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历史将会记住今天。下午15时许,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习近平、马英九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握,超过了66秒;这一握,跨越了66年。
这场会面,意义非凡。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首开先河、“九二共识”得到两岸高层当面再确认、两岸关系未来怎么走得到明确……就凭这五点!“习马会”注定将载入史册。
1、首开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先河
一道海峡横卧,隔断两岸同胞。年后的几十年间,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同胞隔海相望。两岸隔绝数十载后,才终于迎来转机。
年,蒋经国开放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开启交往交流新时代。然而,官方授权的高层人士交流直到年才获得突破。那年,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首次“汪辜会谈”举行,这成为年以来两岸授权高层人士首次会谈,一中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也得以建立。
在这之后,两岸互动交流再次升级已是12年后了。年,首次“胡连会”破冰之旅,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时隔60年的首次会谈。
虽然此后国共两党高层每年会晤形成惯例,两党高层交往进一步增强,但在两岸互动交流上还有最后一个禁区不曾突破,那就是两岸最高领导人的会面。
此次“习马会”突破禁区,首开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先河,让两岸互动层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可谓石破天惊、魄力尽显之举。
众所周知,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之所以迟迟难实现,原因十分复杂。什么时候见,在哪里见,以什么身份见,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双方很难达成一致。
此次“习马会”,双方以极大的魄力和担当搁置争议、相互尊重,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彼此直接对话,可谓史无前例的创举。单凭实现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这一突破,“习马会”就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2、“九二共识”得到两岸最高层当面再确认
两岸关系能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九二共识”功不可没。
年,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九二共识”。
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才能在隔绝40多年后举行了汪辜会谈,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在年举行历史性会谈,两岸双方才能在年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达成ECFA等18项协议和多项共识。
可以说,“九二共识”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而这一次“习马会”,两岸最高领导人面对面会谈,就“九二共识”达成共识。“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得到两岸最高层当面再确认。
据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记者会上介绍,在此次两岸领导人的会面中,双方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积极共识。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两岸最高领导人对“九二共识”的再确认,不仅是对它过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设下了关键之锚。
在闭门会谈中,习近平表示,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与其交往。在当下马英九很快就要卸任,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抉择的时候,习近平的表态,以及两岸领导人就“九二共识”达成的共识,将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不避敏感问题,用实际行动表明最大和平诚意
一提起两岸关系,很多人似乎总不免在脑子里冒出俩字:敏感。敏感在哪?小到双方的称呼问题,大到两岸政治关系、军事互信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这次的“习马会”向人们释放了一个清晰信号:两岸领导人正以智慧、耐心与诚意来处理这些问题。
比如,台湾方面一直渴求的“国际空间”问题。它既涉及台湾在国际法的地位,也涉及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统一。那么,怎样做才能既不触及底线,又满足台湾方面的需求?闭门会谈时,习近平给出了答案,“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还有互信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累积的因素,两岸无论是政治互信还是军事互信的合作,都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但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密切,如何在出现急要问题时及时沟通,避免误判就显得很重要。
据马英九在发布会上透露,当台湾方面提出陆委会主委与国台办主任先建立热线时,习近平当场表示,立刻处理,并明确表示“热线可以在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率先建立起来。”
而要说更深层次的“敏感”问题,无疑非道路和制度问题莫属。历史上,不同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一度成为双方相互攻讦的靶子。而今,再谈起这一问题时,习近平坦然表示,“两岸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让这类分歧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马英九也表示,“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
4、明确了两岸关系未来往哪儿走,怎么走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来到了十字路口,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以后的两岸关系往哪儿走,怎么走?两岸民众都很关心。
“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习近平在与马英九会面时指明了方向。
要和平安宁,不要对峙对抗,更不能走到“台独”的绝路上去,这就是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确定要走得路。对于这一选择,“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为什么?正如习近平所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当然,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障碍就来自外部。那就是,总有一些国家对我们的两岸事务指手画脚、频加干涉。对这一点,习近平也给出了明确回应:“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看来,在两岸关系这一问题上,那些试图通过干涉中国内政来从中渔利,甚至想遏制中国发展的人还是趁早收手吧。
5、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来规划两岸未来
年至今,两岸关系或许从未如此紧密过。自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七次聚首,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万旅客往来与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马英九在致辞中列举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丰硕成果。
习近平对过去七年两岸和平发展的势头表达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两岸关系如此紧密的大好形势下,两岸领导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两岸双方共同的目标。
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这么说。
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马英九这么说。
虽然表述有所差异,但看得出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中华民族灿烂未来,是两岸双方领导人提出的共同目标。
这在张志军介绍两岸双方领导人达成的积极共识时说得更加明确:“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致力于民族复兴。”
相信有了这样的认识和默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而“习马会”,则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载入史册。
(记者岳小乔李建广)
本期编辑:刘金鹏张沁芳扎西白玛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