就很清楚了。
以石油、煤炭、电力和钢铁、水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础性的工业。文革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最突出的成就也正是在这个方面。仅在年至年期间国家对能源建设的投资就超过了亿元。在石油工业中,不仅扩建了大庆油田,而且新建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辽河油田、中原南阳油田、江汉长庆油田等。原油产量以每年平均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原油加工量比年增加5倍多。其发展步子之大是任何时期所无有的。如果没有当时石油工业的大发展,我国八、九十年代以及现在的石油自给将是大问题,与此相关的化工、化肥、化纤等工业也不会发展起来。在煤炭工业中,新建了山西高阳煤矿、山东兖州煤矿、河南平顶山煤矿、四川宝顶山煤矿、新疆哈密露天煤矿;在电力工业中,不说各地兴建的众多的中小型发电站,仅全国大型的发电站就有:刘家峡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龚咀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碧口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以及唐山陡河发电厂、山东莱芜火力发电厂等,发展同样是很快的。十年间中国能源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9.2%。全国80%以上的县都建立了水泥厂,产量比年增长4.1倍。这都大大超过了八、九十年代的增长速度。
在看待文革期间的经济发展时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必须看到:当时的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十分严峻的:在南方正在进行援越抗美战争,美国军事飞机还不断侵入我国领土上空;北部与苏蒙的边境上苏联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西南印度军队不断侵入我国边境等。在当时形势下既要搞建设又要加紧备战,为此工业发展不能不采取以内地三线建设为重点的方针。从年到70年代末期,国家在三线建设中投资达亿元,建立起了攀枝花钢铁基地、六盘水工业基地、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飞机、汽车、航天、电子工业等新的工业基地,使国家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状况大大改变。这期间中国的造船工业由造万吨巨轮逐步提高到造五万吨和十万吨级巨轮的水平,发展极为迅速。全国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如湖北二汽、贵州铝厂、邯郸大型水泥厂、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江油特殊钢厂、成都无缝钢管厂、山东托拉机厂等也都是那时新建的。至于各地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就更多了。到70年代末期仅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就由原来的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4.28倍,约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了3.92倍。这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改善经济布局,克服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状况,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人们看到,改革开放以后一改原来的指导方针,实行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向沿海倾斜的方针,使中西部大批人才和资金孔雀东南飞,造成地区差别和社会矛盾迅速扩大。可以说,如无过去三线建设时期的基础,目前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还会更加落后。
在这期间,各地新建的工业企业特别多。年全国企业总数是15.8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6万个,集体所有制的11.2万个;到了年企业总数就达到35.5万个,是原来的2.25倍。其中全民8.4万个,集体27.1万体,分别是原来的1.83倍和2.42倍。而且企业规模普遍扩大,其中大中型企业有4个。全国职工总数近一亿人(万人,其中全民制万人、集体制万人),比年的万人(其中全民万人、集体万人)增长70%以上。这也大大促进了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时中国基本上建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年,中国工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年,这个比率就颠倒过来了,工业占72%,农业占28%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改革以来喊起来的一个口号,20多年来中国交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不能忘记的是早在六、七十年代国家就开始大力加强全国的大干线建设,这期间在铁路、公路、航空、大桥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十多年间,不仅建成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焦枝铁路、枝柳铁路、京通铁路、阳安铁路等十多条铁路干线,而且建成了包括滇藏公路、韶山至井冈山公路在内的许多贯穿各省城乡的公路干线。到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五万多公里,有复线的八千多公里,并且开始了电气化铁路建设。内燃机车也投入使用。铁路货运量达十亿万吨。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0万多公里,全国两千多个县基本上每县都通了公路,大大改变了全国交通干线落后的状况。这个时期铁路、公路建设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大多是在西南地区高山峻岭的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的,而施工技术、物质条件又很落后,其艰难程度中外少有。工人阶级、技术人员硬是靠发扬敢啃硬骨头和一不怕苦而不怕死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谱写了人类建设史上最豪迈的篇章。
在交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大桥梁建设步入新阶段。年世界闻名的大工程一一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此后,十年间中国又先后建成了长沙湘江大桥、山东省北镇黄河大桥、前扶松花江大桥、浙江省兰江大桥、蚌埠新淮河大桥、上海黄浦江大桥、闽青大桥、洛阳黄河大桥、田庄台辽河大桥、江苏省淮南大桥、五河淮河大桥、重庆长江大桥等,使我国大桥梁建设无论在设计施工水平,还是在建设速度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
文革时期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在国际航空方面开通了北京、上海与巴黎、与日本、与巴基斯坦、与苏黎世、与瑞士、与德黑兰、与地拉那、与亚的斯亚贝巴、与万象等许多新航线,与外国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在国内,新开了上海—兰州—乌鲁木齐、上海—桂林、兰州—拉萨、成都—上海等航线。到年国内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连结全国70多个城市的80多条民用航空线。
其他方面,在大港口建设、长距离输油管道建设、高压远距离输电变电工程、载波通信干线工程,卫星通信地面站建设等方面都创历史最高记录,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
仅十多年时间,国家工业建设就干出了这样多的大事,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难道就因为当时处于文革时期从而可以将其一笔勾销吗?
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
70年代,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一直在探索同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的渠道,并形成了一个对外引进的新高潮。年以后,以四三方案为中心,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批准关于引进国外设备、技术和扩大经济交流的报告。先后投资50多亿美元,引进了26个大项目,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0个烷基苯工厂;还有武钢一米七轧机,3个大电站、43套综合采煤机、1套彩色显象管成套生产技术以及透明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气轮机工厂等。通过这些引进,建成了北京石油化工总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厂、北京石油化纤厂、黑龙江石化纤维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四川维尼纶厂以及大庆化肥厂、南京栖霞山化肥厂、辽河化肥厂、洞庭氮肥厂、四川泸州和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等国内一大批化工企业。当时引进的这些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我国基础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化肥、化纤、冶金工业的发展,直接为80年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例如,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投产后,年就实现利税6.85亿元,比投产前增长1.66倍,所生产的大量钢板填补了国内品种的一些空白,减少了进口所需要的大量外汇。
在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同时,7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也获得迅速发展。年、年、年全国出口总额先后达到58.2亿美元、69.49亿美元、72.64亿美元,分别是年的2.58倍、3.07倍、3.21倍。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51亿美元,是年的3.22倍。这样的增长速度即使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没有达到的。
有人说:文革期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自我封闭政策,同外界隔断了十多年,这完全是对事实的颠倒。相反,正是在这个期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日本、加拿大、奥地利、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正是在这个期间,打通了同美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两国进行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会谈,并于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正是在这个期间,中国同欧、亚、美、非洲许多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参加了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开展了大量经济技术合作和援助活动,开通了许多国际航空新航线;正是在这个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使我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正是在这个期间,如前所述,我国的对外引进,对外贸易步子迅速加大等等。十年的时问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作出这么多的重大决策,所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同外界隔断了十多年、关起门来搞阶级斗争之类的谎言何据之有!
实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积极开展对外开放方面是一贯的,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并没有超过毛泽东。所不同的是:那时的对外开放决没有带来这样多的苍蝇、垃圾和病毒罢了。
这一时期中国农业的巨大成就
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人们都知道在改革之初的8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对此有些人归结为只是实行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其实,农村干部和群众都很清楚:当时实行土地承包,一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这只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其中主要是:一是农田灌溉面积大量扩大;二是化肥使用量增加;三是种子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而这三个方面都是70年代取得成就的必然结果。在看待这个问题时,不能只讲果子丰收时的成绩而不讲当时栽培、灌浇时所投下的劳动和汗水吧!
事实是,文革期间中国农业的发展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年至年全国粮食产量由万吨增长到万吨,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增幅达42.4%。油料产量增幅达61.6%等,增长速度超过了改革后的90年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不能不承认:文革时期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其实,何止是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最重要的还是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果没有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支农工业和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科技发展等,能够有后来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大变化吗?
历史说明,在三年困难时期过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农业发展就一直十分重视,长期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针。尤其是在年以后,国家对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村电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等方面投入越来越大。至70年代后期基本上完成了包括海河治理、淮河治理、黄河治理、辽河治理等在内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治理工程。不仅消除了水患灾害,而且建立了许多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产生了兴利除弊的巨大效益。
例如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共修筑防洪大堤多公里,开挖、疏浚河道多条,新建涵洞、桥、闸六万多座,同时还建了许多水库,对洪、旱、涝、碱等灾害进行了全面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历史上提高了十倍多,使海河流域实现了每人一亩水浇地,年粮食总产量比年增长了一倍。
又如年竣工的辽河治理工程,共修筑堤防4公里,修建水库座,流域共建电力排灌站处,可灌溉农田1多万亩。
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座大型抽水机站、五座中型节制水闸、三座船闸和疏浚河道等十多项工程组成,它把长江、淮河、大运河和里下河联结起来,利用这些河流的不同水位,通过自流和机动引水结合进行排涝和抗旱,可灌溉农田多万亩。
在水利建设中,止于年全国各地共兴修了近百条人工河,建了七万多座大中型水库。例如,令世界震惊的林县红旗渠,被称为人造天河,年全部建成,总干渠长里,灌溉面积可扩大60万亩;湖北省的汉北河也是一条人工河,年竣工,全长多公里,建成后扩大灌溉面积多万亩。
诸如以上这样的艰巨豪迈的工程,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实现的,而且都是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施工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完成的,它完全称得上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不是靠集体的力量、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怎有可能实现呢?
人们看到,到了80年代,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农村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不仅大部分停止,而且大量工程失去维护并遭到破坏。一些堤防被扒了,河渠被平了,排灌设施被拆了,以至洪水等自然灾害重新肆虐。到了90年代,有些地方虽然又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办法就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大部分是靠资金堆起来,一个工程动辄数千万、上亿投资,几乎是没有钱就没人去干。有很多工程还带有形象、政绩的色彩,其中仅吃喝、送礼、庆典等费用就占去不少工程款,更不用说主管部门和承包人层层剥皮。工程建起来有相当部分还是豆腐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建设方式何者更有成效?人们岂不是看得一清二楚吗? 过来的人们都知道:过去农村的土地不用说山区丘陵地区,就是平原也都是坑洼不平的,绝大部分无法水浇,常年有旱有涝,好年景产量就是每亩二、三百斤。而正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学大寨运动中,农村公社展开了以整平土地、修畦田为主要工程的农田基本建设。当时广大群众和干部一起奋战在田野,吃的是窝窝头、玉米粥,用的是镢、铣、独轮车,硬是以手推、肩抬、愚公移山的方式,将土地搬了家,使大地变了模样。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把大部分耕地改造成了畦田水浇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的确,当时农民劳动的报酬是很低的,差的生产队一天的工分只有二、三角钱。然而,他们所创造的真正价值却远远高得多,他们谱写了中国农业变革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的汗水并没有白流,其功绩惠及当代!
止于年,十年内全国农村共建了座中小型电站,农村80%以上的公社、50%以上的生产大队都通了电,机电排灌动力达到6万马力,有二万多眼机井,灌溉面积达到七亿多亩,农业人口达到每人有一亩稳产高产田。与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了51%,农业用电增长了%,机井数增长了.89%,机电排灌面积增长了.58%,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增长了%。全国拖拉机有56万台,产量比年增长了5.7倍;手扶拖拉机万台,增长了65倍。(数字来源于《中国农田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年出版,第25—43页。)
中国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从70年代始中国在改良品种、消除病虫害方面取得的成绩就是世界闻名的。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从60年代就开始了,70年代其成果就开始推广,新品种使水稻产量提高了20%,亩产达千斤以上。另外,有关科研所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水稻新品种以及杂交玉米、高粱等不断更新,给农业产量带来很大的变化。在防止病虫害方面,年就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的问题。到年我国连续十年没有发生蝗灾,这一危害中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被消灭,也是农业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由于70年代支农工业的发展,我国化肥、农机等产量都迅速增加,年化肥产量达到万吨,农药50万吨。到80年代土地包产到户时,化肥、农药已大量使用,这成为当时农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文革期间中国农业在基本建设和改变生产条件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生产力发展是具有历史决定性的。从此中国农业不仅告别了因发生自然灾害而使产量显著下降的历史,而且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直接成果就是80年代初期的农业大发展。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七十年代的成就,中国农业仍然停留在60年代中期的条件上,尽管你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改革,农业产量在短时间内有那么大的提高是不可能的。
文革时期(-年)我国部分经济大事记年
年,歼侦6型飞机制造成功并装备部队。
年,仿制苏联的66式毫米口径榴弹炮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仿制苏联的导弹艇入役。
年,我国的歼7战斗机仿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我国的第一型轰炸机,轰5仿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我国的第一型地空导弹,红旗2号导弹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中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0马力的柴油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红旗轿车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艘自行设计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3.2毫米波段的太阳射电望远镜研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2号导弹仿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架轰炸机,轰5仿制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
1月28日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同日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2月19日主席指出,用25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2月21日中共中央界定增加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
3月4日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接轨。
5月3日我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10月8日我国制成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10月15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12月23日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年
年,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无线电望远镜研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自主研制的吨矿山铁路自翻车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开始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工程开始建设。
1月5日我国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
1月16日我国第一台载重吨中型平板车造成。
4月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
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7月7日全国夏粮丰收,比去年增长一成。
7月26日我国第一台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9月5日中国援助赞比亚政府10一无息贷款修建坦赞铁路。
10月5日我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0月15日我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1月15日广交会开幕
11月29日我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年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深井石油钻井机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型中型轰炸机,轰6仿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1月8日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建成。
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自由市场是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2月23日我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4月15日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6月20日我国夏粮丰收。
8月18日我国早稻丰收。
9月3日我国研制成第一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11月20日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
12月25日富春江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
12月28日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年
年,我国仿制的第一架强击机,强5制造成功。
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爆炸。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坦克,69式坦克研制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歼8战斗机首飞成功,并于七十年代末装备部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强5型强击机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式中文电报快速收报机制造成功。
年,我国研制成功抗菌新药,庆大霉素。
年,自主研制的69式40火箭筒开始制造并装备部队。
年,自主研制的69式主战坦克开始制造并装备部队。
年,自主研制的69式水陆两用坦克开始制造并装备部队。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台12.5千瓦双水内冷式汽轮发电机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五千马力内燃机车研制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级油轮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32吨自卸载重汽车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型煤气化溶渣炉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地铁建成。
2月21日 《人民日报》宣布,截止到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级没有内债,有没有外债的强大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4月2日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下水。
5月5日我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6月13日决定在上海、天津、大连6个船厂新建8个万吨级船台。
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麦类作物丰收。
7月8日十年时间建成河南红旗渠。
9月13日丹江变电工程提前完成。
9月25日药品大幅度降价,比年初降低37%,比年降低80%。
9月26日无偿援助越南5.56亿元。
9月30日北京燕山炼油厂全部建成投产。
9月30日我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我国奠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3日我国第一台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0月4日我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0月28日加速第二汽车厂建设。
11月14日加速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
11月16日我国农业丰收
年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一步法染印机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40万倍的大型电子显微镜制造成功。
年,自主研制的70式毫米口径火箭炮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4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月1日各地新建一大批化肥厂。
7月17日农村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的20年的两倍。
10月16日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0月17日中国全民援助朝鲜13.14亿。
12月25日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年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制造并成功发射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导弹驱逐舰---舰入役。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两万吨级货轮长风号制造成功。
1月2日我国轻工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3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5月15日开展工业学大庆
6月27日第一艘两万吨货轮长风号下水。
7月8日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
9月27日中国无偿援助越南36.14亿元。外援金额70亿,建国来最多的一年。
10月2日追加基本建设投资51亿。
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1月18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建成多座小水泥厂。
11月18日西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1月30日调资28%。
12月7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年度水利建设50亿立方米,增加农田万亩。
年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容量为七点四兆字节的磁盘机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组合式机床制造成功。
年,我国研制出第一颗新型氢弹。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自升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渤海1号制造成功。
年,强5核武器运载机制造成功并装备部队。
1月13日从国外引进化肥、化纤成套设备8套,以后又提出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即四、三方案)。
1月28日解放军落实五七指示,发展农副业生产,许多部队做到肉菜自给。
2月21日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双方同意互相发展贸易。
5月1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年收音机产量相当于年的4倍。
8月21日从联邦德国、倭国进口一米七轧机,建在武汉钢铁公司,领有设备在北京、上海、四川、唐山。
9月10日4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
10月13日连接中南和死难地区的重要干线湘黔铁路通车。
11月26日月住越南抗美26.57亿元。
12月26日我国第一辆载重吨的大平板车问世。
年
年,我国的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
年,世界上首株杂交水稻在中国培育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反舰导弹,鹰击1号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年献词,农业夺取好收成,工业生产上升。
1月2日国家计委提出进口43亿美元国外设备的方案。
2月13日新华社报道,年是解放以来电力发电站装机最多的一年。
3月7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就。
3月20日部分企业和县社试办出口工业品专厂、专车间、出口农副土特产生产基地。
4月10日决定建设邯邢钢铁、煤炭基地。
4月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与我国发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多个。
5月4日中国倭国共同投资施工建设中日海底电缆。
6月18日国际大米价格上升,中国增加出口万吨大米换回小麦。
6月28日我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7月16日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8月1日新华社报道,夏粮丰收,这是建国以来第二个大丰收年。
8月5日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8月16日新华社报道,我国水田农业机械化取得新进展。
8月26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电子工业迅速发展。
8月27日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9月3日我国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
9月12日新华社报道,全国钻井进尺和建设投产的油井生产能力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9月26日国务院重申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
9月30日新华社消息,我国化肥产量比年增加一倍以上。
10月15日秋季广交会开幕,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往来。
10月25日西藏发现几十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11月1日新华社报道,几十座大中型水电站建成投产,小型水电站5万多个,遍及全国。
11月8日西藏军区在海拔米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冬小麦丰收。这是西藏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
11月13日国务院转批环境保护若干规定。
12月20日新华社报道,中国航空线80多条,连接全国70多个城市,于多个外国航空公司建立业务往来。
12月22日新华社报道,5年来,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2月26日新华社报道,同我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多个,其中50多个国家同我国签订了贸易协议。
年
年,我国的第一台硒静电复印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DJS—小型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艘2.5万级油轮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中型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型入役。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动力鱼雷攻击核潜艇长征1号入役。
年,自主研制的74式火箭布雷车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艘2.5万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建成。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艘吨级起重船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台马力的交直流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视网膜激光凝固器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高级台式电子计算机制造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研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台大型竖井钻机研制成功。
1月12日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战略思想,国家计委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
1月21日国务院要求跟抓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严格控制粮食销量等四点要求。
1月22日国务院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型化学肥料、化学纤维和连续式钢板轧机等设备。
1月30日国务院批示防止沿海水水域污染。
2月17日新华社报道,胜利油田去年创年钻井进尺米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2月1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农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
2月24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
3月23日我国西南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建成。
3月30日地热发电站在怀涞建成。
4月2日我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建成。
4月15日第三十五届广交会开幕,规模为历届之最。
4月31日我国第一台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研制成功。
5月15日华北滨海地区又建立起一个新油田??大港油田。
7月17日我国冬小麦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8月9日伞式太阳炉研制成功。
9月12日国家计委提出增加石油、棉花、部分钢材、化肥进口。
9月12日我国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
9月15日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
9月30日新华社报道,大型油田??胜利油田建成。
10月3日我国最大竖井钻井研制成功。
10月2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地方小煤矿去年产量比年增长两倍多,占全年28%。
10月26日无偿援助越南11.17亿元物资。
12月19日三门峡水电站建成。
12月27日新华社报道,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
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金计划生育工作。
年
年,我国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研制成功。
年,我国的第一颗技术试验卫星研制成功。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1月13日周恩来提出,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月14日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开发天然气取得新成就。
1月15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红麻、黄麻实现自给自足。
1月25日降低半导体收音机零售价格。
2月3日景山发电厂首次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10万千瓦燃煤气轮发电机组成功。
2月4日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3月29日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5月30日我国第一次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
5月31日国务院界定出口黄金,引进铜、铝、橡胶、涤纶等原料。
7月5日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7月8日秦皇岛至北京输油管道建成。
7月1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化肥产量显著提高,上半年增产的化肥可增产粮食多亿斤或多万担棉花。
7月28日新华社报道,全国铁路上半年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8月8日河南地区特大暴雨,国家拨7亿元救灾费。
8月19日国务院决定2亿美元进口。
8月19日无偿援助柬埔寨6亿元物资。
8月30日新华社报道,最近三、四年来,每年有一大批电站建成投入生产。
9月1日新华社报道,我国今年早稻丰收,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9月3日新华社报道,截止到年底,我国小水电发电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9月14日新华社报道,一亿只广播喇叭连接千村万户。
10月7日水稻培育出新品种,亩产达千斤左右。
10月27日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核试验。
11月17日我国原盐丰收,创历史最好水平。
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
12月24日焦枝铁路通车。
12月3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农业连续13年全面丰收。
年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台大型通用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成功。
年,歼教6型飞机制造成功并装备部队。
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艘海底布缆船,邮电1号制造成功。
年,我国仿制的第一型水上轰炸机,水轰5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水上轰炸机,水轰5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反舰导弹,海鹰1号制造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
在建造第一艘核动力攻击型核潜艇的同时,我国的第一艘核动力弹道导弹潜水艇也完成了全部的研制工作并开工建造,于其后不久的一九八一年入役。
年,我国自主研制制的第一枚反舰导弹海鹰1号制造成功。
年,我国自主研制第一台30万千瓦双水内冷式汽轮发电机制造成功。
1月21日又一艘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研制成功。
3月13日大型火力发电厂??莱芜电厂投入生产。
3月22日邮电部门发展传真通讯技术。
4月15日广交会开幕
4月21日京沪杭载波电缆投产。
4月24日米超深井打成。
5月1日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人数比年增加7.5倍,调查工作发展到黄海、东海和南海。
5月12日有点职工建成全国微波通信干线。
6月6日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
6月29日上海黄浦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双层铁轨建成通车。
7月6日人工培植的小黑麦在我国西南、西北、华北推广。
7月6日滇藏公路建成通车。
7月22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水平。
7月23日沿海铁路干线津沪复线工程提前接轨。
7月28日唐山地震。
8月7日北京至山海关铁路修复。
8月23日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在大连下水。
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
10月5日现代化化纤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建成。
11月16日新华社报道,全国80%以上的县建立水泥厂,产量比年增长4.1倍。
12月10日江南9省已探明的某谈储量比文革前增长了2倍。
12月11日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在建国六十年之际,由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站发起,评选的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果中,其中有四项被称为当代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它们是: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王选汉字激光照排、青蒿素(复方蒿甲醚,历史地位与青霉素一样重要)。在这新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它们全部产生于毛主席时代(汉字激光照排是年成功的,但研制主要也是在毛主席时代)。
就是在那个年代,在农业上的基础水利设施,机械化的进程建设飞速。工业上,建成了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工业企业。文教卫生方面,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各县城和公社都建立了卫生院,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消灭了血吸虫病。实行住房分配制度。年,中国人均寿命为35岁,世界平均水平是47岁。47-35=12。由于年之后百年国耻,中国人均寿命落后世界平均水平12岁。年到年,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人均寿命飞速提高。年,中国人均寿命65岁,世界人均57岁。中国人,在毛泽东时代,从比世界平均少活12年,提高到比世界平均多获8年。也就是说,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人均寿命,相对国际平均水平,提高了20岁!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搞了社会主义,搞了全民社会保障,搞了全民医疗保障,搞了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农村,等等。那时候有一个说法,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要解放,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时候,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人均寿命比中国低。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第三世界的榜样,联合国要全世界第三世界向中国学习,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在70年代能够达到那样水平,大家现在可以去看看印度、菲律宾、巴西以及非洲等国的情况。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