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批江阴教师不避艰难,开赴西藏、山西、广西、苏北等贫困地区支教,一个个温暖故事成就了一段段美丽的教育佳话,江阴支教团队还荣获年“感动山西人物特别奖”。这一现象,被团中央称之为“江阴现象”,江阴也被赞誉为“志愿者之乡”,且由此引发团中央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一支教雪域高原(察隅县中学,年建校)
上世纪70年代初,江苏省分期分批组织教师援藏支教。年七月,江阴县教师进修学校王庆华老师赴西藏扎木师范学校支教,开启了江阴支教的先河。
年,月城中学的蔡龙增老师以省第二批援藏教师队副队长的身份,赴西藏察隅县中学支教,同行的还有马镇中学的李士勇和桐岐中学的陶光林两位老师。次年,蔡龙增老师被评为昌都地区农业学大寨先进,他们的事迹,被西藏电台、《西藏日报》等媒体报道过。
年6月,蔡龙增老师再度以省第四批援藏教师队队长的身份入藏,同去的还有县文教局张新亚、文林中学朱铁龙、华士中学方文龙、顾山中学朱进才四位老师。
年7月,张新亚老师二次进藏,同去的还有峭岐中学计留芳、申港中学孙才华两位老师。年首届教师节,张新亚被当地政府评为西藏山南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西藏地区,高海拔、高温差、缺氧、缺水等问题给援藏支教的老师们带来了不少困难,但他们仍兢兢业业的工作,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爱戴。从年到年,江阴共有4批12人次援藏支教,在雪域高原之上,谱写了一曲教师之歌。
二“二赵”带动新局面年,被团中央誉为“中国青年志愿者领头雁”的赵新忠(右)、赵忠慧(左)与吕梁学生们年以后,我国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尚处于调整恢复阶段,各地因为教师奇缺自顾不暇,所以江阴的支教活动沉寂了好几年。直到年,“二赵”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局面。
“二赵”,一位叫赵新忠,年生,毕业于常州物资学校,在物资局工作;另一位叫赵忠慧,跟赵新忠同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在法尔胜集团工作。两人工作待遇都不错,又是同村同学,时常聚在一起。
年春天,中央电视台连续3天报道了方山县因缺教师,一些农村学校成了“空壳学校”,甚至出现初中生给小学生上课的“娃娃教师”现象。两人看完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约而同地萌发了去山西支教的念头。
在父母的支持下,“二赵”放弃优裕的生活,悄然来到山西房山潘家坂小学任教。小学坐落在山坳里,条件很简陋,除了一块黑板和一些破旧的桌椅外,老师上课全凭一支粉笔和一张嘴。
面对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二赵”与无锡、江阴等地的团市委取得联系,无锡市民、学生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同该小学的数十名贫困生结成帮困对子;江阴团市委发起捐书活动,很快帮助该小学建起了图书馆。
赵新忠(左一)、赵忠慧(右一)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当地学生
与此同时,“二赵”还通过家访、拉家常等形式,向当地群众宣传改革开放的新观念,介绍外面的新事物,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引进科学种田、科学饲养的先进技术,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年暑假,“二赵”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历时22天,从方山出发,途径汾阳、太原、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一直到江阴,为房山地区的支教和脱贫奔走呼吁,寻求支援。
他们这一不大不小的壮举,引起团中央重视,为此推出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一时间,全国各地志愿者风起云涌,团中央因此赞誉“二赵”为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领头雁,大大推动了江阴乃至全国的支教活动。
三前赴后继的江阴支教队伍(在离石江阴中学工作的江阴教师支教团队)在“二赵”的影响下,江阴市民间的、官方的支教活动蓬勃发展,大批教师远赴贫困艰苦地区参加支教工作,一呆就是好多年。
据不完全统计,从年至今,江阴已有余人次的教师(仅限于教育系统内部)成为志愿者外出支教。这些教师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给当地的教育环境乃至社会方方面面都带去了巨大的改变,这也富裕了志愿者更多更深的内涵。
(积极参与支教工作的原一中校长沈娅梅老师)
(在贵州山区自费支教五年之久的邹志鹏老师)
(张嘉伟老师与同是英语(论坛)教师的妻子潘月红,携双亲和孩子一起在吕梁支教)
江阴三十余年的支教实践,必将成为江阴教育史册上辉煌的一页。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可爱的园丁们点赞!
▎内容由江阴史志办整理编辑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花多少钱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