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拿出年12月7日的《西藏日报》,翻到第期《阳光周末》版,重读《谁来呵护这些孩子》这篇文章。十二年过去了,依然是一边读,一边流下眼泪。
这篇文章讲的是米玛扎西和旺姆兄妹俩的故事。他俩来自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农村,家庭条件很苦,但他俩学习很刻苦,都以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兄妹俩上学的学费是每人元,妹妹的学费交齐了,哥哥的还差元,路费是爸爸借来的,连伙食费都没有。学校老师照顾他们,帮米玛扎西找了一份清理垃圾的工作,每月可以赚元,这样他俩就不用向家里要太多的钱了。拉萨市师范学校的德吉校长在文章中说,目前培养中师的学校在西藏只有这一所,我们的政策是面向农牧区定点招生,这些孩子在几年后回到家乡,一定是当地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会对西藏基础教育特别是农牧区的基础教育起很大的作用。面向农牧区招生,像米玛扎西兄妹这样的困难孩子还很多,他们的生活状况实在太差了。文章中写道:“笔者在这里真诚地呼吁,让我们帮帮米玛扎西兄妹,让我们帮帮拉萨市师范学校里像米玛扎西兄妹一样从农牧区来的孩子吧。不管是金钱还是衣物,哪怕是给这些从农牧区来的习惯吃糌粑的孩子送一袋糌粑,只要您能伸出您的援助之手。”
当年,我们读了这样好的鼓励报纸,感动得流泪,还积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特别是西藏大学教授扎西次仁啦,看了报纸后说:“写得很好,我们西藏的文化教育很落后,农牧区更是落后加落后。所以,我响应小平同志的‘实现四化,科学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号召。我和爱人卖青稞酒,我奔走国内外各地募集资金,挣来的钱全部投入办学,迄今已开办了70多所小学,还有职业中学,让乡村的孩子们就近读书,以知识的力量改变命运,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日本人说:“现在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工业。”日本用于人的资源开发投资比物的开发投资多十六倍,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头号工业先进国,美国跟苏联军备竞赛的成败,将不取决于洲际导弹的多少,而取决于中小学教师和实验室的多少。
扎西次仁教授家里经常有像米玛扎西兄妹一样交不起学费的困难家庭的孩子。扎西次仁教授帮助他们解决学费问题,他的手中那些孩子们写的借学费的收据堆积成山。他说,我叫他们打借条,不是为了要回钱,他们的生活这么困难,拿什么来还?我叫他们打借条,一是向募捐者有个交待,二是叫孩子们努力学习,用好的成绩感谢捐款人,不辜负培养帮助他们的人。
去年,呵护这些孩子、为西藏的教育事业辛苦一辈子的好老师——扎西次仁,不幸去世,前几天是他的一周年祭日。今天,我重读这份十二年前的好报纸,想起和扎西次仁教授在一起建小学时的辛苦日子,流下了第二次眼泪。
扎西次仁教授的办学事业已遍布西藏各地,他的名字同样传遍了千家万户,备受人们尊敬,中央电视台为其专门制作了电视纪录片《雪山下的酥油灯》。如今,雪山下的这盏“酥油灯”熄灭了,但是,在他的呵护和帮助下,千千万万盏“酥油灯”开始燃起来了。
米玛扎西兄妹,你们现在好吗?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的教育家、慈善家扎西次仁教授学习致敬,祈祷他一路走好。
本期编辑:张沁芳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白癜风能否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