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美好的五年我用在了这里

□□“现在,北川作为地震遗址被保护起来,幸存的人搬到新县城,我们有幸作为永昌从诞生到成长的见证者。起初,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北川招考公务员,很多年轻人来到这里,她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在北川县委农办,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的三农工作。□□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已是第五年,同样,也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五年。

□□北川羌族自治县,绵阳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也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大地震后,县城被彻底摧毁。根据中央政府的规划,新县城建于原来的安昌、永安之间,取名永昌县,寓意永远昌盛。□□因为一封邮件,我来到永昌。□□“嘉倩,我邀请你来了解我的生活,听这里的故事。这里给了我太多回忆,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触少数民族,第一次加入工作团体……”□□她叫唐璞,今年二十八岁。□□抵达成都,去绵阳的长途车上,我给唐璞打电话,她没接,在开会。查信息,从绵阳到永昌,半小时车程,傍晚六点后已无巴士,只能包黑车。正当我一筹莫展,她发来短信,下班后,会去车站接我。□□大部分汽车站人来人往、鱼龙混杂,可是,当我抵达绵阳车站,四周荒凉,唯一的小卖部,透出没有生意的惨淡光亮。□□第一时间,我认出唐璞。邮件里,她曾附上生活照。□□唐璞是那种看上去令人心安的女孩。没有化妆,乌黑长发。□□她打电话给一个黑车师傅。□□坐上车,唐璞温柔地问我,“饿了吧?回家我下厨。我请了假,明天不上班,带你四处走走。”□□窗外路灯的照射下,我被她的眉毛吸引,修得干净漂亮。□□进入永昌县城,夜晚八点,已经寂静。社区所有的房屋最高不超过六层,没有便利店。□□司机向唐璞求助,“姑娘你给我指一下路,要怎么开?”□□唐璞向我解释,“这一带由山东援建,长得一模一样,直到现在,很多司机还是会迷路。布局不合理,买东西要走一大段路。不过,这里车少,人少,马路宽,挺适合学车的。”□□下车时,绵绵细雨,空气湿度大,清新爽朗,一股淡淡的甜味。□□唐璞的脸,白里透红。□□她一个人住,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没有装修,家具简单。客厅里,一张折叠餐桌,两个塑料凳,一只半边塌陷的沙发,一面落地镜,电视和饮水机直接放在地上,门口随意地堆着鞋盒,角落是唐璞练毛笔字的宣纸。□□厨房狭小,仅容纳一人,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唐璞从小会做饭,为父母分担家务;上班后,中午不吃食堂,自己带饭;每天有记账的习惯。□□今天的晚餐,莴笋叶片煮粥,配四川风味的凉拌菜。□□“生活安静,一个人住,吃饭连咀嚼的声音都听得到。”她说,“这里的房子,当时为了快点安置灾民,建得仓促粗糙。现在第五年,很多毛病出现了,特别是隔音不好。每天早上,邻居关门开门的声音总把我吵醒。”□□唐璞的名字是父亲翻字典取的,璞,寓意未经雕琢的天然美玉。□□父母是三台县一家纺织厂的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意识超前,给唐璞报了舞蹈班。从小她懂事,知道父母拮据,省钱支持她跳舞,因此她学得认真,学得拼命。翻出童年旧照,一张张都是她翩翩起舞的模样,对镜头甜甜地笑。□□县里有个老师,想培养好苗子,唐璞被第一个选中。每天放学,跟着老师练舞,她越跳越喜欢。学校里,但凡文艺会演,一定有她。□□“放弃跳舞是我自己决定的。当时很单纯的想法,老师叫我去考级,交一百元钱,我想给爸妈省钱,就没有再去。”□□老师觉得奇怪,打电话到家,父母询问唐璞,为什么放弃跳舞。□□“我努力瞒着,不想他们难过,不想告诉他们是因为钱。”□□到现在,十多年过去,她从未说出真相。□□我问她,觉得遗憾吗?□□她说,“那时就知道将来不会一直跳下去的,不能靠爱好吃饭,读书是唯一的路。”□□成都有着美名——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在她看来,恰恰相反,“太大,太吵,太乱,太快了,没有安全感。车子开来开去,我很害怕。小城市适合我,慢慢的,缓缓的,安静的。”□□唐璞最近去成都,为了买眼影。业余时间,她在学习化妆,难怪她的眉毛修得漂亮,“我每个周末早起,去绵阳一家摄影工作室学化妆,老师还教我编发。”回到北川,她找身边的女同事练习。□□“和男朋友分手后,我想让自己更独立一点,不要太依赖,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另一半不在身边,就不会难过,也不会想很多悲观的事情。”□□她给我看在成都买的眼影,大盒大盒的鲜艳色彩,未曾听闻的品牌,广东生产。经我指出,她才发现,不久前买的眼影,三个月后即将过期。她找回发票,准备打电话至店铺询问,但是,看见时间,她放下手机,“老板娘万一睡了,会吵醒她,我明天白天打吧。”□□睡前,她问我,“你想洗澡吗?这里没有浴霸,要不我先洗,里面蒸气多了就热了。”□□我不愿麻烦她,洗漱完毕,直接睡觉。她打开电热毯,坚持让我睡她的床,又递来一个滚烫的热水袋。她睡客房。□□清晨五点,窗外一片漆黑,我被吵醒。□□小区隔壁是新建的北川中学。先是响亮的号角,接着是队列集合的音乐,随后,广播操口号在黑暗中回荡。北川中学的原址在任家坪,地震将教学楼摧毁,一千多名学生遇难,现场惨不忍睹。□□地震发生的时候,唐璞在绵阳读大四,正在寝室睡觉。后来,她这届学生无须答辩,所有人顺利毕业。□□唐璞醒来,加热莴笋粥,我们就着昨晚的凉拌菜,香喷喷地大口吃早餐。□□她提议,带我去办公室看看。□□这里人少车少,没有堵车,更没有交通高峰。过了三站路,下车,县人民政府大楼,办公室肃静,角落堆着《人民日报》,“我在这里给村民办事。这份工作感觉很棒,特别是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以后,会有成就感。”□□党校组织年轻干部下乡学习,唐璞被分到陈家坝中兴村。当地村支书和村主任带她爬山,河边捉鱼。去村民家吃饭时,村民常会准备一桌的菜款待她,都是自家田地里种的。□□山里空气清新,坡上长满甜美的野果,在那里,她亲眼见到了她所服务的百姓,也见到了百姓们正面临的难题,“风景虽好,但是生活不便。小卖部里,我看见一个老奶奶在输液。乡下,大家住得分散,没有专门的卫生站。”□□最近,她提交一份文件,《北川羌族自治县困难群众信息登记卡》。□□“为了这份文件,我又下了一次乡,去沙坝村。那些老百姓都是困难户,地震致残,失去土地,离开家乡,无社保,有的得了癌症。我无法忘记一个老奶奶,她卧床不起,儿女在外打工,她很瘦,眼神空洞,一整天都躺在床上。”□□报告封面,十二个大字——“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我第一次意识到,它们不是空洞的文件纲领,事实上,有人在为此奔走,有人在因此受惠。□□唐璞遗憾,我待的时间不够,不然可以带我去关内。“每次下乡,雾气笼罩在山腰,太美了。”我问她,关内、关外是什么概念?她向我解释,关内关外的地理界限模糊,只是无形中将羌区原住民分隔,越往关外走,汉化越深。□□衣柜里,唐璞有一套羌族服饰,单位发的,她很喜欢。每逢民族节日,领导组织大家一起穿上庆祝。□□永昌,典型的熟人小社会。迎面,她不断和人打招呼。“这里很小,都是熟人。刚才那个是我的同事,山东人。”地震后,天南地北的年轻人满腔热血来到北川。唐璞的同事,更有从东北远道而来的。□□这种熟人社会也令唐璞烦恼。不久前,在同事的热情介绍下,她去相亲,对方是当兵的,可是她不喜欢,“我总觉得相亲不太对,认识不了外面的人,转来转去,就这些人。”出于礼貌,她和阿兵哥吃过一次饭,街上被同事撞见。第二天,不出所料,所有人都知道了。下班路上遇到领导,领导问她,好日子定哪天了?□□“还有一次,我在街上遇到前男友,他牵着女朋友的手,很亲密……”□□年大地震,北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几乎被夷为平地。整个县,近一成人口死亡或失踪。我和唐璞从永昌坐车,回到灾难发生地。□□地震博物馆有一张照片,名为《庆祝自治县成立游行队伍》,照片中,昔日的北川酒店,门口聚集了看热闹的居民,喜庆的巨大横幅,上面印着“热烈庆祝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气球漫天飞舞,壮实的青年男子,身穿羌族服饰,挥臂舞龙。□□走在地震遗址,堰塞湖泛着墨绿色,青山围绕,劫后余生的北川酒店,荒无人烟,照片中的舞龙男子与看热闹的居民,不知今夕何在。□□一座三角形的屋顶,黑字:“部队71分队已消毒。08.07.02”。屋顶下,碎石残骸,无法分辨昔日的模样。门口,鲜花未谢,香炉未灭,每逢节日,幸存者来此,祭拜死去或失踪的家人。也有的人,结婚那天专程来此,他们过去是这里的居民,开车绕一圈,像是某种怀念的仪式。□□北川职业中学,地震发生时的原貌被保留,寝室走道挂着跳楼时学生慌乱打结的红色床单。雾气沉沉,死亡的笼罩下,当时的尖叫,当时的慌乱,在这片死寂中徘徊。□□唐璞见过一次杨彬(被媒体报道的“可乐男孩”),她和朋友去酒吧,那天杨彬也在,“他长胖,也长大了,坐在轮椅上喝着酒。”□□羌,古汉语中指牧羊人。永昌大道两旁的围栏,以羊角图案装饰。□□沿着永昌大道,唐璞带我参观民俗博物馆,她向我解说羌族文化,路过的两名游客以为她是导游,指着橱窗内的彩色器物,问唐璞,这是什么?唐璞友好地回答,这是羌族的巫师文化——释比。□□我们去了“巴拿恰”,羌语指的是做买卖的地方。站在商业街最高处的观景台,俯瞰整个县城,唐璞想起五年前初来乍到的时候,“五年前,这里是一片平地,什么都没有,到处开着工程队的大卡车,都是土,都是灰。第一天,爸妈把我送来,我忍住没哭,后来他们离开,连着几个晚上,我受不了,在被窝里哭。交了朋友,发现很多人也哭过。”□□“永昌,我成长的第二故乡。人生能有几个五年青春,而青春最美好的,只有这一个五年,我用在了永昌。”□□看着如今的永昌,唐璞觉得像是自己的孩子,很有感情,“永昌的每条街,这五年我都走过。一路吃过灰,吃过沙,永昌的建设,我在这里出过一份力,我是参与北川灾后重建的一分子。工作到现在,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我一直在一个岗位上,做好要做的事情。”□□唐璞约了她玩得最好的同事们吃饭,聚餐之前,她的口罩坏了,去农贸市场修补,裁缝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孩,本地村民,扎高高的马尾辫,十六岁结婚,生了娃娃,说话声音细细的,温柔腼腆。□□永昌县的居民分为两群人,一群是原来的老村民,另一群是北川县城幸存的难民。然而,两群人利益不和,不愿融合,他们住在不同的社区,孩子上学也各上各的,不相往来。□□马路边,串串火锅店。□□除了我,他们和唐璞一样,是支援北川建设的年轻人。一个穿红大衣的女孩,一脸笑容,她傍晚收到快递,杂志里有她期待的香港明星林峰专访。与外界隔离的永昌县城,他们也同样拥有青春。唐璞说,难熬的日子,庆幸有这群朋友。□□新县城还没有正规的出租车,唐璞联系一个三轮车师傅。天不亮,她陪我来到客运站,之后直接回单位上班。□□“人生能有几个五年青春。”□□与她生活的第三十六个小时,我重新审视这句感慨。结尾的不是问号,也不是感叹号,而是淡淡的完整的一个句号。唐璞说出这句话,没有怨恨,没有嘲讽,如她的性格,平和,却有力量的温柔。□□注:“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发生里氏8.0级地震,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人遇难,人受伤,失踪人。”□□“北川县的名公务员,死亡和失踪多名。”

(《现代阅读》杂志推荐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交换梦想:我在中国,听陌生人的故事》作者:嘉倩)

《交换梦想:我在中国,听陌生人的故事》

出版: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作者:嘉倩

定价:48.00元ISBN:2

年2月,作者嘉倩开始了一个名为“交换梦想”的采访项目,从上海出发,北至黑龙江漠河,南至澳门,西至新疆、

西藏,历时两年,走过近百个城市,与陌生人共同生活1~3天,体验他们的生活,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过去,畅想未来,

记录他们的故事。《交换梦想》一书即来源于“交换梦想”采访项目。《交换梦想》真实呈现一百个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他们中有医生、广播电台播音员、港漂、来自农村的创业者、北川灾

后重建者、边疆士兵、癌症患者、偶像团体的经纪人、发电厂工人、超模化妆师、大学教授、昔日的高考状元……他们

身份各异,却同样都在认真生活,为梦想而努力。

看书摘阅社会

品生活享人生

▌现代阅读▌

一个全新的有关阅读的公众平台

与《现代阅读》杂志、现代阅读网

同属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

这里有丰富的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敬请







































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ls/21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