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明月拉萨圆

雪顿节刚过,中秋节又来了。刚刚喝完酸奶子,又要品尝月饼了。拉萨的大小超市里,月饼摆上了堆头,经过的客人只要稍稍瞄上一眼,售货员就会上来向你介绍:这是……这是藏式月饼,是近几年才走向中秋节市场的新产品。

藏式月饼的皮是青稞面做的,馅料里增加了松茸、牦牛肉、藏红花、奶渣、人参果、藏豌豆等西藏特色食材,饼皮上是吉祥八宝、扎西德勒等西藏文化符号。并且还打出了绿色健康的概念,很快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我要为藏式月饼点个赞!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在西藏的汉族也过雪顿节,藏族也过中秋节。应时而出的藏式月饼,藏族喜爱,汉族也喜欢。

藏式月饼是汉藏民族交流融合的一个小小的象征。其实汉藏物质文化的交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远在松赞干布时代,就从长安请求“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茶马古道更是汉藏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就是大昭寺这座最著名的吐蕃时期的古建筑,它四层楼高佛殿的金顶、斗拱也是典型的汉式风格。历史和现实都可以证明:文化交流是一个民族活力的重要来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交流融合,越交流越有活力,越融合越有本民族特色。大昭寺的汉式金顶和斗拱的佛殿是藏式建筑的精华,藏式月饼也为形形色色的中秋月饼增加了富有特色的一员。

关于月饼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讲,月饼起源于“胡饼”。

据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其后便出现了以胡桃仁和芝麻为馅的圆形饼,称之为“胡饼”。唐代,民间已经有专业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并且从民间传到宫廷。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两字太平凡,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逐渐流传开。

不论是广式月饼,还是京式、苏式、潮式、滇式月饼,还是藏式月饼;都是圆形的,都寓意着美好,寓意着团团圆圆。在我们拉萨,在我们西藏,无论是雪顿节,还是中秋节,汉藏同胞欢度佳节,是多么吉祥如意的景象。当年长安城的“胡饼”获得了一个美好浪漫的“月饼”的称谓;今天在拉萨城绚烂的金秋里,月饼家族的新成员——藏式月饼,分外的甘甜,分外的圆。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









































白癜风标本兼治
如何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nr/20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