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十几年、几十年工作在雪域高原的同志们比我们现在的援藏干部要辛苦得多,他们大多两地、甚至三地生活,家人聚少离多,而我们才只是3年的高原生活,相比之下,他们比我们难多了!”李杰的话,表现出了他对羌塘儿女无限的敬佩。
年6月,李杰接到了沈阳市委组织部选拔援藏干部的消息。李杰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书面申请从北京传回了沈阳。凭借着强健的体魄、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丰富的卫生行政管理和群众工作经验,他义无反顾从中国最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了平均海拔米的雪域藏北高原安多,成为那曲地区安多县卫生局的副局长。
李杰说:“来到安多,就应该当安多人,访安多情,做安多事!”
走访调研激发东北汉子斗志
李杰刚来到安多,高原反应严重,头痛、腹泻、血压升高、心悸气短等症状在他身上来了个遍,每天只能靠氧气和药物维持着。不久的一天,他和同事扎西玉措聊天时了解到,安多县大多干部职工两地生活,夫妻二人和孩子基本常年见不到面。她每年一次回老家看望孩子时,孩子睡觉时都拽着妈妈的胳膊,生怕一觉醒来妈妈就不见了。
每当分离时,孩子都是哭喊着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当藏历年年迈的老母含泪在家盼望儿女们回到她身边共享天伦时,自己却只能在高原上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我对不起我的妈妈……”扎西玉措低下头拭着眼泪。这些话,深深感动了这位东北汉子。“他(她)们才是雪域高原上默默无闻的英雄!”这位当兵出身的男子汉,在内心深处激发出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他忍受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始下基层、走村入户开展调研。
编写教材强力普及质控知识
李杰来到县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查调研时发现,医院、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奇缺是普遍现象,缺医少药问题严重,一些医疗机构仅有的一两名医生护士,因日夜忙于日常诊疗工作,缺少正规的培训,对医疗质量控制全然不知,消毒、洗手、戴口罩等基本操作规程在这里无法保证,病历书写无规无范,基本诊疗常规无法落实。
李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回到驻地开始自己编写教材,他翻阅大量资料,将最基本、最常用的知识收纳到书中,全县医务人员人手一册。书是发下去了,如果没人学怎么办?李杰提出了在安多县开展首届“练本领、当能手、促安全”医疗质控知识学习及竞赛活动。在全县广大医务人员广泛学习医疗质控知识,进行全员答题考试的基础上,举办医疗质控知识竞赛。医院、县疾控中心、13个乡镇卫生院及辖区内5家诊所经选拔后48名选手组成12支代表队参加知识竞赛。竞赛设定位必答题、定台选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及场下观众有奖互动答题5个环节。李杰亲自主持,7月2日,知识竞赛完美落幕。
当决赛结束时,大家找不到李杰的踪影。后来大家发现这个工作绰号“拼命三郎”每天工作到深夜,连续几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他,已经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睡着了。
现场教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我们来援藏,就应该将所学、所知、所会留在西藏,资金项目援藏固然重要,但将规范的、科学的、依法的行政管理手段留给西藏同样重要!”李杰看着手中从网上下载的卫生、药监等十余部法律法规和厚厚的执法文书语重心长地说。
安多县卫生局、药监局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年5月10日,安多县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镇内某药店,伪造处方,将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成箱批发给牧区的小卖店,再高价零售给牧民患者。接到举报后,李杰对局里的同志们说,我们局里还没有进行过规范的行政执法工作,我们就从这个案例入手,学习一下相关的行政执法程序。大家先不要惊动嫌疑违法单位,要打有准备之仗。他找来10余部法律法规,逐步组织大家研究学习。经过一周的学习培训后,他带着全局的同志,开展现场实例教学,从亮证执法到询问技巧、从现场的调查取证到执法文书的记录书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查取证,在铁的证据面前,案件嫌疑人终于承认在未取得批发资质的情况下,违规批发药品,执法人员依法按程序进行相应处理。
狠抓管理开展医疗质控大检查
“卫生行政部门医政的管理水平,可医院的服务水平!”李杰说出这话时,略显沉重。
李杰深知医政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控监管。而医院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又恰恰是医政管理。只有把医政工作做好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才有保障,医院医疗质量搞不好,那医院就没有了生存的灵魂。
为了提高安多县医政管理水平,李杰从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走出来,结合安多县实际,制定出现阶段的《临床和护理质控标准》,组织医院的技术骨干深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控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指导,责令整改。通过一点一滴渗透质控理念,来逐步提高医政管理水平。
藏医这门可与中医媲美的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藏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一直以来,安多县除了校门毕业藏医学生外,大部分年龄偏大的藏医是以师徒传承方式学习的藏医。藏医主要靠自己摸索得来的经验,开展医疗活动。安多藏医系列未举办过集中培训,为进一步发扬西藏的传统医学,李杰同县卫生局巴顿局长研究,制定培训计划,拟从拉萨请来藏医专家,每年定期举办藏医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提供藏医学的交流平台,提高藏医的整体水平。
点滴记录宣传援藏感人事迹
“我要把援藏干部的典型事迹记录下来,宣传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西藏,了解援藏干部在西藏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李杰这样告诉记者。
他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捕捉新闻点,不但将身边发生的援藏感人事例以简报形式在全县进行宣传报道,还将一些文章发表到国内各大媒体。他撰写的《惊魂一刻命悬一线从死神手中抢时间》、《疫情突发援藏医生妙手回春》、《一腔援藏情怀践行群众路线》等文章被西藏日报、那曲报、沈阳晚报、援藏杂志、人民网、凤凰网等数十家国内主流媒体刊登和转载百余次。
李杰说:“我很珍惜援藏的3年时光,我感觉现在援藏的时间每天都在倒计时。时间太宝贵了,我现在觉得最不够用的就是时间,我要用在西藏有限的时间多给安多留下些东西,我愿做雪域高原的一头垦荒牛,为这片美丽的土地耕耘。等我离开西藏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后悔,留下的应该都是美好的回忆!”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治愈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